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阅读历代诗时,发现许多诗人择花入诗,用以表达自己特定环境下的特定心情。现辑录唐代以后嵌有不同花名的诗歌各一联,给飨读者。一春花诗1.桃花唐·李白《山中问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2.杨花唐·杜甫《绝句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3.梨花唐·刘方平《春怨》:“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4.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以后,我国传统的讲究格律的诗体包括五七言绝句和五七言律诗,一般通称为“旧体诗”。这是唐代形成的一种诗体,与“古诗”或“古体诗”相对而言,当时称“近体诗”或“今体诗”。这种诗体在字数、句数、声调(平仄)、押韵上都有严格的规定。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首八句。十句以上的律诗则称长律或排律。古体诗一般不  相似文献   

3.
一些教师把古代诗歌当作一般散文去朗读 ,或许知道古代诗歌应有抑扬顿挫的节奏 ,但并没有掌握该如何抑扬 ,因而读不出古诗原本应有的韵味。究其因 ,是对古诗的一些知识缺乏深入的了解。唐代以前的诗歌(一般称为古体诗) ,在形式上是比较自由的 ,在平仄换韵、字数多少、句式长短等方面都没有固定限制。初唐以后 ,严格按照律诗的格律要求写作而成的诗歌即为今体诗(或近体诗)。今体诗可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类。这两类中又各包括五言和七言两种。今体诗的句数是固定的 ,律诗八句 ,绝句四句。讲究平仄是今体诗的最主要特点。所谓“平”是指平声 ,…  相似文献   

4.
写律诗,在章法结构上大体都遵循着“起承转合”的规则。绝句虽不要求遵循律诗起承转合的规则,但也有相当数量的绝句还是体现了这一规则的作用。如唐代诗人王翰的边塞诗《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中写军中饮宴。前二句写宴会上的热烈气氛,一起一承,有声有色,具有浓郁  相似文献   

5.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在世界上享有“诗国”之称的文明古国,我国的诗歌具有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先秦的四言,两汉魏晋的五、七言,唐代的近体诗(绝句和律诗),宋代的长短句(词),元朝的散曲,百花争艳,异彩纷呈,各尽其妙。 南朝梁代的刘勰在他被后人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的《文心雕龙》中,探讨了文学  相似文献   

6.
“起承转合”本是近体诗的章法。绝句的第一句,律诗的首联为“起”;绝句的第二句,律诗的颔联为“承”;绝句的第三句,律诗的颈联为“承”;绝句的第四句,律诗的尾联为“合”。此法运用得当,且内容尚佳,就是一首不错的诗,反之,既使内容再好,若乱了章法,那诗是要大打折扣的。我们若把此法运用到议论文的写作当中去,为学生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唐代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唐诗内容丰富多彩,广阔的社会生活在诗人笔下得到了生动深切的反映,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蔚成百花齐放的壮观景象。在现存的近五万首唐诗中,将近一万首是绝句,它们是唐诗中的艳丽的奇葩。绝句又叫截句、断句,它继承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自风,雅、颂衰亡以后,一变而为骚体,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唐人绝句,起源于乐府民歌,始孕于文人联句,到唐初开始盛行,诗人们开始广泛采用这种诗体写作。王  相似文献   

8.
<正> “名著一时,栖息一尉”的唐代诗人王昌龄,终生沉沦下僚,又屡遭贬黜,晚年还远谪遐荒的龙标(今黔阳县),最后又遇难而亡。但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特别是七言绝句达八十首之多,将近他的诗歌总数的一半。 元代范椁曾用“起、承、转、合”四字对近体诗进行结构剖析,就绝句而言,则第一句为起,次句为承,第三句为转,末句为合。杨载对此又做过进一步的诠释:“绝句之法要婉转回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诗歌到唐代空前兴盛。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又因唐代采用诗赋取士的科学制度选拔贤良,促使读书人把聪明才智大量用到诗歌文赋方面,诗歌成为当时最主要的必修科目。经过几度发展创新,产生了近体的绝句、律诗及长短句、排律等诸多形式,这些形式广泛流传,使诗歌成为整个民族的广泛爱好,从而使我国赢得了“诗歌王国”的美誉。古代诗歌格律声韵的形式是诗人精神智慧以及艺术技巧充分发挥的成功例证。我国古代诗歌能拥有辉煌的成就,除历史因素、社会因素,以及诗人的天赋外,诗歌先天的特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具备巧妙艺术…  相似文献   

10.
有人认为律诗与绝句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律诗是八句,绝句是四句。清代有人在解释绝句时也这样认为,绝句即截句,是截律诗之半而成。其实绝句并不是截律诗之半而成,而是有它自身的特点的。一般说来律诗与绝句的区别有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11.
古诗的用韵     
一、古诗分近体诗和古体诗。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一首八句,绝句一首四句,其押韵的位置是固定的。律诗二、四、六、八旬押韵,绝句二、四句押韵,如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相似文献   

