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逑传》是明清之际的一部才子佳人小说,反映明清时期的语言特点。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分析与统计《好逑传》是非问与揣测问,全面总结其是非问与揣测问特点。《好逑传》是非问出现48次,分为无语气词标记的是非问与语气词"么"、"否"标记的是非问,语气词"么"标记的是非问比例最高,"可+VP"是非问句式占是非问比例为41.7%,从元代到明代使用语气词的是非问比例增多;《好逑传》揣测问出现29次,用"莫非"、"莫不是"、"想是"、"怕不是"标记,疑问副词"莫非"使用频率最高,有时与语气词"么"、"耶"配合提问。  相似文献   

2.
《好逑传》是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就创作模式而言,它继承了这类小说的基本特点,小说中的主人公仍然是才子和佳人,小说情节也延续了才子佳人小说"相遇—恨别—团圆"的情节模式。但《好逑传》对传统的才子佳人模式又有所突破,作品中的才子和佳人形象更为生动,其特点也有了新的变化。另外,在歌颂美好爱情的同时强调了"理"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体现了作者对这类题材创作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水浒全传》中的选择疑问句分为列项选择问和正反问两类,数量虽不多,但表达方式多样,本对其特点和分布作了细致的描写和分析。最后,联系《水浒全传》成书的语言基础,对书中选择疑问句表现出来的几个明显特征进行了简单的阐释。  相似文献   

4.
从词汇研究的角度分析,《型世言》的语料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型世言》中新词新义新证对《汉语大词典》起到了补证作用;二是这些语词在《型世言》中还有大量同义词且在同期或更早文献中有丰富的语料佐证。  相似文献   

5.
以明末拟话本小说集《型世言》为主要研究语料,以其中的介词“以”为考察对象,进行较为详尽的调查、研究。意在考察《型世言》中介词“以”的使用情况和特点,同时结合其他文献如《诗经》、《论语》、《史记》、《三国演义》等,并采用现代汉语的一些语料,作历时和共时分析。  相似文献   

6.
《型世言》是明代陆人龙创作的一部优秀白话小说集,所记皆为明代人情世事,语言别具特色,较典型地反映出明末的时代特征。《型世言》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对近代汉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就《型世言》中所出现的个别语言现象略加整理、分析,以引起学者诸人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极为重要的拟话本小说集之一。本文通过对已有观点的辩驳、对相关历史材料和原书文本的分析,发现《型世言》的成书时间当在崇祯四年(1631)至崇祯六年(1633)之间。  相似文献   

8.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极为重要的拟话本小说集之一。通过对已有观点的辩驳、对相关历史材料和原书文本的分析,发现《型世言》的成书时间当在崇祯四年(1631)至崇祯六年(1633)年之间。  相似文献   

9.
《型世言》的发现者是朴在渊和陈庆浩。《型世言》是陆人龙和陆云龙弟兄两人合作写成的作品。《型世言》的创作旨归和“三言”“二拍”基本一致,但侧重点不同。《型世言》提供了自元末至明代末年的现实主义历史。  相似文献   

10.
以明末拟话本小说集《型世言》为主要研究语料,以其中的连词"以"的用法为考察对象,作穷尽式的分类统计与分析研究,同时结合上古、中古时期的文献如《国语》、《左传》、《史记》、《水浒传》等,并采用现代汉语的一些语料,作历时和共时分析。  相似文献   

11.
《型世言》是明代陆人龙创作的一部优秀白话小说集,所记皆为明代人情世事,语言别具特色,较典型地反映出明末的时代特征。《型世言》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对近代汉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型世言》中所出现的“被”字名,其特殊的形式构造更量不容忽视的语言现象,本文试就《型世言》中的一些特殊“被”字句加以分析、研究,以引起学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2.
论《型世言》对话本体制的突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言》、《二拍》将话本体制进一步固定,《型世言》与《三言》、《二拍》几为同一时期的拟话本集,但在体制上却没有固守原有的话本体制,而是进行了大胆的突破。这些突破较早地代表了明末尤其是清初以后的拟话本体制发展趋势,在拟话本发展史上具有一 定的意义。本文在指出突破的同时,也分析了造成这些突破的各种原因。  相似文献   

