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多发的态势,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年人量表、家庭环境量表(FES)对181名法院已判决在押25岁以下犯罪人员的人格特征、家庭环境及其父母教养方式进行调查,并选取全国常模作为对照比较,得出在押青少年罪犯人格特征、家庭环境及其父母教养方式,以此探讨家庭主要因素与其人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研究选取4家国家公务员单位的工作人员为被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BM职业倦怠量表并结合针对个别被试的深度访谈,调查了国家公务员的职业倦怠现状并探讨其与被试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国家公务员的职业倦怠状况中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工龄差异;(2)职业倦怠与内-外倾的人格特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而在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的人格特质和潜在的精神特质的人格特征上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3)情绪管理训练及性格塑造有助于改善国家公务员的职业倦怠状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点,比较学生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研究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86名大学生为被试,分别施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两个量表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高职男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及总均分上高于女生;男、女生除在情绪稳定性(N)存在极其显著差异,E、P、L三个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SCL-90总均分与神经质(N)、精神质(P)之间显著相关;EPQ量表各个因子与SCL-90量表各个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和《家庭环境量表》对某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随机发放,探索家庭环境与小学生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通过调研,结果发现:家庭环境一般特点分析中,小学生的家庭环境在不同性别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环境量表中独立性和控制性在年级上存在差异;人格特质一般特点分析中,内-外倾维度上,女生比男生分数高,五年级的学生有较高的掩饰性和社会成熟性;相关分析中,家庭环境中的文化性、组织性和矛盾性对小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及艾森克人格量表(EPQ)对480名高职生的自我概念和人格进行调查,探讨高职生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其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心理疾病防治提供理论支持。结果发现:①不同性别高职生的自我概念在道德伦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概念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p<0.05);②高职生自我概念的总分、道德自我、自我认同和自我满意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0.05);③自我概念各因子与人格特征存在显著的相关(p<0.05);④不同自我概念水平的人格特征存在显著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有没有独立的“神经质”人格维度?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索西方神经质人格维度所描述的特点在中国人人格结构中的体现形式.1500多名被试完成了QZPS(中国人人格量表)和NEO PI-R(西方大五人格量表)的Neuroticism量表(中版)。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西方的神经质维度包括急躁冲动(CNI)、抑郁自卑(CN2)、社交焦虑(CN3)、愧疚敌意(CN4)和忧心忡忡(CN5)等五个因素.与Neuroticism的六个层面没有对应关系。但分别与中国人人格结构中的外向性、善良、才干和人际关系等维度密切相关。而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中并不存在独立的神经质维度,相关的内容分布在不同的人格维度之中。  相似文献   

7.
以305名普通高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通过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调查研究高中生动漫迷人格特质的特点。结果显示,动漫迷高中生在其人格特质的神经质维度、内外向维度上与非动漫迷高中生相比较存在差异,在动漫迷高中生中,男女生之间在神经质与内外向维度上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湖北省黄石市294名农村留守儿童为对象,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人际信任量表(ITS)和UCLA孤独量表进行测试,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环境、人际信任和孤独感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信任程度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与家庭环境呈正相关;家庭环境可以直接影响孤独感,也可以通过人际信任影响孤独感水平。由此得出结论,人际信任在家庭环境和孤独感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贵阳市乌当中学及贵州大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07名被试。采用艾森克人格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以及网络人格量表(WEPQ-RSC)进行问卷调查,之后随机抽取被试进行访谈。考察青少年虚拟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关系。结果表明:青少年现实人格和虚拟人格在艾森克人格类型上的四个维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虚拟人格的精神质维度在年龄上具有差异性;个案访谈发现内外向维度差异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为内蒙古高校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对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300名在校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作相关分析.结果:样本高校大学生SCL -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达显著水平;SCL -90总分与人格维度当中的内外向、掩饰程度均呈负相关,与神经质呈正相关,其中与神经质维度关系最为密切(r=0.587);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新疆高校大学生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发现:家庭资本对大学生性格特质、职业规划设计、就业意愿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其中: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性格特质有显著的相关性;家庭经济资本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有相关性;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意愿有显著的相关性。针对调查结果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家庭环境对医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应对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人格特质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运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16PF、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55名医科大学新生进行研究。结果:1.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的学生家庭环境有显著差异;2.家庭的组织性、知识性、道德性、亲密度和独立性好,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的人格因素得分较高;3.亲密度、知识性、成功性和娱乐性好的家庭,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较多;4.组织性、控制性和道德性差的家庭,学生消极应对方式较明显。结论:说明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人格特质、应对方式有重要影响,我们应注意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13.
创造性人格对创造力起到构成、引导、调控的作用.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对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家庭环境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创造力发展,所以需要从父母兴趣及期望、父母教养方式等方面着手,实施儿童创造性人格培养,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动机,增强儿童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4.
和谐家庭是培育丰富人性的肥沃土壤和儿童健全人格塑造的关键场所。"留守儿童"的人格障碍正是源于家庭环境的不和谐及家庭职责的缺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消除城乡隔离,重视家庭教育,强化家庭美德来构建农村和谐家庭,从而塑造儿童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5.
和谐家庭是培育丰富人性的肥沃土壤和儿童健全人格塑造的关键场所。“留守儿童”的人格障碍正是源于家庭环境的不和谐及家庭职责的缺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消除城乡隔离,重视家庭教育。强化家庭美德来构建农村和谐家庭,从而塑造儿童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6.
个体工作压力源中的角色冲突与其人格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遵循个体差异性原则,在我国组织与工作环境中,探讨个体工作压力源中的角色冲突与其人格特点之间的关系。158名组织员工完成了工作压力源问卷中角色冲突分量表和中国人人格量表。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工作压力源中的角色冲突与其人格特点显著相关,不同水平的个体人格特点对其工作压力源中的角色冲突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提示,具有不同人格特点的个体对于相同环境中潜在的角色冲突的经历及其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幼儿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重要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对幼儿智力的成长、身体的发育、道德品质的发展、个性特征的形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应掌握科学的教育原则,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人格特质遗传与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1294名三种类型被试(其中大学生438名,大学生父亲430名,大学生母亲426名)的人格特质的遗传度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单独让大学生对家庭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种人格特质的遗传度范围在0.186~0.405以内。达到显著性相关的人格特质为: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怀疑性和独立性。父母对子的人格特质遗传大于女。受家庭环境影响的人格特质为: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和怀疑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家庭环境因素、幼儿人格的发展理论及家庭环境对幼儿人格发展的影响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分析和探讨了现存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未来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