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新初中《语文》三册第五单元《三峡》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对句中“裳”字的读音和词义 ,教材没有单独加以注释。对“猿鸣三声泪沾裳”一句的解释是 :“(人们听到猿猴 )的几声哀鸣 ,泪水就要沾湿了衣裳。”据此我们  相似文献   

2.
前面我们更多的是关注文章说了哪些美点,而作者是怎么把文章写漂亮的,我们并没有去注意。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三峡》在写法上有什么妙处。请同学们用:“《三峡》真妙,妙在,你看:”的句式说说。(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因为我们一直比较关注文章说了什么——言语内容,而较少关注文章是怎么说的——言语形式。此环节,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一般可以从哪些角度去赏析文章的妙处,然后将下述一部分“妙点”制成课件作例子,再让学生寻找文章的妙点和相应的内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结果可能有:①《三峡》真妙,妙在结构精巧,你看:全文按总分安…  相似文献   

3.
教材: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三峡之秋》一文,谁能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写三峡之秋的景色的呢?(学生回答)那三峡之秋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生答)  相似文献   

4.
片断一 新课导入 [课前播放《三峡的孩子爱三峡》的歌曲,并配三峡风光画面] 师:听了这悦耳动听的歌声,欣赏了这美丽的画面,你们想说点什么? 生_1:我觉得我们的三峡很美。 生_2:我爱三峡,为我的家乡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5.
一、考试内容范围和复习重点 本课程这学期考试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课本第一册、第二册为依据,命题范围以“大纲”已明确规定的讲读课文和读写知识短文篇目为限,除作文有些特殊之外,一般不超出此范围。 讲读课文的基本篇目是:(一)记叙文:《笑》(冰心)、《长江三峡》、《梅园新村之行》、《天山景物记》、《汉堡港的变奏》、《荷塘月色》、《记念刘和珍君》、《包身工》、《廉颇蔺相如列传》、《赤壁之战》。(二)议论文:《婴宁的笑》、《改造我们的学习》、《义理、考据和辞章》、《师说》、《六国论》(后两篇为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测的文段集中在上述基本篇目中。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3.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教学板块】朗读—品析—欣赏—背诵【教学过程】序曲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三峡》(展示课题)。先看三峡简介(多媒体播放三峡风光辑录片,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是啊,美丽的三峡吸引了多少人为之摧眉折腰啊!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曾来过此地,用自己的亲见亲历撩开了三峡的神秘面纱,让世人真正认识了这一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这节课让我们随着他的描绘一起来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本篇…  相似文献   

7.
[实录展播]师:同学们,长江三峡自古以来就有“山水画廊”的美称,它的风光究竟有多美呢?下面我们先来欣赏几幅三峡风光图片去感受一下吧:(配乐投影风光图片)师:同学们,三峡风光令人陶醉大家是否也想去游览一下长江三峡呢?生:想!师:那么,走,到三峡去!今天就让我们追随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足迹,去做一次超越时空的三峡之旅吧!(屏幕显示课题及作者)师:这次旅行,我们的旅行背包里不带饼干、矿泉水,老师提议里面装以下东西:(投影展示学习目标)生:(齐读)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3.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8.
《三峡》入选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其他三篇文章分别是《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山川美景”。可见,编者将《三峡》纳入富有文学性的“山水文”范畴。  相似文献   

9.
设计语文课导语;一般有以下十一种方法: 一、直观导入法。在讲授《三峡》时,一位老师在挂出绘有三峡地图,贴有三峡彩色照片的小黑板后,指着地图说:“三峡是我们祖国万里长江中游的一段,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县的南津关,全长二百零三公里;‘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又指着三峡的照片:“大家看这一幅由高空拍摄的三峡照片,两山相夹,一流穿过,可真是山高峡窄,水深流急,好一派‘万山磅礴一水通,惊涛轰鸣气势雄’的壮丽景象,好一幅优美雄奇的山水画卷。读一读《三峡》,可领略三峡壮丽的自然风光,得到‘江山如此多娇’的美的享  相似文献   

10.
《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撰《水经注》四十卷,不仅介绍了一千二百五十余条河流,描绘了祖国壮丽山川,而且记载了许多神话传说和各地风土人情,所以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三峡》选自《水经注》卷三四,作者以峻诘、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三峡奇险壮丽的风光。《三峡》虽只有一百五十多字,却写出了“七百里中”的万千气象。且读来舒展、自然、毫无斧凿之感,显示了高超的  相似文献   

