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读1999年第3期《语文世界》登载的马奎春先生写的以藤野先生)中的两处语病》(以下简称为《语病川一文,觉得有不同意见需与马先生商榷。马奎春先生之所以把《藤野先生》的两处佳句误作病句,一处是因为他把双宾句子误作兼语句子,另一处是因为他把修辞现象误作语法现象。先看第一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语病》作者认为:“车里的客人”与“大家”语义重复,给人以之感。他提供了修改办法,其中有:a.叫车里的客人小心些。b.叫大家小心些。笔者则以为:“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  相似文献   

2.
近读1999年第3期《语文世界》登载的马奎春同志写的《〈藤野先生〉中的两处语病》(以下简称《语病》),把鲁迅先生散文名篇中的两个佳句误作病句,不禁联想起“有眼应识荆山玉”这句流传久远的俗语。《语病》作者之所以把《藤野先生》的两处佳句误作病句,一处是因为他把双宾句子误作兼语句子,另一处是因为他把修辞现象误作语法现象。先看第一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语病》作者认为:“车里的客人”与“大家”语义重复,给人以口罗嗦之感。他提供了修改办法,其中有:a.叫车里的客…  相似文献   

3.
《孙子·谋攻》“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中的“逃”字,部编高中《语文》第三册注为“退却,避开”。如果孤立地作解释,这样注还是可以的。若是联系上下文来考察的话,它跟下文的“避”字重复,这恐怕不符合《孙子》的原意。我个人认为这个“逃”字可以读为“挑”字。据《说文》,“逃”是“从定,兆声”,“挑”是“从手,兆声”;又查丁声树编录《古今字音对照手册》:“逃”是徒刀切,属豪韵,定母,“挑”是徒了切,属筱韵,定母。同声例可通假,故“逃”可借为“挑”。《说文》:“挑,挠也。”“挠”是什么意思呢?《一切经音义》十四引《字林》  相似文献   

4.
发表在《江苏教育》(中学版)去年第二期上的周锡贤同志的《谈〈雪〉中的“雨”》一文,认为《雪》中的“雨”是“春风化雨”的意思,是革命大好形势的象征。这是作者感情的寄托,也是全文主题之所在。他认为《雪》中的“暖国”指的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粤闽地区”,而“当时的广州是全国革命的中心”,所以《雪》的开头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喛国’形势的赞美、向往之情”。据此,作者认为《雪》“表达了作者为争取革命胜利的前途而坚持战斗的信心和决心”。首先,我认为,这种理解不符合鲁迅先生当时的思想实际。包括《雪》在内的《野草》  相似文献   

5.
为课文“挑刺”是我和学生喜欢的一个教学环节。进入四年级以来,他们成功地为《爬山虎的脚》《生命生命》等课文“挑了刺”,劲头可足了。 学习《鱼游到了纸上》时,围绕看鱼的青年举止特别,我引导学生展开了讨论。一个学生认为“‘你真专心哪!’我忍不住轻声问他。  相似文献   

6.
由《修辞学习》和《营口师专学报》两家杂志联合发起的语法修辞能否结合问题的讨论,在语法学界和修辞学界都是前所未有、意义深远的.它对语法学、修辞学的研究以及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讨论中,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可以结合,以复旦大学的郭绍虞先生为代表.一种认为不能结合,以史锡尧先生为代表.郭绍虞先生在他晚年所著的《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一书中指出:“汉语的语法可说经常与修辞相结合的.结合是正常的,不结合是部分.”并从语法教学和语法研究两个方面阐述了“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为汉语语法一方面非常容易,一方面又非常复杂.汉语语法的复杂性即在于汉语语法经常与修辞相结合,因而“语句组织”“丰富多采”,变化多端.并批评“洋框框”的语法只是“分别词类”“规定语句组织规律”,因而不能解释密切结合着修辞的汉语语法的复杂现象.  相似文献   

7.
《信陵君窃符救赵》注释商榷包头市蒙中张姗姗1、“遍赞宾容”。课本注释为:“(向侯生)周遍地介绍客人”。而我认为,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注释是不合逻辑的,也不符合人物的特定性格;从语法上来讲,此注将主从关系颠倒了,语义应是“向客人一一地介绍侯生。”从内容...  相似文献   

8.
……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此句语义重复。“车里的客人”和“大家”指的都是“乘客”,在此并无强调的必要,给人以重复、罗喷之感。可作如下修改:a叫车里的客人小心些。b.叫大家小心些。C.叫乘客小心些。这样就简明扼要了。.……但花下也缺少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此句修饰、搭配不当。就“花下也缺少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而言,若是压缩一下,其主干为“花下缺少不了速成班”,显然…  相似文献   

