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家”与“冢”,两个字近似,笔画完全一样。区别在于点的位置,一个点在宝盖上,一个在下,可字意却是天壤之别。古人造这两个字的本意不得而知,不过从字的结构上能看出点“会意”和两个字之间的联系来。先看这个“家”字:宝盖像是房脊,宝盖上那个“点”代表房上一轮太阳,房子挡风蔽日,驱寒保暖,为人、畜提供生命繁衍之地(古时人畜混居,至今有的少数民族家里还住着牛)。古人造字,依类象形,于是有了“家”。再看看“冢”字:原本在宝盖上面的那个“点”,跑到了宝盖下面,太阳陨落,生命之光躲起来,人、畜离开了生命之源,入土为安,示生命终止。古人立字为凭,指示其意,于是有了“冢”。  相似文献   

2.
印错的名字     
福建人民出版社的《护花小集》中有一篇《读<阿金>》,文中引了一句诗:“争奈微微识碔砆”。因为中间错了一个字,使得诗意颇难理会。这是元好问《论诗绝句》里一句出名的诗。元稹评价李杜,以为杜甫超过李白在于创作了长篇排律。元好问讥笑元稹这一观点,说他玉石不分,因云:“少陵自有连城壁,争奈微之识碔砆。”诗中“微之”,用的是元稹的字,而“之”字行草手写体与重字符号极为相近,排印本遂误作“微微”,把个人名错成宛似一般语词,使得这句诗不好懂了。  相似文献   

3.
写文章,一气呵成,不改一字,尽得风流,大概只有天上文曲星办得到。就连“诗圣”杜甫也自认不讳:“新诗改罢自长吟”。他之“圣”,圣在自病自得知,写完初稿,能在自审自改中找出毛病,一一修正,务求白壁无瑕。杜甫过人之处甚多,有本事找出自己的毛病并加以修改,应是其中的一点。自病自得知,贵在自知,然而能够洞烛自己全部毛病的人毕竟不多。退而求次,作者有些地方有自知之明,便自审自改;有些地方难以自知,便只好求人指点了。宋代欧阳修写出初稿,常贴于墙壁,每天出入卧室,望着壁上文字细细琢磨,自我否定不妥之处,这属自审…  相似文献   

4.
唐朝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广为人知的文苑珍言,其意思是明白如火的.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也与此意相近.“读书破万卷”中的一个“破”字可谓诗句之眼,突出了读书的多与勤.这大约  相似文献   

5.
《然字诠释》一书作者能 为中国汉语中的一个 “然”字,写出一部近三十万字的 书,溯古至今,我尚未见到此类著 作面世,真可谓一字之奇! 《然字诠释》可谓一字之典, 书中让人一睹中国汉字的风采, 甚感中华民族文化的百代文明与 灿烂。作者从不同时代、不同范 畴、不同角度揭示了“然”字的古 今联系、区别和变化,对“然”字进 行了详尽的注释。如书中例举战 国时有以“然”字为姓氏的,见 《孟子·滕文公上》“然友命,定为 三年之丧”。在《晋书·温乔传》、 《良吏传·邓攸》等书中,又把“灼 然”作为晋代举试科目名。古人不 仅把“然”字组成词汇作为形容词 来用,而且还把“然”字作为姓氏 和科举考试的科目名,真让人出  相似文献   

6.
蒋磊 《新闻界》2001,(4):42-42
“轻薄为文”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戏为六绝句》中的一首绝句,其诗开头两句为:“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为文”,就是指写文章;“轻薄为文”则是指写文章时,作者态度不严肃认真,轻浮,不庄重。这是一种极坏的文风。当年,一些轻浮文人不负责任地写文章讥笑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初唐四杰”,而且当时浮艳之风盛行,因此杜甫写下《戏为六绝句》,予以了针锋相对地批判。且不管当年杜甫写诗批判效果如何,作为一种不好的文风,却谬种流传,至今尚存影响,在新闻作品中,也是屡见不鲜:其一,讲大话。作者写作时信口…  相似文献   

7.
品读人生     
人是动物中最聪明又最复杂的高级动物。呵护人生生命之尊,理想之梦,这是杰出人生的共同的元素。是天才的基石,事业的支柱,它将人生演绎得分外璀灿。然而,仓颉老先生在造字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一撇一捺,偏把“人”字造得最简单且平常,仅比“一”字多了一划。由此而想到,人生是什么,究竟是复杂多变还是简单平实?  相似文献   

8.
秦少游回环诗谜宋朝诗人苏东坡与秦少游是莫逆之欠。有一次,秦少游外出多日,苏东坡很是惦念,便写信询问他的近况。秦少游读信后,略思片刻,即复一信交人托带东坡老兄。秦少游的回信很别致,是“已、暮、赏、花、归、去、马、如、飞、酒、力、微、醒、时”十四个字回环...  相似文献   

9.
“轻薄为文”四字,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戏为六绝句》中的一首绝句,其诗的开头两句是:“王杨卢骆当时作,轻薄为文洒未作。”“为文”,就是作文,就是我们说的写文章。“轻薄为文”,则是指写文章时,态度不严肃认真,轻浮,不庄重、这是一种极坏的文风。当年,一些人很轻率地不负责任地写文章讥笑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初唐四杰”,杜甫看不惯他们,所以写诗对这些人予以批评。当年杜甫写诗批评的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因为没有文字记载。但作为一种不好的文风,却谬种流传,其子孙绵绵,直到今天。涤荡“轻薄为文”之风采编手记…  相似文献   

