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唐诗坛上,有四位并驾齐驱的著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由于他们在唐诗发展中各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初唐四杰”。杨炯,陕西华阴人,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六五○年)。则天长寿二年(公元六九三年)尚在衢州盈川令任上,大约其后不久即卒于官(杨炯卒年的确切时间,限于史料,至今仍无法核实,而“四杰”之中,他是死得最晚的)。关于杨炯的家世,我们从他现存的文章中仅知道:他的曾祖父杨初,北周时官至大将军,入隋,为宗正卿、常州刺史,后入唐,为左光禄大夫(据《常州刺史伯父东平杨公墓志铭》),封常山郡开国  相似文献   

2.
李启讷,陕西华阴县人.道光己酉科拔贡。咸丰六年援例引见咸丰帝,蒙恩赏文举人,五品顶戴。同治十二年,任山西雁平兵备道。李启讷所处的时代,是地主阶级编练地方武装团练兴盛之时,也是清廷通过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利用团练组织镇压人民反抗之时。而他是山东巡抚、追赠总督、太子少保李惠之子,却反对团练。他曾在《忧愤疾书》中开宗明义写道:“团练之设,名为弭乱,实为乱阶。”同治中陕、甘、青回民起义,清廷派左宗棠总兵西讨。他不满左宗棠对回民采取的镇压手段,说此是“不问曲直,不分皂白,以剿办捻、发(军)之故智,剿洗回民”。左宗棠入关,委派李启讷协办华阴团练。他上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从第一篇《原道》到第五篇《辨骚》都是讲"文之枢纽"。刘勰"辨骚"之辨应有三方面的意思:其一刘勰以班固对《骚》的非议是"褒、贬任声,抑扬过实",故"辨"有辨别,辩解的意思。其二"辨"又有"分"的意思,是分《骚》与《风》、《雅》等经典的异同。其三辨即变,也就是《序志》里说的"变乎骚"。  相似文献   

4.
沂水辨     
沂水辨《汉书、地理志》京兆尹南陵县下云:"沂水出蓝田谷,北至灞陵人灞水。灞水亦出蓝田谷,北人渭。"由此可见,沂水是溺水的一条支流,但沂水究竟是现在哪一条河流,诸家所见不一。清赵─清谓沂水即《水经注》中的沪水,亦即泥水,大致指个蓝田以东灞河干流河段;辛...  相似文献   

5.
《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八四年第三期载刘凯鸣先生《敦煌变文校勘辨补》五十条,其中大多确当可取,对研究变文,颇有裨益;但亦有部分条辨,论据不足,难以置信.不揣谫陋,愿阵就教.一、《佛报恩经讲经文》:“云腾渌沼,听龙子以呻吟;鹤过深于,觉神仙而引笑.”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辨     
作为当前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强势话题,近些年来国内关于创新教育的研究可谓百花齐放、渐入佳境。但作为一个新近产生的词条,由于人们对其内涵的准确定义尚未达成完整共识,因而出现了诸多或彼此混同、或辕辙相左的理论和观点。本文基于英格尔斯的《社会学是什么》中提出的对社会学对象的认识和研究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创新教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比较和诠释,从而对创新教育的内涵进行了较为完备的界定。  相似文献   

7.
中药不良反应已成为近期各大媒体报道的热点,本文就中药不良反应的起源、发展及应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喻体辨说     
比喻是最常见的修辞格,也是最复杂的修辞格.也许是由于太复杂,因而一些相当流行的修辞著述对它也常有不全面、不恰切的说明.即以喻体而论,就至少有以下几种现象是值得我们辨说的.  相似文献   

