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昆  刘爽 《现代传播》2023,(2):58-66
以“寰球民意指数”(2020)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客观评估南非公众的中国形象认知现状及其如何受大众传媒的影响,发现南非公众的中国形象认知较为复杂,对中国的整体印象较好,但都普遍认可中国既是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又认为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是一种不平等的经贸行为、中国是南非最大的竞争国。证实了接触新闻报道、收看影视节目对南非公众的中国形象认知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昆  徐晓涵 《新闻界》2023,(12):75-90
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三边关系不仅关乎中国和平崛起,更关乎亚太稳定、“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大局。因此,了解印度、巴基斯坦公众的中国形象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而制定和改善中国的国家形象传播战略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寰球民意指数”(2020)和“寰球民意指数”(2023)调查结果,客观动态地展示印度、巴基斯坦公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状况及通过传统媒体、互联网的新闻接触对大众认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巴基斯坦公众接触媒体新闻越多,对中国的实力越认可,好感度越高,对“一带一路”倡议影响的评价越积极,证实了巴基斯坦公众的媒体新闻接触对中国形象认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三年间由传统媒体渠道的影响力更大转变为互联网渠道的影响力更大。但对于印度公众而言,三年间,印度公众接触新闻对中国国家实力认知的正向影响逐渐消失,通过互联网接触新闻对“一带一路”倡议影响认知的正向影响逐渐增强。另外,印度公众对中国好感度的认知始终不受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闻的影响。总之,于印度、巴基斯坦公众而言,互联网渠道接触新闻的影响力逐渐高于传统媒体渠道。  相似文献   

3.
网络社群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减少香港青年群际偏见、建构国家认同的新渠道。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从群际接触理论出发,在最佳群际接触条件下,藉由网络社群搭建粤港青年沟通新平台,在认知层面增进香港青年对内地的了解,重塑认知与评价;情绪层面缓解香港青年的群际焦虑,产生群际共情;行为层面挖掘粤港青年的共同身份特征,寻求群体归属感三大作用机制,可以有效地增强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4.
陈薇  王中字 《现代传播》2019,(10):55-62
在中欧跨文化交往中,中国公众对欧洲的形象认知与想象是一面重要镜鉴.考察2018年度中国公众对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形象的认知及多重影响因素,在归因理论的统领下,从行为者、情境、客观刺激物出发,尝试对中国公众的欧洲观进行归因建模.研究发现,在跨文化传播的视阈下,“社会身份推动”“信任情境驱使”与“流行事件催化”这三重归因维度,一定程度上可能触发中国公众对欧洲国家形象的认知,由此实现“中国公众眼中的欧洲形象”认知程式的逻辑运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中国社会变革的现实发展,在理论上将国家认同概念化为民族主义、世界主义、地方主义三维度,运用2009年上海城市居民问卷调查数据(n=1421),力图从经验研究层面阐述并检验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之间的理论关系.研究表明,媒介使用行为与公众对社会凝聚力的主观感知和国家认同的不同维度会在一定层面上发生互动,尤其在建构本地认同上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公众对社会凝聚力离心趋势的感知会对其民族主义认同和城市共同体的情感依附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国家认同作为社会凝聚力的动力机制和实践目标,与大众媒介着力建构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向心力则有着积极的正向的预测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中国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考察了不同属性媒介对青少年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青少年最常接触的媒介是以微博和网络社区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但对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官方传统媒体最为信任;传统官方媒体接触对其国家认同有正向促进作用,海外媒体的接触对其国家认同有显著负向影响,这些发现在媒介信任对国家认同的影响中也得到进一步证实,具有稳健性。结果验证了一个核心论述: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是媒介建构和社会建构的结果,不同属性媒介会对其产生不同的建构作用。本研究证明了官方媒体报道和宣传思想教育在塑造青少年国家认同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海外媒体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渗透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7.
速读     
双边日本解冻对华贷款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6月6日宣布,对2005财政年度(至2006年3月31日)的对华日元贷款解冻,具体数额为740亿日元(6.593亿美元),比前一个财政年度约少100亿日元。近年日本已逐步减少对华贷款,并决定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停止提供新的贷款。日本对华贷款通常在财年初期决定预算,财年结束时公布具体数目。随着两国关系进入低谷,日本今年3月推迟公布贷款数目,直至5月23日,两国外长举行了一年来首次外长级会谈,会谈后日本政府决定解冻对华日元贷款。中国外交部6月6日表态称,日元贷款或两国的资金合作是中日关系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路鹃 《新闻世界》2004,(11):51-52
一、大众传媒是社会组织重要的外部关系。大众传播媒介在西方社会被称为“无冕之王”.“三权”之外的“第四权力”.有人说媒介是公众舆论的传声筒、反射器、发声器官、控制器或调整器.也有人说媒介是创造公众舆论的生成器。在现代信息丰十会中,媒介受众数量巨大,分布广泛,传播速度快,颇受广大公众的信任,成为公众的代言人.是引导和影响民意及造成社会舆论的主要力量。因此,了解传媒既是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搞好危机预防、作好危机公关工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媒是国家形象塑造的工具与载体。"①媒体传递的信息不仅影响着一国民众对于本国形象的感性认知,还能影响到国外媒体和公众对该国形象的整体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传媒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危急时刻,国家主流媒体的传播表现更能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0.
李晶 《东南传播》2021,(11):97-100
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可细分为三个方面:国家形象的构建、国家形象的传播、国家形象的评估.全面把握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需要从多维度来认知.具体来说就是国家形象和一个国家的政府、企业、文化、国民和舆论都密不可分.意大利的中国国家形象也是可以从以上维度来认知,没有来过中国的意大利人从文化维度和舆论维度来构建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在中国生活过的意大利人在互动接触中构建其中国国家形象.通过两类国家形象对比,互动接触能够构建出更加真实的一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1.
以“寰球民意指数”(2023)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客观评估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公众对“中国崛起”的现状认知、潜力认知、态度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崛起”在印尼公众心目中已成客观事实,印尼社会高度认可中国的未来发展潜力,并对“中国崛起”持乐观友好态度。印尼公众的双边关系认知、华人群体认知、南海问题认知及媒体接触频度对“中国崛起”现状认知具有显著影响,印尼公众的双边关系认知、“一带一路”倡议认知、南海问题认知与“中国崛起”潜力认知显著相关,印尼公众的经贸往来认知、“一带一路”倡议认知、华人群体认知及南海问题认知显著影响其看待“中国崛起”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穆连飞 《新闻传播》2023,(17):34-36
近年来,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频发,不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威胁,而且对于社会稳定造成冲击,网络社会心态便是重要的表征。将网络社会心态这一人文因素引入到自然灾害治理研究中,发现了在自然灾害讨论中公众的网络社会心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征:追踪多责任主体,阶级认同向下偏移;风险感知放大化,群体冲突演化为情绪宣泄口;长尾效应明显,公共社会议题后置;价值倾向性明显,认知资源争夺剧烈。为此提供了三个网络社会心态培育路径:巧妙利用身份认同,注重长尾阶段引导;发挥社会主体力量,避免风险感知扩大;言论引导下的网络民粹主义纠正。  相似文献   

