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必考的内容。由于用来做考题的诗词一般是考生不曾读过的,或者是似曾相识却又没有怎么留意的,再加上考场  相似文献   

2.
3.
在近两年高考语文试卷古代诗词鉴赏部分中悄然出现了一种新题型——风格鉴赏。2008年重庆卷,2008年、2009年北京卷,2009年上海春季卷都采用了此种题型。此类试题包容面广、综合性强,是对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这两种能力的迁移考查,因而试题难度较大,得分率不高。现结合近年高考真题,例析破解此类试题的妙招。  相似文献   

4.
5.
6.
我国古代时期,诗词鉴赏就是文人与诗词爱好者欣赏文学的一种方式,随着时代的推进和国家"改革开放"等政策的实施,诗词鉴赏逐渐被现代国家和国民所重视。在知识时代的当下,古诗词鉴赏已经成为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鉴赏是一种理解能力,对于高考语文成绩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它与写作、阅读分析、古文以及病句成语等基础知识紧密相连,且在高考的语文成绩中占有很大的分值,是历年高考必考的热点问题。因为难度较大让我们高中生无从下手,因此,我作为高中生通过自身学习经验对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方法进行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7.
8.
古诗词阅读是近些年来高考必考题之一,属于鉴赏评价能力范围。考试说明从两个方面规定了考试内容:一是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作者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诗词鉴赏实际上就是对诗词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加以赏析。一般来说,先形式后内容,由浅入深。在高考的考查中,语言层面我们需要重点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阅读》2004,(7):118-119
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例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杜牧的清健俊爽、王雏的诗画一体、王昌龄的雄健高昂、高适的悲壮苍凉、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清照的缠绵悱侧、(孟)郊寒(贾)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陆游的悲壮爱国等。  相似文献   

10.
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它要求以高度精练的语言,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在最近几年的高考中,诗歌鉴赏题占有一定的比例,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鉴赏,使其能够在高考中获得较高的分数呢?  相似文献   

11.
古诗词鉴赏方法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宦婧 《现代语文》2005,(7):22-23
中国是诗词的泱泱大国,古今诗词像一条婉蜒绵长的大川,源远流长,亘古未绝.河面时而风光旖旎,时而波起浪涌,倘徉其间,能感受诗境词情的至美.  相似文献   

12.
13.
结合最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广东卷中的古诗词鉴赏题,探讨在这类题型方面的审题和解题思路,以期学生在以后的考试中能够更熟练地掌握古诗词鉴赏的方法,从而在高考中不失分并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14.
苑桂芳 《新疆教育》2012,(15):34-34
古代诗词作为国学的精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古诗词鉴赏题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分值也由原来的8分升至11分,可见,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是很重要的。下面就这一问题做以下几方面的浅谈:  相似文献   

15.
16.
1994年以来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古诗词 鉴赏题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越来越倾 向于考查对普通群体都具有的永恒情志 (如思乡念亲、惜别怀远等)的理解,着重检 测对传统文化底蕴的感悟,强化了对考生 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底蕴的考查。下面对一  相似文献   

17.
本以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古诗词鉴赏和命题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夏朝阳 《考试》2003,(10):8-10
古诗词鉴赏是近几年考查的重点项目。所谓鉴赏是指读者阅读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强烈反应,得到美的享受,从而领略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古诗词鉴赏,对不少学生而言都是难点。现根据古诗词创作规律,探求命题热点,结合高考实例,提出解答的五个切入点,称为“五要”。  相似文献   

20.
面对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许多考生都感到无从下手。其实,诗歌鉴赏题并非深不可测、难以捉摸,只要我们细心阅读、依“法”办“诗”,就一定能够将看似难不可摧的古诗题攻克。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等角度鉴赏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我们不妨从以下两大方面着手研习古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