13.
才子佳人小说《玉娇梨》的成书年代,学界一般认为约在明末清初;近来有学者考证,其成书、刊行的时间在顺治十几年,断为清初作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素重孝道,孝子故事颇多。《儒林外史》中有郭孝子寻父一节,时贤多考其本事乃《啬生文集》之胡孝子。近有学者认为《型世言》卷九所记王原事当是其本事。通过对《明史》、《续藏书》、《文安县志》、《国朝献徵录》等著述细细勘别,认为,《文安县志》所载纪常《王孝子传》作为本事才合情合理。  相似文献   

15.
封建末世的一曲挽歌——论《型世言》的创作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型世言》自面世以来就因书中充斥的封建说教思想而为人诟病,同时,也因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独具社会价值与史学价值,备受学者推崇。《型世言》的创作思想受到晚明社会现实的影响,更体现了陆云龙、陆人龙兄弟的思想倾向,作为下层知识分子,陆氏兄弟企图以《型世言》教化人心,挽救世风,但实际上无法改变商品经济冲击下,封建礼教土崩瓦解的颓势,只能是为封建末世所作的一曲挽歌。  相似文献   

16.
关于《葬书》的作者及成书时代问题,历来被学者们视为学界一大难题。时至今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没有完全统一。学者们对《葬书》作者考证的结果比较一致,认为郭璞不是《葬书》的作者,但对于《葬书》成书时代问题考证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主要有晋代成书说、南北朝成书说、唐代成书说和宋代成书说四种观点。通过对上述观点的研究和进一步的考证,认为《葬书》的成书时代应该在北宋后期。  相似文献   

17.
《型世言》自面世以来就因书中充斥的封建说教思想而为人诟病,同时,也因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独具社会价值与史学价值,备受学者推崇。《型世言》的创作思想受到晚明社会现实的影响,更体现了陆云龙、陆人龙兄弟的思想倾向,作为下层知识分子,陆氏兄弟企图以《型世言》教化人心,挽救世风,但实际上无法改变商品经济冲击下,封建礼教土崩瓦解的颓势,只能是为封建末世所作的一曲挽歌。  相似文献   

18.
《型世言》自面世以来就因书中充斥的封建说教思想而为人诟病,同时,也因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独具社会价值与史学价值,备受学者推崇。《型世言》的创作思想受到晚明社会现实的影响,更体现了陆云龙、陆人龙兄弟的思想倾向,作为下层知识分子,陆氏兄弟企图以《型世言》教化人心,挽救世风,但实际上无法改变商品经济冲击下,封建礼教土崩瓦解的颓势,只能是为封建末世所作的一曲挽歌。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以来,学术界关于《左传》成书的讨论,一个最大的成果是否定了刘歆伪造说,而肯定其成书于战国时期,部分学者甚至认为成书于春秋末年。在研究方法上则体现出“走出疑古时代”的倾向,一些出土文献如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等受到学者关注。关于《左传》的作者,学术界提出左丘明、子夏、吴起、鲁国左姓人等不同说法,但多数学者倾向认为是左丘明,同时又指出《左传》的编撰经历了一个过程,左氏后人和孔门后学可能都参与了编撰,这种研究方法明显体现出“释古”的特色。关于《左传》是否传《春秋》,学术界也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一次成书”说、“二次成书”说等不同观点。学术界关于《左传》的讨论往往和《国语》联系在一起,学者围绕《国语》与《左传》是否同为左丘明所作,《国语》成书时间在《左传》之前还是之后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20.
《醒世姻缘传》是研究明末清初语言的重要语料。考察该书的并列连词使用情况即可窥视出明末清初山东方言中并列连词的历史风貌。此期山东方言的并列连词没有明确的分工,仍处于大量涌现的时期,"和"、"合"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