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融立 《家长》2013,(Z1):46-47
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不同,幸福的感觉也就不一样。在家长眼里,现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家里的一切都以孩子为中心,孩子非常幸福。回想自己的童年,吃穿玩都无法与现在的孩子相比,还得帮父母下地干活儿,相比之下,现在的孩子简直到了天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咨询中,我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案例:孩子不快乐,幸福感非常低,甚至有的  相似文献   

2.
于跃红 《人民教育》2012,(21):31-32
我相信,凡是自愿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的人,一定希望做一名孩子们喜欢的老师。那是一种油然而生的幸福感、满足感。工作9年,时间不算长,但是我经常会有一些发现和思考。比如:现在的孩子与以前的孩子相比,身体上和精神上更加"不自由":节假日上不完的辅导班,还有日益加重的学业压力;现在的孩子对有些方面的知识非常精通(如打游戏),但某些方面知识几  相似文献   

3.
正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并尽己所能为孩子谋求"幸福"。有的家长认为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就是给了孩子幸福;有的家长以为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为其投资未来就是在给了孩子幸福;有的家长则以为留下万贯家财是给了孩子最大的幸福。但每每问起当今的父母:"你的孩子幸福吗?"父母又似乎很矛盾地说:"现在的孩子们吃的穿的玩的,都是我们小时候没见过的,但他们的童年似乎缺少了心理上的幸福感。"谁偷走了孩子的幸福?抛开各种社会因素,笔者认为,父母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孩子缺少幸福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杜叶华 《班主任》2007,(8):47-48
童年生活是否幸福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本文作者非常无奈地发现,现在的孩子,缺少应有的幸福感。只是,面对孩子这一句"老师,你们的童年才真的幸福",我们该如何作答?究竟什么样的童年才是真的幸福?在现实面前,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欢迎广大读者来稿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幸福感"这个词使用频度骤然提高。在学校、家庭首先被提及的总是孩子的幸福感。于是,有的教育评估专家又创建了一个新的指标——"幸福感指数"。如今,孩子的幸福感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那么,教师的幸福感是否也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呢?教师也是有血有肉、有情  相似文献   

6.
幸福感是天生的吗?心理学教授段鑫星告诉我们。并非如此,想让孩子拥有感受幸福的能力,需要家长从小培养。只有家长在孩子心里种下“幸福感”的种子,孩子才能收获幸福的能力。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幸福感”呢?著名儿童作家郑渊洁用实际的教子故事告诉了我们他的答案——  相似文献   

7.
《小读者》2012,(3):1
幸福感是天生的吗?心理学教授段鑫星告诉我们,并非如此。想让孩子拥有感受幸福的能力,需要家长从小培养。只有家长在孩子心里种下"幸福感"的种子,孩子才能收获幸福的能力。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幸福感"呢?著名儿童作家郑渊洁用实际的教子故事告诉了我们他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正祖父母来到小家庭帮忙带孩子,难免会有各种矛盾,如果能像文中的这位妈妈一样主动发现老人的好,时刻感恩在心,家人之间的摩擦就会少一些,幸福感则会多很多。我的妈妈,也就是两个孩子的姥姥,是位非常开朗、开明,乐意为儿辈、孙辈出力的好姥姥。从第一次主动请缨来带孩子到现在,她一直任劳任怨,总说这是一段虽然累但特别快乐的时光。孩子们自然跟姥姥很亲,  相似文献   