12.
提到绝句,不少人会很快地说,所谓“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绝者,截也。如果用这句话来解释“绝句”的名称来源,那是不对的。因为绝句名称的来源先于律诗,不可能由律诗截取。 绝句是以四句为一首,每句五言或七言的诗。然而,这种体式的诗,为什么叫“绝句”呢? 我们知道,光是一句诗,无论是五言还是七言,都很难完整地表达一个概念;同时,不管多么长的诗,也总不能一口气读下去。一般地说,从语言、音节和思想内容都需要连续四句停顿一下,这个观念是长期自然形成的。在我国最早的一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古诗两首》或《古诗三首》这类课文。“古诗”是个含义非常广泛的词语。广义的“古诗”,泛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所有诗歌作品。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绝大部分是律诗和绝句,但古诗不等于律诗、绝句。通常所说的“古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古体诗是唐代近体诗产生以前除楚辞以外的各种诗歌的统称。包括汉魏六朝各种形式的诗歌,如汉魏乐府、南北朝民歌、六朝文人诗、杂体诗。古体诗的特点是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用韵较宽,句数不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形式。唐朝以后的人仿照古诗的形式所写的诗歌也叫古体诗,一般称为“古风”。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词,课本中对“金兽”的解释是“兽形的铜香炉”。这一解释不错,但要学生真正理解“金兽”一词的意思,就要说一说古人所用的燃料和燃烧燃料的器具了。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篇《卖炭翁》中有“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之句,说明唐代已将木炭作为燃料了。其实,卖炭翁烧制的是一种普通的木炭,而豪门大户用的却是“用屑炭作兽形”的兽炭,时人称其为“香兽”。《晋书·羊祜传》载:“祜性豪侈,费用无复齐限,而屑炭和作兽形以温酒,洛下豪贵咸竞效之。”到了唐代,兽炭已普遍用于取暖闻香。据《开元天宝遗事》…  相似文献   

15.
<正>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最为杰出的诗人,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他树立了与众不同的风格,确立了自己在唐诗坛上的地位,并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开辟了属于自己的诗歌的独特艺术美。一、韵律之美诗歌之美首先在于它的节奏和韵律,读之朗朗,唇齿生香。李商隐工于律诗,尤长七律,大家熟读的无题诗和比较有名的诗多为七律。律诗尚声律重对偶,"回忌声病,约句准篇",为唐代多数诗人轻视,认为格律的约束破坏了意境的营造。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诗歌到唐代空前兴盛。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又因唐代采用诗赋取士的科学制度选拔贤良,促使读书人把聪明才智大量用到诗歌文赋方面,诗歌成为当时最主要的必修科目。经过几度发展创新,产生了近体的绝句、律诗及长短句、排律等诸多形式,这些形式广泛流传,使诗歌成为整个民族的广泛爱好,从而使我国赢得了“诗歌王国”的美誉。  相似文献   

17.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代。诗坛上硕果累累,人才辈出。仅《全唐诗》所录就有近五万首,大大超过现存唐以前历代诗歌的总和;诗人达二千二百余家,大诗人比肩继踵,李白、杜甫等诗中泰斗也应时而生。不仅如此,诗歌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律诗、绝句、五七言歌行,在艺术上都已臻于完美,烩炙人口的杰作比比皆是。唐代诗歌能一扫六朝以来绮丽浮华的形式主义风气,代之以雄浑壮阔、刚健清新的大唐时代气息,放出奇光异彩,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这和隋末唐初一代诗人的革新努力分不开,其中包括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生在这新旧交替的时代,肩起了弃旧图新的历史使命,力求摆脱齐梁绮艳萎靡诗风的束缚,扩大诗歌题材范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类别。常见的文学体裁有四种: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诗歌的特点是富有想象,语言精练,强烈抒情。按形式不同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按有无完整的人物情节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按时代先后分为古典诗歌(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也包括词和曲;近体诗又分为绝句和律诗)和现代诗歌。鉴赏诗歌要注意:1.能够按照诗歌所表现的内容、主题、意境,为诗歌挑选最佳的词语;2.能够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把握诗歌的形象;3.能够在理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第五册单元知识短文中说:“近体诗又可以分为律诗和绝句。”一些书刊杂志也持类似的看法。我以为,这类看法是不全面的。绝句产生于我国南北朝时期,那时还没有近体诗。因此,绝句并非象有些人所说的,是截取律诗的一半或一部分。唐代以前,绝句基  相似文献   

20.
唐、宋两代是我国古代诗歌繁荣昌盛的黄金时期,其艺术造诣与表现手法更是登峰造极、无与伦比,尤其是唐朝,我国更是诗人辈出,群星灿烂。探讨唐、宋两代的诗歌,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抒情诗、说理诗作品,还是其他律诗、绝句等,其结尾都颇为讲究,真可谓用心良苦、独出机杼。现就唐、宋诗的结尾,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十四种。第一种为“写景结尾”。请看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力作《送孟浩然之广陵》,其结尾有这么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不直说惜别之情,而是笔绘眼前之景,这幅“江边送行图”传达出诗人惜别的深情,给读者留下无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