11.
林莉 《学语文》2004,(2):10-1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郦道元的《三峡》。[出示文题及作者]师:课前大家查阅了“三峡”的相关资料,请同学作一些介绍。生: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到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除此之外还有大宁河的“小三峡”和马渡河的“小小三峡”。生:长江三峡不仅有已经建成的葛洲坝,还有正在兴建的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工程,它们也为长江三峡增添了新的景色。师:刚才通过大家的介绍,让我们感受到,三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第二册(必修)《教学参考书》(人教社1998年6月版,55—56页)补充了《水经注·三峡》一文,这无疑对我们学习《过万重山漫想》一文大有帮助。但教参把“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注为“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景物的影子”。笔者认为,这样解释不当,阐述如下:急流、旋涡呈动态,它不可能看清倒影;绿潭呈静态,也不  相似文献   

13.
“属”是古汉语中常用的实词《说文》:“属,连也 从尾,蜀声。”《击传》:“属,相连续。若尾之在体,故从尾是也。引申为会合之义”“属”的本义是“连接”,其读音及主要义项有:一、zhǔ1.连接例如:①属引凄异。(《三峡》)——(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  相似文献   

14.
《三峡之秋》是方纪的一篇写景散文。文章以其流畅、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中秋之日三峡从早到晚景色的变化,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长江三峡的深爱之情。《三峡之秋》被选作人教版第九册第四组教材的一篇略读课文,旨在让学生通过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培养审美情趣;通过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写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因此,本文的教学可作如下设计:一、展播导入,感受三峡风光播放课前准备的三峡风光录像(或多媒体课件、图片),让学生通过观看录像,整体感受三峡的风光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学习课文、感受三峡美景的情境之中。(…  相似文献   

15.
<正> 一、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5分) 瞿塘峡口为三峡最险处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古时歌谣说滟 澦 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 澦 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 澦 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 澦 大如象瞿塘不可上 (《长江三峡》) 答:瞿塘峡口为三峡最险处。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古时歌谣说:“滟澦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澦大如猴,翟塘不可游;滟澦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澦大如象,瞿塘不可上。”  相似文献   

16.
一些语文课本和许多古文选本,都收录了一篇标题为《三峡》的名文。全文共计135字,描写了长江三峡(主要是巫峡)山陡水急的  相似文献   

17.
《三峡》是我国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水经·江水》所作注释中关于三峡的一段,但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它以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描绘了三峡的山水和四季的景物之美,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挚爱之情。  相似文献   

18.
S版新教材最吸引我的地方是:按照所写的事物编成一组文章,根据思想内容,表现手法的不同进行比较学习。这种组合式的文章不仅使整本书的条理清晰,而对我们的语文学习也大有好处。首先,这种组合式的文章,能对相近的描写对象,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使文章各具鲜明的特点。就拿第二单元的《筏子》和《三峡船夫曲》来说吧,同样是写征服惊涛骇浪的船夫艄公,《筏子》多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黄河艄公的镇定、沉着。而《三峡船夫曲》则多用衬托,通过写三峡水流狂暴不羁、气势磅礴、惊心动魄的景观,间接映衬出三峡船夫勇敢无畏、沉着、镇定的鲜明形象。  相似文献   

19.
一、声画结合,导入新课大屏幕以长江画面做衬底,展示《早发白帝城》,配古典乐曲。同学们,大家一定还记得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吧。我们一起来朗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乘舟飘渡三峡的感受。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描绘的三峡图景。(板书课题)犤通过优美的画面和悠扬的音乐,教师与学生一起营造了一种高雅悠远的情境;在齐声背诵古诗中,很自然的就使学生进入了课文的学习。犦二、检查预习学生交流查找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犤学生能自己完成的,教师就放手…  相似文献   

20.
方纪的《三峡之秋》(节选同题散文的一部分内容,见中师语文第一册)及刘白羽的《长江三峡》(节选《长江三日》中“十一月十八日”的第一节,见中师语文第二册),都系赞美祖国山川形胜的佳作,而同写三峡,各呈异彩,显示了作品的个性特色。奇险雄丽的长江,曾引起历代多少骚人墨客的歌咏,若不选取新的角度去处理这个题材,那是很难令人爱读的。写散文,方纪堪称巧匠,刘白羽可谓高手,他们皆以三峡为题,描绘长江的千姿百态,抒发热爱祖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