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职院校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对高职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的培养,高职思政课教学实践指导的强化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融入过程中应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历史性和政治性相结合、科学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专题性教学、渗透性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式方法,将“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新时代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密切结合,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弘扬建党精神、勇担时代大任。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思想指引和宝贵教育素材。如何学习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现阶段高等院校思政教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以培育忠诚铸魂人才为核心的公安院校,思政课不仅要讲好、讲透、讲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内涵,还要积极探索从理论到实践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有机融入和贯穿到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及育人的全过程,为更好地培育四个“铁一般”公安队伍的未来有生力量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3.
延安精神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价值导向、主题主线以及教学实践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延安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在内容上要准确把握延安精神的本质与核心,重点关注中国人民在延安奋斗的主题及艰辛历程,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贡献及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原因,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在融合路径上,要精心研究教学内容,灵活利用红色资源,积极推进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张功晓 《高教论坛》2022,(10):55-59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七一”重要讲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是我党最新、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吸收“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坚定学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融入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目前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与方法、教育环境等方面都面临着不同的问题,需要通过建设学习共同体,顺畅受教育者“需求-动机-判断”行为产生系统,创新以“七一”重要讲话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密切高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协调互动等措施逐个突破。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回顾了中国共产党95年来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历史贡献,总结了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经验,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七一"重要讲话既富有哲理,高屋建瓴,又催人奋进,入脑入心。本文尝试把讲话中频现的亮点词语、关键词语和贯穿全文的核心词语,与"数字"结合起来,学习和解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6.
"四史"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提供了宝贵素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四史"教育的重要平台,"四史"教育与纲要课的契合是内在驱动力。将"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需要运用科学方法,厘清教育路径,真正帮助学生在学习"四史"中把握历史规律、增进历史认同、筑牢精神根基,为新时代深化"三全育人"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对学校思政课提出了新要求。结合新时期思政课课标与教学实际,积极推进讲话精神学理性转化与课程化融入,应以筑牢学生强国志向、激发学生爱国情怀、促发学生报国行动为具体目标,紧紧抓住讲透伟大建党精神、讲清百年成就、讲活建党经验三个着力点,推进并落实增强青少年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时代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将“七一”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理论内容和立场方法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将“七一”重要讲话及时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既要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深刻领悟其蕴含的深刻思想和理论创新,又要结合高校思政课的目的任务、本质规律,确认“七一”重要讲话与高校思政课的内在契合点,把握融入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既要把握“七一”重要讲话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整体思路,又要厘清各门课程融入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门从历史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大力推进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我们在"纲要"课教学中必须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整合教学内容凸显中国梦,以创新教学模式阐释中国梦,以多维教学方法凝聚中国梦,以强化实践教学追逐中国梦,努力探索将中国梦共同理想融入到"纲要"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龚诗昆 《文教资料》2020,(1):195-19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程。立足历史,通过屈辱史、抗争史和图强史的讲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坚定学生的爱国意志。拓展实践教学基地,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纲要"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首先概述了党的初心与使命,然后分析了党的初心与使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原则,接着论述了党的初心与使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最后提出了党的初心与使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格局,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将习近平劳动教育思想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首先要在把握教材主旨的基础上树立"劳动观念";其次,要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把习近平劳动教育思想带进课堂,着重突出"劳动理论";次者,要利用虚拟现实式教学、人文渗透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新颖教学方法,营造"劳动氛围";最后,要通过完善教学体系,培育"劳动精神",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感悟劳动.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中可从关注历史问题的现实动态,以历史人物鉴古知今为例,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利用晕新的优琴銮化产品等几方面凸显该课的现实性,增强其时代感。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历史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课程,它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革命精神,承担着当代大学生树立"四个自信"的责任和使命。而当前"纲要"课教学受到教师教学理念、学生数量、课时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课堂频现"低头",教学实效并不高。新媒体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为"纲要"课教学带来了契机,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科学认识新媒体资源运用于"纲要"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切实扩展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不断探索"纲要"课入耳、入脑、入心的实效。  相似文献   

15.
红色资源是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载体,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生动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担负着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育人使命。将红色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加强党史教育的重要遵循,有助于引导学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用好红色资源强化党史教育需要找准与红色资源的契合点,发掘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特殊属性,全方位融入党史专题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与文化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于2013年对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纲要”课的研究性教学持赞赏态度,研究性教学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针对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应该通过摸清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的困惑,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专题,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强化对学生阅读课外资料的引导,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力度等方式,以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质量,完善研究性教学。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在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增强其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纲要课程在教学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地方历史资源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资源,将其充分融入到纲要教学中,不失为解决这一课程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何悦 《林区教学》2022,(8):14-17
三线建设的火热岁月虽离我们较远,但三线精神却历久弥新。三线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能够为新时代中国青年了解三线历史,讲好三线故事,弘扬三线精神提供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社会教育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的宝贵资源,让三线建设者的历史功绩和可贵精神在新时代永放光芒,颇具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当前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急需。要上好该课,教师应尽量将综述融入专题,注意使多媒体的运用紧扣专题,同时,多用引导式和互动式教学配合专题讲解,用实践教学深化专题。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形成一个以专题为中心的体系,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形式之一,其蕴含的独特的情感和美感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用于纲要课教学的音乐作品,建议选择反映时代特征的主旋律作品、反映特定历史事件的作品、影响深远的作品以及为广大民众所传唱的作品,坚持教学讲—赏—唱相结合,感性审美与理性引导、史实与音乐作品、教学需要与学生兴趣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