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系统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旨归,以建成美丽中国为战略目标,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六项基本原则为理论内核,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内涵丰富、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和新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是从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政治、厚植生态文化、培育生态公民等四个维度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系统阐述。这四个方面是辩证统一关系:生态经济是物质基础,生态政治是政治导向,生态文化是文化底蕴,生态公民是主体力量。特别重要的是,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公民视域谋划与部署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鲜明特色。从学理上探讨与阐述这一问题,对拓展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进而对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构成,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其科学指南,人类文明史上的生态智慧为其提供有益借鉴,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反思是其形成的现实基础,体现出历史观、自然观、发展观、民生观、法治观、共赢观哲学智慧的有机统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抓住思维优化的重点,注重创新的动力契机,协调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明确科学发展的底色标尺,开放拓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视野,追求民生福祉之价值旨归,以新发展理念指导与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彻底的环境理论,揭示了人类要走生态文明道路的必然性;推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推动人的存在方式和本质变革,使合乎人性的人向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复归;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革命和国际治理体系良善变革,为人类绿色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作出了重大贡献,发展了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扬生态文明旗帜。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生态环境保护一直高度重视,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青海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实践的具体化,具体表现在,构建了青海省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理念,促进了其转型升级和全面发展。在新的征程上,必须始终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奋力推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充分改善生态系统,生态文明教育提出要培养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公民。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包含“生态兴则文明兴”“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思想以及生态经济、生态民生和生态法治思想等丰富的内容。随着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上了重要议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提升。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高校应努力践行绿色发展观,提高专业教育者生态教育能力,增强大学生生态教育实践性和创新能力,为推动生态文明、建成美丽中国奠定牢固根基。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既是传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文明理念的结果,也是发扬我国传统优秀生态文明思想的结果,更是立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的必然趋势,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新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传统养料和多维的科学内涵。这一新思想对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人民对建成美丽中国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愿望,以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胜利都有着极其丰富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习近平是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演化总结为陕西梁家河时期、河北正定时期、闽浙沪时期和新时代四大阶段,以“梁家河时期”为起点,以时间为主线,重点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不同现实背景和时代条件下发展演化的生态建设实践、生态发展理念、生态制度构建,以及生产生活影响,以此论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最初的朴素认知到最终形成完整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系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9.
10.
1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核心:一是顺应自然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强调自然界对社会历史的前提性和人对自然界的自觉认识、环境保护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性,以及严守生态文明的原则底线等。二是和谐共生的有机整体论,强调和而不同是绿色发展的关键,社会-生态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性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三是对立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强调从人和自然界两个视角评价发展,转换传统的生产力概念,实现价值观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生态思想继承传统文化生态观,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的理论,吸取国际环境保护经验教训形成于当前我国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的社会背景下。主要包含文明观、发展观、民生观、法治观、安全观五个方面。习近平的生态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本性和创新性特色,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指导建设我们美丽的中国,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新时代中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理论与实践依据。是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党的奋斗目标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其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生产力观、生态民生观和生态法治观三个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提出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治理生态问题的新依据,对于推动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具有四个既相互关联而又彼此独立的层面:一是作为自然环境治理层面的生态文明;二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领域层面的生态文明;三是作为价值、理念和方法层面的生态文明;四是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复杂巨系统层面的生态文明。整体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需要厘清四者的逻辑关系。自然环境治理层面的生态文明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自然环境治理困境需要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布局中坚持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和方法,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四重涵义的深层关联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整体性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从唯物辩证法出发,以统筹兼顾方法来分析和处理问题,鲜明地突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特色。具体来说:立足全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配合,辩证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统筹宗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普惠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容要素的应然性角度,解析了大学生认同践行的内容问题;从认知提升、情操陶冶、意志锤炼、习惯养成等方法路径的使然性视域,探析了如何认同践行的问题;从内化到外化过程机理的释然性维度分析了认同践行的逻辑力量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自执政以来,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各种战略布局、路线方针政策的形成、发展和实施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实干思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更需要培育和践行实干思想。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作为中国第五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提出了立足和谐,创新大局的生态观念、生态生产力观念、生态政治观念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改善中国生态现状指明了出路.同时,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立足国家、放眼世界,将生态文明建设范围扩大到了整个地球.这种全局生态观、创新生态观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符合中国作为大国的胸襟和地位.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加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层次,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党的纪律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的产物。其内涵极其丰富,主要包括把纪律挺在前面、把政治纪律摆在各项纪律之首、把执纪落到实处和实现纪律建设的常态化等方面。这一思想具有全面系统、严立严执、问题导向和以上率下等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