13.
成茹 《新闻知识》2005,(6):39-41
公信力就是因公众的信任所产生的社会权力,或说社会影响力、媒介能力。媒体的公信力是指受众对新闻媒介的信任程度,或说是媒体在公众和社会中长期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媒体的公信力是媒体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进而影响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媒介机构取信于社会与公众,保持自身良好社会形象,求得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中,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所提出的“风险社会”的特征日益明显,“风险”从单纯的科学技术领域迈向整个社会系统.风险研究由强调权威控制、专家决策向关注公众认知、多元沟通的整体范式变迁①,风险沟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风险沟通是以构建多元共识和价值认同为目标的一种社会沟通,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其目标才能实现.专家系统是由科学技术成就及其专业队伍所组成的专业体系,如建筑师、医生、律师等②.对于普通社会大众而言,他们对专业体系的运作机制知之甚少甚至完全无知,但他们的生活却依赖于对这些抽象体系的信任,这一信任成为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而风险的高度知识依赖特性则更加强化了在风险沟通中专家系统的主导地位.这使得公众与专家系统之间的信任关系成为风险沟通和风险应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21,(7):64-72
我国在疫苗接种率的进展方面相对滞后。排除客观因素,是什么在影响公众的接种意愿,影响了公众认知,怎么做能有效推动公众的接种行为,就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中一个极为关键的重要课题。本报告基于五大互联网平台的舆情大数据,采用情感词库与智能化话语分析的手段进行数据处理,深度地分析探究社会环境以及媒体报道如何影响全国居民对疫苗接种事件的主观认知和行为意愿,得出了一系列极具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结论,厘清非常态期间社会认同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以及传播规律,为推动健康传播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曾为中国经济建设作出贡献,打造了双赢的中日经济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日本结束对华0DA应当可以理解。但是,试图唱衰ODA或利用其施压,只能让本已冷却的中日关系雪上加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全球文化冲突日益明显,促进国家、民族、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成为学界探讨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跨文化传播视角解读国内外关于群际传播理论的相关研究,发现在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群际接触理论被运用在多种学科视野下分析社会现状、解决社会问题,本文也试图探索新媒体时代群际接触的新路径和寻找有利于促成有效群际接触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9,(4):93-100
领导干部社会形象的形成,根植于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客观形象",依托于中介性的"媒介形象",呈现出社会感知和公众认同的"舆论形象"。因而,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社会形象构建,不仅来源于现实政治生活的客观行动,也来源于社会舆论的参与塑造。  相似文献   

19.
新流动范式的兴起,要求研究者将数字融入和社会融合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在微信成为流动人口彼此联结的主要方式、人才之争日益升级的当前语境下,本文致力于探讨知识型新移民的微信使用对其地域认同的影响。基于福州和厦门两市599名知识型新移民的调查研究显示,微信使用对该群体的地域认同有直接、正向的影响;透过线上群际交往,微信使用反向影响知识型新移民的地域认同;透过线下群际交往,微信使用正向影响该群体的地域认同。这一结论在印证数字融入与社会融合的关联性的同时,启发研究者在预测微信使用效果时将群体特性纳入考量,并进一步发掘微信使用作用于地域认同的其他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25年来,两国关系中友好和合作是主流,中日之间的政治对话,经济合作和民间交流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自冷战结束后,日本改变和调整了对华外交战略,两国关系中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阴影。如何摆脱这些阴影,使中日关系重新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这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也是亚太地区和世界各国共同希望的。 影响中日关系的几个问题 目前的中日关系,从总体上来讲是好的,但仍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日美重建军事同盟,矛头直接指向中国。去年4月,日美两国首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