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会》2019,(6)
2018年,潍坊市科协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围绕"创新引领时代,智慧点亮生活"主题,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系列活动,大力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2.
正扬中市新坝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学校以"为每一位孩子建构科学探究的乐园"为宗旨,发展学生潜能,启迪学生智慧,全方位地为孩子们创造享受科学教育的平台。学校坚持开展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同学们踊跃参加"科普知识竞赛"、"七巧板"、"数棋""四驱车""科技小制作"等各项科技专題竞赛。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镇江市科技示范学校""江苏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在第九届、第十届金钥匙"校园  相似文献   

3.
何云  李邕 《今日科苑》2009,(12):15-15
学生是学校中"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对象。在这个双向互动的大课堂中,作为受众,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缺失,诚然很多。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重要目的。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人成才。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和"生活即教育"的思想,那么在科学活动物质环境创设中如何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呢?应依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幼儿为主体,开放式地创设科学活动物质环境和科学探究活动的空间,合理地选择科学活动的内容及材料,让幼儿去探索和操作。只有用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吸引幼儿,利用周围的物质环境对幼儿产生刺激,并对其进行引导,才能让幼儿在自由的活动中主动动手参与活动,获得经验。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见习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幼师教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在明确了幼儿科学教育基本定位的前提下,通过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过程、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目的明确的观察、记录和反思活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较好地了解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有效地进行幼儿园科学教育见习活动,从而增强科学教育活动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和主动性,为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昆山市石浦中学是"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学校长期重视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全面普及科技特色活动,使科学教育贯穿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课程外教育和育人环境之中,借助科技周等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们在校内外科技辅导教师的指导下,既动手又动脑,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创造了一系列创新作品,累计获得国家、省、市级大奖三百多个,成功申报科学发明专利14项,6名学生当选中国"小院士",其中张海浩同学的"盲人磁性插座"在2011年第26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众》2014,(5):F0003-F0003
<正>江苏省太仓市明德小学由世界著名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的父亲吴仲裔先生于1913年创办,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学校现有48个教学班,1968名学生,121名教职工,是太仓市规模最大的农村省级实验小学。多年来,学校积极传承明德文化,大力弘扬吴健雄"爱国、致善、求是、创新"的科学人文精神,确立了以科技教育为主导,开创科技特色教育的思路。学校依托教育科研,实现"做中学"与常规教育的融合与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实践、研究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
科学活动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培养幼儿爱思考的良好习惯,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但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只重智能教育而不重视心理教育,并不是"完整教育"。由此,老师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特别注重了对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使之成为幼儿积极投入科学活动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提出: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容量加大,表面上看课堂气氛很好,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动手、动脑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是为用而用,而是为教学内容服务,是教学过程与方式的有机成分,只能在必要的时候、采用恰当的形式进行,千万不要滥用,科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应该把握好"时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原则、策略、意义等方面,就如何加强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进行论述,力求培养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从而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科学溯源”是以“追溯前人科学的足迹,寻觅科技创新的启迪”为主题的系列科技教育实践活动。跨入历史长河,沿着先人足迹、前人案例,经历科学探索、创新的整个过程,融会“做中学”、“赏识教育”等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等多方面结合起来,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首次举办"国际科学大师论坛",4位诺贝尔奖得主、1位巴尔扎恩奖得主及1位图灵奖得主出席了活动。论坛吸引了近千名科技工作者、青年学生面对面聆听大师智慧,漫步科学前沿。论坛由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清华  相似文献   

13.
"态度决定一切"原本是一部美国电影的片名,一个美式足球的教练以此为精神,带一支队伍由失败带向胜利.这里将之引用标题,用凸显科擘的态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无论对教师、对学生都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科学的态度应该是诚实的,充分求证的,锲而不舍,允许失败的态度,这样才能在科学教育中营养科学的氛围,科学的教学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科学养蚕体验实践活动"是我校根据<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的"常见的动物"和"动植物一生"等章节内容标准策划设计并广泛开展的.活动全程以国家教育方针和科学传播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促进全体学生科学精神和综合素质水平提高为目标,力求科学传播教育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实际.在"科学养蚕体验实践活动"这个科普平台上,教师通过精彩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带领儿童去探究科学、感受文化、关爱生命、学会合作、学会奉献,从而达到激发儿童讨论科学的兴趣,让学校科学传播教育行为更贴近儿童的生活,有益于儿童人生发展及素质优化,有益于社会、家庭、学校诸多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科学养蚕体验实践活动"的科学、文化、教育多元价值及意义得到普遍认可.在本文中,我们将就该体验活动的设计策略、传播模式、成果及评价等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针对青少年进行科学传播的有效策略与经验.  相似文献   

15.
“科学溯源”是以“追溯前人科学的足迹,寻觅科技创新的启迪”为主题的系列科技教育实践活动。跨入历史长河,沿着先人足迹、前人案例,经历科学探索、创新的整个过程,融会“做中学”、“赏识教育”等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等多方面结合起来,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科学课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由于课堂受到时空的限制,往往不能满足学生探究,很多科学探究活动将延伸到课外进行,但就当前效果看来不容乐观,课外探究往往流于形式,怎样消除这种形式主义,真正将科学探究进行到底,笔者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到制订合理的探究计划,从探究活动的开展到探究成果的展示都作了有益的尝试,让学生也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搞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科技活动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教育少年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做中学"科技活动项目在我校的正常实施,真正让我校的学生在自主、开放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充分享受到了科学生命得以快乐成长的幸福。  相似文献   

19.
苏浩 《科技风》2023,(31):7-8
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是一种以“寓教于乐”为理念的科技创新和科技实践活动,能够让青少年在亲身体验中提高科学素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然而,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和学校科学课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这也为两者整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科学课程和科技馆科普活动两方面的整合路径,在科学课程中进行充分的融合,不仅能提升科普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水平,而且能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吕皓 《科学生活》2007,(6):82-85
"2007年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于5月10日在上海浦东展览馆举行。今年,展会首次以"展览—论坛—公演"为主线,全方位演绎"让科学走进大众,让艺术融入生活"的宗旨,集科学性、艺术性、创意性、国际性、专业性、互动化为一体,让参与者都能体验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给生活带来的无限魅力与遐想,给思维带来的无限灵感与创意,给设计带来的无限生活与活力。展会设置七大展馆,分别是"院士画廊馆"、"科学发现馆"、"科学探索馆"、"创意设计馆"、"科普艺术馆"、"科学与艺术教育在学校展馆"和"国际馆"。展会期间还举行了"中国数码艺术教育论坛"、"多媒体音乐演奏会"和"科学与艺术交响音乐会"等系列活动,从不同角度促进更深层次、更专业的科学与艺术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