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1983年第一次接触《幼儿教育》,1984年开始在刊物上发表文章。算起来,已有29年的交往史,可谓是"老朋友"了。1960年,我刚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在选报专业时,我冒冒失失地在报名表上填写了"学前教育专业"几个字。没想到却闹出了笑话。因为那个时候,大学里的学前专业学生是清一色的"娘子军",从未招收过大老爷们。  相似文献   

2.
高考和命运     
我们高考的时候,大学还没有扩招,那个时候整个社会讲究"真才实学",考大学如果报个中文系什么的都会遭人耻笑——那说明啥?说明你除了死记硬背不会干别的。高中文理分班的时候我妈妈非要我去读理科,理由很简单,文科用花4年的时间吗?结果临到报志愿才发现问  相似文献   

3.
<正>第一次接触"语用"一词是在大学的时候,那个时候选修了"语用学"课程,走上工作岗位,接触语文教学的时候,却又忘了"语用"的含义,其实,语用学的"语用"和语用教学中的"语用"核心词理解是不同的。我想,语用教学指向动态语言的实际"运用",是和学生有关的,不是静态  相似文献   

4.
1990年夏天,也就是我高考过后的那个暑假,一名同学来我家玩耍,问起毕业照的事:"相片上怎么没有找到你?"当时,我撒谎说因事迟到,没能赶上合影。其实,老师和同学们在楼下集体照相的时候,我一个人藏在教室内,透过窗户玻璃偷偷看他们……那时,我已经是个深深自卑的人,因为上学,因为考试,因为我是一个彻底失败的学生。那个暑假我  相似文献   

5.
冰凉     
杨雨佳 《新作文》2013,(Z1):99-105
第一次收到Jo的来信是在我高二的时候。牛皮纸信封,填着我们家的地址,收信人是我。没有寄信人。信纸是纯白色的,黑色的字体很秀气。她什么都没有解释,似乎是要开始讲一个很长的故事。有些秘密仅属于青春。就像是只有我们在年轻的时候才会充满热忱地去爱一个人,肆无忌惮,不顾一切。我们为了那个人付出所有,心血、精力、激情,甚至一生。  相似文献   

6.
第一年教高中数学的时候,我浮躁不安的心就遭遇了“冰山”。高考那年,阴差阳错地,我被一所大学的数学教育专业录取。我明白自己比较喜欢语言,而思维与逻辑的演绎并不是我的专长。于是在大学我抽出时间自学了英语、文学等语言类的科目。师范毕业那年,学校正好缺英语教师,于是数学专业毕业的我便毛遂自荐,斗胆向校领导申请了面试。没想到,最后校领导同意录用了我,并让我教一个班的英语。教了一年英语后,因为涉及以后评定职称等问题,学校决定还是让我改教数学。那个时候,我既没有经验又没有信心,再加上本来底气不足,许多数学专业知识已经淡忘,…  相似文献   

7.
走上写作的道路最初处于功利的想法,为了换工作。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拔牙,从18岁到23岁,我做了5年的牙医。那个时候青春年少,老想着要到外面去看看风景,又确实不喜欢牙医的工作,每天8个小时的工作,看的都是别人的口腔。这是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牙医的人生道路让我感到一片灰暗。  相似文献   

8.
李立群 《课外阅读》2014,(22):21-22
<正>我是一名演员,演了40年的戏。我在台湾出生,初中时,我的学习成绩很不好。那个时候台湾的经济还没有起飞,所以海员的待遇算是不错的。我爸爸就鼓励我,说:"人要有一技之长,你就去念海专吧。"我第一次没考上,第二次也没考上,人生最宝贵的十六七岁,我却在补习班发愣或者逃课。两年过后,我觉得自己不能再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交代了,于是就每天早上起来,到台北图书馆占位子,占到位子之后,从早上9点一直学习到晚上9点关门。这样坚  相似文献   

9.
<正>印象里,我的人生大概有两个极度紧张的时刻。第一次是我高考的时候,因为我不知道我能不能考上大学;第二次是我几年前去清华和北大演讲的时候,北清是我根本不可能考上的两个学校,面对那些成绩优异的学霸,我很忐忑。后来我想通了。我读高中的时候不如别人,排名落后,但是进入社会之后,我很努力地工作,慢慢取得了成绩,走到今天,我可以大声地说一句:"看,我并没有输。"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以为我一辈子只能与一人真爱,那仅仅是因为我没有遇见很想爱的那个他。01认识黎安是2011年的微博上,看见她分享了五月天的一首《突然好想你》,然后互关。那时候忙着高考,聊天的时间不多。谈心的时候,是在2012年,我为了一段维持了三个月的网恋哭得半死不活的时候。她和我说,"你听我讲个故事吧"。  相似文献   

