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禾文 《老年教育》2011,(11):24-25
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站在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回顾了百年波澜壮阔的历程,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和崇高精神,高度评价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深刻阐述辛亥革命在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重大意义,深情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必将极大地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途径和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指引和信念方向,两者相辅相成。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鲜明的特质,其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指引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效破解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难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多个领域创造丰富多样的文明新形态,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五个必由之路”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规律性认识,源自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探索,具有生成、发展与整合的内在机理。对“五个必由之路”的规律性认识要以伟大实践探索的生成为前提,离不开洞悉世界的思想方法、独立自主的认识主体、创造伟业的人民力量。“五个必由之路”的发展是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时代逻辑的统一,因共同的发展目标、一致的价值内核整合,显露于实践与理论的良性互动,“并而举之”发挥整体性功能。分析和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规律性认识,能够科学揭示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成功、未来怎样继续保持成功的奥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新型农民培育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四个阶段对新型农民培育现状分析发现,存在政府对新型农民培育重视程度不够、投入水平差距较大、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低等问题。为此,可通过完善国家培育的支撑体系、健全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和完善农村各类人才队伍培育体系等途径创新新型农民培育,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5.
冯草 《教育文化论坛》2009,1(2):118-118
“全面小康”是十六大精神最受瞩目、最为亮丽的一笔,首先,反应全面小康的“六条标准”既相互关联,又彼此依存,反应了经济、民主、科教、文化、社会和人民生活等层面的优化内涵和理想状态,集中概括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六条标准”是三个文明的表现特征,“三个文明”是六条标准的高度概括。再者,六条标准的表述及其与三个文明的对应关系不仅条理分明,而且富有科学的逻辑:无论是全面小康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6.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破解迈向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主要矛盾,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发展规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领国家发展全局,体现了当代中国全面进步的发展规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民族走向复兴,是民族复兴所需,发展实践所定,党心民心所向。  相似文献   

7.
"四个伟大"是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积极回应,具体表现为:在进行"伟大斗争"中深刻批判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在建设"伟大工程"中时刻警惕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中国共产党的演变企图;在推进"伟大事业"中清醒认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歪曲;在实现"伟大梦想"中彻底瓦解民主社会主义思潮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全面深刻揭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真实面目,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扫清思想障碍,有助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8.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与完善,见证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从党的十五大到十九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并完善的20年。在这20年里,中国共产党本着高度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不断完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路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改革开放逐渐深化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其路径演进对今天的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2015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章内容,较2013版的结构调整和内容充实,展示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呈现了党对中国发展的宏伟构想,体现了新时期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为使"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新内容更好地走进课堂,提升教学效果,笔者设计了"‘我的2049’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实践教学活动,以期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与把握现阶段党和国家的政策、规划及发展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承担更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工》2014,(1):30-3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宏伟愿景,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极大地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1.
伟大政党涵养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锻造伟大政党。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凝练总结,是锤炼中国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是百年大党始终获得成功的精神密码。伟大建党精神蕴含深刻丰富的内涵意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行观的发展,是对“两个结合”重要论断的实践与丰富。从“两个结合”角度研究伟大建党精神,对于全面深刻理解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党和国家事业不断汇聚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21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更加明确地展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并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纲要课教师要适应这一新要求,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线设计教学,抓住百年党史这一关键内容讲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从领导力量、前进道路、理论武器、制度保障、民族信心、物质基础等方面讲清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一重点问题,阐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规律,坚定学生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决心与信心。  相似文献   

13.
2021年12月31日晚7时,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2022年新年贺词。下面让我们结合所学知识一起品读新年贺词的部分内容吧!开启新征程,向人民致敬“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14.
(2010年6月18日)今天,我们在一起共同讨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选择,这对我们大家富有激情、富有理性、富有智慧、富有意志力地投身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促进人类的文明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都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民族复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将它充分融入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的教育内容,《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新教材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将“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单独成目。围绕“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重难点问题之价值支撑、精神内核、精神保障等问题展开探析,有助于我们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的教育教学,能更好地为高校思政课建设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两个确立”在理论层面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要求,历史层面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百年建设经验的系统总结,从现实来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党和国家事业的核心要求,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信阳农林学院园艺学院为例,探讨高等学校深入开展“党建+三全育人”工作研究。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视阈下,创建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五个一百”学生养成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学生课余碎片化时间,通过“读一百篇文献”“写一百篇文稿”“听一百场报告”“行一百次社会实践”“识一百种植物”的“五个一百”项目实施,实现学生素养能力提升和养成教育体系形成。  相似文献   

18.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100多年来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理想。然而,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率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制度基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赋予了中华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也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成功迈进新时代。新时代是一个具有诸多历史特点的新时代,党将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砥砺奋进,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坚定的信念,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四个伟大"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大格局、大战略、大逻辑,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方略、总框架、总坐标、总抓手,构成了当前和今后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总纲,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个30年”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辩证统一。前一个30年为后一个30年定向、奠基和探索,后一个30年是前一个30年的转折、突破和创新。“两个30年”连贯起来是从整体上创造中国奇迹的6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