9.
“来”辨     
古汉语“来”字,谢质彬先生《释“来”》以为语气词.读而思之,似有可疑者,于读古书不可不察,因举数事,姑妄言之.其一,谢文谓“‘来’字作语气词用,古书中常见”,此说不实.“来”为实词常见,古今通例.或解作虚词,而谢文悉以“语气词”者,所举例证由来迭相沿引,仅见于《庄子》《孟子》二三书,仅上四五例.至谢文为之补证《国语》、《国策》、《庄子》各一例,亦不过七八例.然检索先秦古书,“来”宇用例甚丰,现就几种主要典籍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四友斋丛说》是当今学者研究明代中后期江南社会的必备参考书,然而该书中存在的讹误至今尚无人注意、指出.讹误主要是:所述事件发生时间错误,转引或脱文和刊刻之误.《书画铭心录》因无单行本存世,因而学者只知有其作,对所载内容不甚了解.尤其是书中所载几位藏家的真实身份,今人至今无人考证.何良俊诗文集,今仅见《何翰林集》二十八卷.然据明清藏书目录所记,何良俊尚有《柘湖集》、《清森阁集》二集.考证得知,《柘湖集》与《何翰林集》为一书二名,《清森阁集》所收诗文虽与《何翰林集》多有重复,但应为何良俊早年另一诗文集.  相似文献   

11.
言与意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涉及到语言哲学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困扰哲学家、语言学家、逻辑学家、心理学家的问题。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就曾兴起过长期的言意之辨。言意之辨的历史渊源,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先秦诸子的名实之争就可以看作是言意之辨的历史源头。孔子云:“必也正名乎卜…··名不正,则言不顺;……”,“名”也就是“语词、概念”,指出了“言顺”的前提是“名正”,首先要求说话人作到“言称物”,如果’‘言不称物”或概念不清则在表达时就会言语不畅达。儒家很讲究“言有物”、“言而当”、“修辞立其诚”。郭绍虞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教育史的角度论述了“主体性教育”的含义、事实和作用于教学实践的主体性教育方式,认为强调以教师“被动”施教而突出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发式”、“非指导性”教学思想和实践等,较好地体现出了“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从而进一步强调和肯定了“主体性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3.
庄子养生思想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在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分析《庄子》有关养生的材料,弄清其本质属性,研究庄子的养生对于古代体育有什么样的意义,从体育史的角度对庄子作出科学评价,是古代体育史研究的课题之一。近年来出现了一些论述庄子养生思想的文章,从体育的角度对庄子作了肯定的评价。如郑振坤同志认为“庄子讲养生、治身有其治国安邦的目的。”“庄子讲体育,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个人健康,全生、保身、养亲、尽  相似文献   

14.
吴宏 《阅读》2006,(7):74-75
学习了5B第4单元后,小问号还是有些不明白的地方,这不,老师还没走出教室,他便拦住了吴老师的去路。  相似文献   

15.
两唐书辨误二则一、《新唐书》卷211《李宝臣传》载诸镇一同进攻田承嗣,李宝臣于中途突然反叛,使军事行动宣告失败。《传》云:“于是天子遣中人马希倩劳宝臣,宝臣归使者百缣,使者恚,抵诸道,宝臣顾左右愧甚。”于是,王武俊劝其反叛,李宝臣同意。此处马希情乃马...  相似文献   

16.
谢灵运对中国山水诗的贡献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对中国佛教的贡献就未必都认可.本文试图从谢灵运的诗文入手,探求他在佛教传播中,佛经注释、佛理建设中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江汉学术》2004,23(4)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讨论职业教育的古今概念内涵,从古代教育体系追溯职业教育发端,通过分析儒家对于君子培养的教育内容提炼出古代教育的核心是“君子”品格的养成,而这个层面涉及职业教育的是“六艺”中的“射”和“御”。古代职业教育与君子的养成又是可以合二为一的,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君子儒”。文章追溯当代职业教育的进程,并对比古今职教概念内涵的差异,明确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人才需求应是具有德行第一、时代情怀以及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恓惶”一词只能训释为“悲伤”、“可怜”,而绝无“恐惧”、“惊慌”之意,《辞源》、《辞海》等辞书析字为训,将该词训释为“悲伤恐惧”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0.
周秉高 《职大学报》2009,(2):18-20,34
曹操的文学成就及其贡献,实际上超过了建安时代的其他文人,是建安文学真正的代表人物.曹植是建安时期一位优秀的极有才气的作家、诗人,但他不能同曹操的地位和作用相比,也不能同其父的作品相比,决非"建安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