9.
《琐忆》一课在评述鲁迅先生的形象时,作者在同一小段文字里连用四个“平易近人”,并没给我们“作者词汇贫乏”或“叙述重复骤啰嗦”之感,这是为什么?现在把那段话引述如下,试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这样几句:“吾妻之美我,私我也;妾之美我,畏我也;客之美我,欲有求于我也。”三个“美我”之中,教材只对第一个提供了解释:“认为我美。”即把“美”看作形容词意动;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中相关的译是:“我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把三个“美我”都解释为“认为我漂亮”。  相似文献   

11.
一、语法与语法学习语法有多方面的含义,但我们平常所说的语法,主要是指语法规律,即客观存在的语言结构规律,同样的造句材料,怎样组合才是正确,怎样组合不正确,这里就体现了语法规律。例如我们可以说“来客人了”,不能说“走客人了”,因为前者的“客人”是不定指的,说话人所不知的任何一个客人,而后者的  相似文献   

12.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中有“风雪夜归人”一句。句中“夜归人”之“人“参考书中解释有二:其一指“借宿的人”(作者),其三指“主人自己”,并说这两种说法都可以说得通。但我认为诗中“夜归人”之“人”指的是“主人自己”,不能指“借宿的人”。其理由是: 一、从诗题可知“借宿人”作者,已经宿在主人家里,他是“客人”,所以此诗命题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因此,“夜归人”中“人”不是“借宿的人”,而是“主人”或“主人家中的人”。  相似文献   

13.
潘允中先生的《汉语语法史概要》(以下简称《概要》)问世近三年了,我最近才得到。毕读以后深有“恨晚”之情,我得告诉我的同行:《概要》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概要》全书分四部分:第一、二章是绪论,简述汉语的形成过程;扼要指出汉语历史语法的特点。这一部分很有必要,先让读者对汉语历史语法有个概括的了解。第二  相似文献   

14.
教学钱钟书先生《读〈伊索寓言〉》时,学生拿文中这样两个句子请教我:一句是“驴子见狼,假装腿上受伤,对狼说:‘脚上有刺,请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时舌头被刺’。”另一句是“老婆子养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老婆子贪心不足,希望她一天下两个蛋,加倍喂她。”学生认为,  相似文献   

15.
一、语法与语法学习 语法有多方面的含义,但我们平常所说的语法,主要是指语法规律,即客观存在的语言结构规律。同样的造句材料,怎样组合才是正确,怎样组合不正确,这里就体现了语法规律。例如我们可以说“来客人了”。不能说“走客人了”,因为前者的“客人”是不定指的,说话人所不知的任何一个客人,而后者的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阅读”部分指出:“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思考和表达思想的”。其语关键之所在,我认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指导学生理清文章作者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透彻。”只有正确地  相似文献   

17.
《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教学难点之一是理解白求恩大夫的语言。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在教学中抓住学生提出的“白求恩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这一疑问,引导讨论,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过程如下:师:刚才××同学提出了白求恩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请大家想一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同学们议论纷纷,教室顿时活跃起来)生:白求恩是我们的客人,因为他是加拿大人,来帮助我们抗日的,所以我认为他是客人生:我和他的意见不一样。我认为他不是我们的客人。因为他不是我们请来的,是自愿来的,所以不算是客人。(正在同学们争论不休时,另…  相似文献   

18.
看过本学报一九八○年第二期上《文言“之”的运用与辨析》(以下简称《之》文)以后,笔者认为有两点值得商榷的地方,愿意提出来,和《之》文作者互相研究,共同探讨。一、及物动词之后的“之”字《之》文认为“之字处于及物动词之后,必是作宾语的代词”(见学报83页上数第3行)。我认为不尽然。“之”字处于及物动词之后的语法现象是比较复杂的,不但可以作宾语,有时还可以做补语,甚至还可以作宾语成分中的定语等等。情况不同,功能不一,需要联系具体上下文,仔细体会其含义,然后方能确定。一般地说,“之”字在及  相似文献   

19.
初中第六册语文《菜园小记》一文中,作者吴伯萧引用了“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几句话。课文的注释为“出自屈原《渔夫》……”很明显,编者认为《渔夫》的作者是屈原。其实这是错误的.认为《渔夫》的作者是屈原,这种说法由来已久,《汉书·艺文志》记载:屈原的作品是二十五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1999年第3期发表了曹家标先生《〈藤野先生〉的中心意思是爱国主义思想吗?》。其文认为:“《藤野先生》一文中,统摄全篇的中心思想应该是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深厚的怀念之情。”此后,《中学语文》2000年第1期又发表了张德勤先生的争鸣之作《〈藤野先生〉的中心应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