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考试的功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试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明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赋予了考试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属性功效。对考试的研究和再认识,是不断深化和创新的过程。只有把考试的社会价值与科学价值辨证统一起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社会。本文试图从对考试功效的分析,初步探讨考试功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考试作为国家认定、选拔和评价人才的基本制度,承载着维护社会公正、促进人才流动并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的功能。考试制度改革作为深化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应与整个社会以及教育自身制度建设同步推进。从文化的视野看,当前的考试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本身又表征着某种文化特质。因此,在文化视野下重新思考考试制度的理论建构及其实践,对于优化考试的文化品性,促进考试活动更公平、更有效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必然要从属于和服务于社会意识形态和特定的文化结构,必然要承载社会赋予其特定的功能,这就决定了高考试题的阐释和展示社会意识形态与特定文化结构的实质内容和知识价值,来完成社会赋予高考的特定任务。高考试题作为考试的基本呈现形式,就是要在命题宗旨指导下,通过归纳、概括、分析、综合等具有认识意义的方法,演绎和传达命题宗旨。高考试题的命题题材,则是最能直观地反映命题宗旨的载体。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生存是否具有某种形态,古老文明时至今日究竟有何意义,中国人追求创新一百余年是否有一全新时局可以期待。种族的生命通过血缘的方式延续,社会的生命通过文化的方式延续。如果社会需要以文化为单位而存在,是否可以将其阐释为“文化生存理论”。  相似文献   

5.
从考试社会学的角度看,我们是生活在一个考试的社会当中.语文高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必然从属于和服务于母语文化结构,同时必须对这种文化结构和社会角色予以充分的理解和认同,只有这样,才是课改理念,才能合理地确定高考内容,实现语文教学评价以及选拔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刘笑天 《山东教育》2011,(Z5):37-40
对于语文教学和学习,高考依旧强势,这是一个无须讳言的存在。在科举时代,考试甚至会影响到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使之呈现为一种超稳定状态,余英时先生借用杜牧的话形象地把它比喻为"丸之走盘"。在这种情况下,考试内容和试题构建的作用不言而喻,试题如何建构  相似文献   

7.
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主要手段,对班级的影响具有其社会学意义。教师与学生在社会身份、文化资本、人际交往等主要维度上居于班级组织社会结构的两极,因而构成了班级社会最基本的两大结构要素。从教师和学生这两大结构要素来透视学校考试对班级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并针对考试对班级造成的消极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此来加强班级建设。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绩的总和。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支系,是一种具有引导性的亚文化。从其结构上看,它是以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精神文化的统一。它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战略文化是战略发展层面的文化,是组织机构文化的子文化之一。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进行市场化探索逐步成为各个部门、行业或机构适应市场经济的重要发展途径,社会考试作为贴近市场需求的非学历证书考试也不例外。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和构建社会考试机构战略文化,抢占社会考试机构文化建设的制高点,对于社会考试机构制订高质量的发展战略,促进社会考试的科学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举术语作为科举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在长期的考试社会实践中逐渐积累而来的。科举术语丰富多样,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反映了传统考试文化、吉祥文化、儒学文化的鲜明特色。了解科举名词术语及其含义的演变,可以加深对科举文化传承与变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人类社会中永恒的职业。社会历史文化、科技、文明传统,很大程度上是靠教育来维系和延续的,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又起着主导作用,从而使教师这种职业具有了巨大的社会职能,教师具有光荣的职责,并发挥了一定的历史作用,它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文明,对社会生活和科学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以及对人才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市民社会"概念发生着伦理嬗变,呈现为三种形态,即文明意义上的、经济意义上的与文化意义上的。从古希腊到近代形成了一脉相承的古典市民社会的文明形态概念;而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是现代意义上的概念,它与古典市民社会概念有着本质的差异,是与政治社会相剥离的经济形态;市民社会并不单纯是一个社会劳动和商品交换的市场经济体系,它还是一个由自愿交往的社团和组织所构成的社会文化生活领域,这种文化形态的市民社会概念代表了当代西方社会新思想的变化,它是由葛兰西、哈贝马斯等思想家突显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考试的直接目的之一在于实现它的选拔功能,而由这种选拔功能反映出来的观念和方法则表现了教育考试机构对社会改革与发展的认识。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为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在完成教育考试机构选拔功能的基础上,怎样为社会提供优质的考试服务,是探讨教育考试机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地位和作用,转变教育考试机构的社会角色和运作观念,在新形势下发展教育考试事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结构的层面上,研究客家廉洁文化对社会廉洁文化建设具有推动意义。社会文化体系的建设包含了三个层次:一是个人的人生价值观;二是社会组织的价值取向;三是社会的价值理想和社会的价值评价。客家廉洁文化是客家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文化特质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客家地区具有广泛而普遍的亲和力,适应于客家社会的社会组织的社会生活。其廉洁思想理念和行为,在廉洁文化建设中对社会个体潜移默化的教化,对社会风气的净化,对组织行为的规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试题不仅是评价师生教学成效的载体,而且是进行社会再生产的合法载体。作为后者,试题不但是社会阶层再生产的合法载体,而且是文化传统再生产的载体,其运作机制是通过区分受教育者的语言能力/语言资本来进行的。从语言社会学视角对试题作为社会再生产合法载体的分析,有助于人们对考试的公平性、合理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养老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而文化养老既呈现出养老的新方式,也展示了老有所养的新内涵。从本质上说,文化养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也象征了人类文明发展所达到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反映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社会的追求,这种追求从古代社会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使它有了社会基础,大同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的萌芽形式,它随着中西文明撞击和西方社会主义思想传入而发展起来,用中国文化理解社会主义,它既是一种美好的社会境界、社会发展规律、人文环境,又表现为社会体制,必须在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制的批判和反思中,才能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形成追求好境界的人文环境,只有从这个视角认识邓小平理论,才能把握它的深刻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杨定中 《学子》2012,(6):17-17
一、文化功能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师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它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传承、借鉴人类社会的文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作为昔日的文明镜的社会公德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了变色镜,其原因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弊病、时代背景局限、社会体制真空、信仰缺失、主体意识薄弱、法制观念淡漠等六个方面找到。也由此可见,中国社会公德的建设,是一个全面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0.
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改变、思想观念的转换在人们心理上的投影,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某种社会文化心理,常常潜移默化地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就日常语言而言,这种社会文化心理也在左右着人们对语言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