11.
大学招聘会的出现,反映了社会与大学生之间供需关系的变化。笔者是上世纪80年代末进入大学的,听高我几届的师兄讲,就我们这个不算太好的专业,他们毕业时都是五六个用人单位抢一个学生,其中不乏中央部委。那个时候即便有人组织大学招聘会,肯定只会落得个"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一张扬是我的初中校友,在隔壁班学习。一开始,我并没有留意过相貌平凡的他。如果不是学期初的某天,操场上有个女生大声喊:"章洋!"我们不约而同地一齐转身,我根本不会知道那个站在我身旁、和我差不多高的板寸头男生的名字跟我的名字竟然是谐音。后来,他成了我初中三年里最强劲的竞争对手,第一名一直在我们之间轮换。我叫"章洋",一个挺女性化的名字,如果仅看字面,和那个叫"张扬"的男生实在没有任何关联。不过,名字在更多时候是嘴上叫的,这两个读音相同的名字常常让我们陷入尴尬。  相似文献   

13.
没有人生的规划,是人生的失败。没有人生的目标,是人生的可悲。那个时候我刚刚成为南洋理工大学一名一年级的学生,17岁。有一天我看了一本关于创业的书,书上说:"拥有自己独立的生意是创业的第一步,也是成为企业家的开端。"这句话使我醍醐灌顶,顿觉豁然开朗。我决定量力而行,从力所能及的小本生意做起。经过反复观察和调研,我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好项目,就是在南洋理工大学校园里卖饰品。第一,南大有女生一万多人,都爱漂亮,喜欢打扮。第二,南大校园离市区非常远,  相似文献   

14.
正他是班里成绩最差的那个,我是班里成绩最好的那个。那天,我循着旧例拿着钥匙上了天台,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常躺在这里吹风。一个人躺在冰凉的地板上,没有言语。"喂!"我吓了一跳。发现是他,不知道说什么,只好闭上眼睛。一只耳机突然塞到我的耳朵里,响起轻柔的  相似文献   

15.
张珂 《河南教育》2014,(7):16-16
<正>2008年研究生毕业以后,我放弃了进电视台工作的机会,到郑州大学做了一名辅导员。对此,很多朋友不理解,认为我放弃了一个时尚、高薪、令人羡慕的工作而做一个"孩子王"是很不明智的选择。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在我小的时候,每当大人们问我长大了想做什么的时候,每当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着"我要当一名科学家"的时候,我总是坚定地说"我要当一名老师"。尽管当时我只是认为老师就是那个带着我们玩耍,让我们见到就会感到开心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我的  相似文献   

16.
本周,高一⑵班学生F在周记中吐槽——在我准备从后门走出去的时候,那个班主任给我来了句"你们就不能礼貌一点吗?"我当时就呆了,我怎么了我!我从小到大还没有被人说过"没礼貌"三字!托她的福。我第一次知道被人说"没礼貌"是什么感觉!学生F遭遇情况大致是这样的。上周五下午第4节,F作为学生会干部到各班教室检查卫生,而彼时高一⑽班班主任傅老师正在全班学生面前讲演。学生F在周记中说,当时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布擦擦,我是棉拖拖。其实我是一只棉布拖鞋哦!那个时候我一直都在棉制品店里和另一只棉布拖鞋在一块……"[1]维维第一次看见达达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女生可能脑子有点不正常。那个时候达达正蹲在幼儿园里的护栏旁两手紧紧抓住铁管,然后整张肥嘟嘟的脸都贴在铁管上,很陶醉地喊着"放我出去放我出去"。身旁的小朋友都奇怪地看  相似文献   

18.
我的阅读史     
我读书经历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或者说读书的第一重境界,就是见书就读,什么书都读。我在小学、中学和大学时代都是这样,很少有我不读的书,凡是我见到的、感兴趣的,我统统去读它。不加鉴别没有太多选择。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已经读完了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搂梦》,而且全是古文的。我半懂不懂,连蒙带猜地读完了它们,有些地方还配合小人书看。这样看起来就更好懂一些了。此外还有大量的童话就记不得了,像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应该都是那个时候读的。而不删节的《金瓶梅》,是到了大学时代才读完的。中学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冬季的葬礼     
我不止一次暗自庆幸,那个饥饿的冬天降临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其实,我更应该庆幸的是,我的父亲和母亲,他们从那个饥饿的冬天所带来的所有灾难当中,磕磕绊绊地活了下来。如果不是这样,我就不会在几年后的一个春天里出生,这个世界就会非常不幸地缺少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如果不是这样,便是命中注定,在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就已经死去了。那将是一个多么大的损失啊。  相似文献   

20.
小学毕业的时候我搬家了。新村子里的人都姓孟,姑且叫他孟家村吧。在那个陌生的村庄里,整整一年我都没有交到朋友。等到我初二的时候,孟家村的一个女孩子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入初中。差不多轰动全村的样子。然后我就认识了她。老爸最喜欢开玩笑了.从此叫她第一名。我后来就忘记她真正的名字了。只记得她听到第一名会露出害羞又明亮的眼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