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高校教师职业失范行为的治理受到多重逻辑的影响和制约.高校、专业协会、联邦政府和法院四类行动主体遵循各自的治理逻辑,明晰各自的职责定位,坚持定性准确、分类明确、程序正当、证据充足、处分恰当的惩戒原则,实现了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制度的规范化以及治理手段的法制化.在多重治理逻辑的联动和博弈中,四重主体不断重构新的治理关系,形成高校责任主体突出,专业组织、联邦政府和司法机构彼此配合并相互制衡的治理格局.中国可借鉴美国高校教师职业失范行为的系统分类、分级惩戒体系和多阶段处理程序等经验,完善高校师德师风和教师专业伦理建设,为捍卫"师道尊严"提供多重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以陕西8所高校591名教师为调查对象,对其职业压力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25.2%的教师面临着低度职业压力;52%的教师面临着中度职业压力;22.8%的教师面临着高度职业压力;最大的压力来源于工作保障方面。女性较男性有更大的职业压力;导师组职业压力显著高于非导师组的压力;重点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高于一般高校教师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师是教学运作和学术研究的第一线实践专业人员,如何强化其职业发展和学术产出成为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与此同时,新管理主义和学术资本主义在高校组织管理体制中的渗透、社会环境与科学技术的急速变迁,高校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带来的院校组织内部的一系列变化,导致高校教师处于高度压力之下。本研究利用2007北京市高校教师调查数据,尝试从组织环境与个体特质两个层面,揭示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的内涵与影响因素,探讨过度压力对高校教师职业发展所形成的冲击效应。研究发现:(1)高校教师面临不同层次的教学、科研和经济压力。在教师职业生涯轨迹中,40岁以下为高压期,41~55岁为缓压期,56岁以后为低压期。(2)高校扩招、高校内部绩效评估机制的实施和教师的婚姻状态、薪酬水平、工作负荷、发展定位、职称等成为引发高校教师压力的重要因素。(3)压力的膨胀不仅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学术产出,相反会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4.
5.
科技创新是增强高校学术实力的基本措施,也是高校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职能的体现。高校科技创新的主体是高校教师。为检验高校教师职业满意度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通过查找相关领域研究成果,以高校教师职业满意度作为外源潜在变量,以创新队伍建设、创新资源支撑、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内生潜在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问卷调研结果进行分析。高校教师职业满意度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总效应为0.6465,高校教师职业满意度不仅直接影响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而且通过影响创新队伍建设和创新资源支撑间接影响着科技创新能力。为此,应提高教师薪酬福利待遇,改善教师科研条件,提供多种学习提升机会,关注教师个人发展,做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完善高校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组织认同的形成由角色融入、价值观一致、情感依赖三个过程交织构成,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组织认同感和组织公民行为。根据组织认同相关理论,选择浙江省8所高校为调查对象,研究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特点和不同背景变量组织公民行为的差异。提出培育更多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路径:引导志业追求、释放创新活力、促进与组织的适度的价值观共享、形成适度的情感依赖。  相似文献   

7.
2000---2012年江西省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高校教师普遍赞成高等教育改革,较高地评价高等教育发展成效,注重自身师德建设,关心学生,积极投身学校改革与发展;对工作和生活比较满意,道德认同度较高,师生关系融洽,心理状态良好。但同时,他们也受到个人、家庭、社会各方压力,使其陷入职业困境。为使高校教师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首先应高度重视高校教师职业观教育,进行积极引导;重点解决高校教师实际问题,使其看到职业未来;开展师德教育,增强其职业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要切实提高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组织认同的相关理论,选择浙江省大学为调查对象,研究高校的组织声望、领导人魅力、组织成员关系、敬业精神与组织认同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高校教师的组织认同度较高,组织公民行为普遍存在。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对组织声望的认同程度较低,敬业精神不强。文章指出通过提升高校的组织声望来提高教师的组织认同并非适用于一般高校。为提升教师的组织认同,宜改革管理模式、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学校管理中的教师参与度。营造有利于培养敬业精神的文化氛围,加强人际互动,尤其是学校领导和普通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是提升高校教师组织认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运用《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和《心理健康自测量表》,随机抽取衢州市两所高校260名教师并调查其工作压力及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教师工作压力总体水平处于轻度压力状况,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欠佳;教师工作压力呈现年龄差异;无子女的教师工作压力显著高于有子女的教师;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其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好于没有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保障和人际关系上的压力大于本科院校的教师。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由于社会思潮、现实环境等各种因素对高校教师的职业理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构建高校教师职业理想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良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调查384名珠三角地区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状况,结果表明:高校教师中,感受职业压力中度以上的占78.12%;压力来源主要是科研压力、生活保障和职业声望,其次是职业发展和体制改革;60.8%的教师表示职业压力已对自己心理、生理和行为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国际竞争、社会转型和高校改革给高校教师的压力值得关注,排行榜首的科研压力问题呼唤高校健全考核评估制度,青年教师的全方位压力需要社会和学校的人文关怀,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的负面影响问题需多途径解决。  相似文献   