9.
幸福感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状态的积极体验。培养孩子拥有幸福感,有助于孩子摆脱紧张、焦虑、苦恼、愤怒、赌气等消极情绪,从而获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有了孩子后的人生幸福感来自成功的事业、甜美的感情和可爱的孩子,处理好这三者关系,是家庭幸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晏红 《家庭教育》2008,(4):26-27
幸福感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状态的积极体验。培养孩子拥有幸福感,有助于孩子摆脱紧张、焦虑、苦恼、愤怒、赌气等消极情绪,从而获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晏红 《家庭教育》2004,(3A):34-35
有了孩子后的人生幸福感来自成功的事业、甜美的感情和可爱的孩子,处理好这三关系,是家庭幸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回馈     
《父母必读》2011,(6):14-14
让孩子获得幸福感是最重要的作为《父母必读》的一名读者,它已经陪伴我从怀孕一直到今天。现在我女儿快5岁了,虽然杂志上的内容似乎与我们相关的越来越少了,但是我依然喜欢读。因为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4.
2011年3月14日,汉网上公布了一张名为想得美的课程表,它出自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小男生之手。除了电脑课、体育课、机器人制作等常规课程外,他每天都安排了与玩有关的课程,比如周一是玩游戏,周二是痛快地玩,周三是继续玩……此课程表一经曝光立刻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社会各界的声音都围绕着中小学生幸福感这个本质问题。当然,玩不是孩子的全部,可孩子的心声却给出了一个疑问:现在的孩子想玩一会儿真的有这么难吗?答案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幸福感”这个词使用频度骤率提高。在学校、家庭首先被提及的总是孩子的幸福感。于是,有的教育评估专家又创建了一个新的指标——“幸福感指数”。  相似文献   

16.
姜蓉 《文教资料》2013,(36):141-142
班主任的幸福感是近来各种班主任培训会上常讨论的问题,做一个班主任究竟有没有幸福感?我们常常认为,班主任受到学生、家长的尊重,能够最近距离地接触孩子,应当是教师群体中最拥有幸福感的群体.但部分班主任有屡屡不绝的怨言:任务太重、压力太大、待遇太低……似乎与“幸福”无缘.究竟如何看待班主任这份工作?班主任如何寻找幸福感?作者就这一问题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17.
刘琴 《地理教育》2014,(3):49-49
正一、师生幸福感现状分析1.学生的幸福感学期初,基于初中生学习幸福感的探究式教学研究课题组对初一年级411位学生进行"亲子关系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孩子最喜欢听到父母表扬和鼓励(占被调查人数的65%),孩子最不愿意接受父母责备(占被调查人数的36.7%)和要求(占被调查人数的34.8%),孩子更希望父母的陪伴以及给予独立空间。调查结果说明,父母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对于亲子关系处理不够恰当,特别是父亲对孩子责备较多,母亲对孩子要求较高,导致有些孩子家庭幸福感较低。有时,地理课堂是这样的:淘气的男生、趴着的女生、悄悄的作业、混乱的课堂、枯燥的知识……一切都让课堂显得生硬,让师生都想从课堂悄悄溜走。当课堂成为师生双方的  相似文献   

18.
本期专家     
《父母必读》2011,(9):15-15
徐小平(新东方创始人之一)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和趣味为转移,而要以孩子的爱好和理想为养育目标。孩子的幸福感是孩子的,我们无权进行心灵强拆。我认为能够自然成长,有自己心灵寄托的孩子一定是幸福的、自由的,他的人生也会是成功的!李国庆(当当网总裁)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设想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是北京版历史教材在新课改后增加的篇目,本课的设计思路源于一次课堂讨论。当我讲“改革开放”一节时说到“生活在新时期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幸福多了”时,没想到却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反对。我随即开展了一个小调查,调查结果为全年级90%以上的孩子认为无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不如前辈幸福,剩下的10%也不是完全觉得自己幸福。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人的确对幸福有不同的诠释,但现在的孩子们在物质生活方面都没有幸福感,则意味着他们不会珍惜现在的生活,更何况去让他们体会精神上的幸福了。  相似文献   

20.
彭彧华 《父母必读》2011,(5):113-113
小孩子可以说话不算话吗?这份诚信有多大的意义?怎样培养孩子信守承诺? 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这种良好的品质可以帮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离成功更近,而在诚实守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也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