10.
诗圣杜甫说:“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那“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刻苦精神,不知感动了多少写诗和读诗的人,1300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而中唐诗人贾岛的“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故事,更是千古传诵的写诗一绝,一个“敲”字写出了夜静更深老憎归来的声音与形象,比原来的“僧推月下门”不知妙了多少!从此,反复“推”、“敲”便成了写诗的人必备的条件之一。“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王安石的这首名诗中的那个“绿”字,也留下了一段反复修改…  相似文献   

11.
一般的学术专著那客观冷硬的抽象概念性知识,很少让人读之而感动。许多年前,我读到罗宗强教授的《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所得却不仅是对文学思想的认知,而且更是“文心”直觉的感动。为什么如此?我不断回想着那样的经验,有些明白因为罗教授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流动着“士人”的精神生命:陈子昂的精神生命,王维、孟浩然的精神生命,岑参、高适的精神生命;李白、杜甫的精神生命,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元稹、李商隐等等文学家的精神生命,当然罗教授自己的精神生命也已融贯其中矣。  相似文献   

12.
杜甫《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从空间、时令、身心状况等角度传递了多种悲愁的情感性信息,真可谓文约而意丰。这些句子不可能信手拈来,需要推敲、提炼,“百炼成字、千炼成句”。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  相似文献   

13.
虞羲在《咏霍将军北伐》中有“羽书时断绝”名诗句:杜甫在《秋兴》中也有“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军马羽书驰”历史名句:载良之《凉州行》中更写得有声有色:“凉州城头闻打鼓,凉州城北尽胡虏”。  相似文献   

14.
关于报刊言论的署名 ,是个饶有趣味的问题 ,因为历来法律对于文章的署名并无明文限制 ,便使署名的问题有了丰富的谈资。现在 ,且容我将话头扯得稍远一些。如今人们的名字大抵比较简单 ,往往只有一个申报户籍的正式姓名 ,此外大约就是“毛头”、“咪咪”之类的小名了。笔名 ,总限于耍弄笔杆子的人用。而在古代 ,人的名字就复杂得多 ,除了姓名之外 ,又有“字”、“号” ,有的“号”还不止一个。如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 ,字为退之 ;诗圣杜甫 ,字子美 ,号少陵野老 ;苏轼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等等。明清时的文人学士大多有“号”。至清末民初 ,…  相似文献   

15.
慎待“惊人语”朽木大诗人杜甫有个名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是就诗歌创作要出新意、“出精品”,立下的一根标杆。可是,现在有些出版物莫说“惊人”,连寡淡的白开水也谈不上了。白开水起码无毒无菌于人无害,而我们的一些文章,错讹百出的有之,胡说八道的有之,害死人...  相似文献   

16.
唐代诗歌如潮,诗人如林。诗人们除了依靠自身的天赋外,“苦吟”是他们提高诗艺的一条必由之路。中晚唐诗歌经过盛唐辉煌以后,艺术上向着求变求新发展,技法上趋向精工细琢,苦吟之风炽盛,出现了许多以苦吟出名的诗人,如贾岛因“推敲”而冲撞韩愈车驾、李贺团锦囊觅句而呕心沥血等故事,早已胜炙人口。其实,唐代“苦吟”之风可追溯到盛唐大诗人杜甫,杜诗地负海涵、包罗万象,“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新唐书·杜甫传》)。杜甫作诗追求苦吟,其云: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 《解闷十二首》之七因而,天才诗人李白,《戏赠杜甫》诗云:“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戏谑杜甫做诗太苦。 中晚唐苦吟诗人更多,从他们的诗中可见其“苦吟”之状: 夜学晓未休,苦吟神鬼愁。  相似文献   

17.
一字诗     
枯燥无味的数字,如经文人学士巧作安排,就会妙笔生花,读来趣味无穷。“一”字,在量词中是最小的正整数,因而在诗词文章中使用的较多;恰当地应用,能给作品增神添彩。如李白的“一叫一回肠已断”、杜甫的“一片飞花减却春”,王驾的“一行书信千行泪”等诗句,因巧妙地嵌入了“一”字,读来形象生动。再如元代诗人徐再思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  相似文献   

18.
苑伟立 《大观周刊》2012,(51):477-477
时间过得真快,暮然回首,新的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在这十年中,我从一个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毛头小子”到现在已初步形成自己独特教学理念的“成熟之师”.经历了对新课程理念的迷茫、探索和收获。  相似文献   

19.
谈“之一”在古汉语中,“之”字用途甚广,可作动词、代词、连词、介词、助词。文言助词里以“之”字使用频率为最高,之乎者也,“之”字居其首。在现代汉语中,“之”字仍然遗留下来,但只限于作代词和结构助词。前者相当于“他(它)”,如“恨之入骨”,“求之不得”。后者相当于“的”,如“赤子之心”、“宝中之宝”;还有只用“之”不宜换“的”的格式,如“之所以”、“之极”、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当编辑、改文章,着眼点在于“小”———善识瑕疵,笔到病除,使文章锦上添花。用字精当,此为一。字和词是文章的最小单位,遣字(词)精当、妥贴,会使文章增色。我国的文字属于表意文字,与表音文字相比,具有表态细腻、准确的特点。同样一件事,运用不同的字或词,其义各异。上口入耳,此为二。一般地说,作为文字稿,要求朗朗上口,声声入耳。为此,编辑在修改稿件时,可以边读边改。杜甫就是“新诗改罢自长吟”,通过朗读,发现了在默读中发现不了的问题。因为“声”本身是文章感人的一种因素,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