12.
文章把目前国内消费群体最为关心的价格、安全及质量这三个变量加入到原有的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这两个感知变量中,从而形成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网络使用经验对消费者在使用网络购物的感知、使用态度及意向有正向影响;网购使用的感知因素对使用态度和意向有正向影响;网购使用态度对意向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和灵魂,教师的职业忠诚度是教育质量的基础和关键。本文从历时研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模型三个方面对国内高校教师职业忠诚度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忠诚度研究的薄弱环节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以期对今后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对山西省六所普通高校共1300名高校教师的职业任务特征、紧张反应及应对资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教师职业任务特征和紧张反应高于常模,具体体现为任务过重(31.01)、任务不适(32.22)、任务不清(34.08)、角色冲突(27.52)、业务紧张(24.48)、心理紧张(25.86)、人际交往(27.87)、躯体紧张(23.94).高校教师职业任务、紧张反应、应对资源在性别、教龄、职称、教育程度等人口学变量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表明,职业任务特征既可以直接影响紧张反应又可以通过应对资源影响紧张反应(x2/df=4.87,RMSEA=0.07,AGFI=0.92,CFI=0.98,NNFI=0.94).  相似文献   

16.
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成为高校大学生化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却并不乐观。通过对安徽蚌埠三所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意识性弱、普及面窄和针对性差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构思,试图找到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教师职业地位评价会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会对青少年职业期望和职业选择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探讨公众认知、人口社会学特征与幼儿园教师职业地位评价之间的关系,以河南省郑州市六区五市为调查范围,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公众对幼儿园教师的认可度在学历和子女受教育阶段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专科学历和孩子处于幼儿园阶段的公众对幼儿园教师的认可程度最高;工作环境、社会地位、人格特质与认可度之间呈现显著相关。因此,要通过优化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环境、提升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等途径,提高公众对该职业的整体认可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托,借助ERP沙盘模拟实训这一真实实验场景,对大学生创新的计划行为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不仅证实了创新态度、创新主观规范和创新行为控制感知与大学生创新行为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而且针对自我效能感、建设性争辩、时间压力、任务反思和组织支持五个外生潜变量,提出了大学生创新过程控制的干预策略。分析显示,通过加大组织支持力度建立积极的创新氛围、对任务反思和建设性争辨实施积极引导、提升自我效能感等策略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实施创新行为,而时间压力的触发则需要慎重。高校在开展实验实训和其他实践环节的过程中,可以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行为控制干预,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绩效。  相似文献   

19.
近日,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下统称“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划定基本底线,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准则强调,长期以来,广大教师牢记使命、不忘初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国家高度肯定,学生、家长和社会普遍尊重。但是,也有个别教师放松自我要求,不能认真履职尽责,甚至出现严重违反师德的行为,损害教师队伍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探索高校教师最基本的两种职业行为(教学行为和科研行为)规律,分析了高校教师职业行为范畴的演进;梳理和归纳了关于高校教师教学行为、科研行为的既有研究成果,并从目标效价和期望值两个方面分别提出有效激励高校教师教学行为和科研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