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了解运-10的发展过程看中国大飞机的发展前景 中国大飞机在2007年3月终于作为国家重大技术发展项目确立了下来,大型民机的发展也开始随着中国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走上了快车道。大型飞机是展现一个国家航空技术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能够自行研制和生产大型飞机的国家就可以被称为航空技术强国。中国航空工业从建立伊始就通过引进苏联的航空技术来发展自己的航空产品,  相似文献   

2.
提起运-8飞机,大家都很熟悉,它是我国在前苏联安-12军用战术运辅机的基础上自行研制的、目前我国最大的四发涡轮螺旋桨、中程中型多用途运输机。该机可用于空运、空投、空降、救生及海上作业等多种用途。至今,运-8系列飞机已发展到20种机型,结束了我国不能自行研制大中型飞机的历史,不仅装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部队.满足了国内邮政航空,民航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杭迅 《航空档案》2006,(1):92-94
1982年4月16日,在北京三座门会议厅里,国务院副总理耿飚、张爱萍接见了刚刚胜利完成国产运7飞机单发起降试飞的全体人员。两位领导同志即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当他们讲到:“自己的儿子,哪怕是‘癞痢头’也是好的”,“运7飞机已经不是‘癞痢头’,而是一个比较美貌,比较英俊的少年了”,“希望看到更多的自己的飞机在祖国的上空飞翔”时,大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4.
A300是欧洲空中客车工业公司的“头胎子”,是和我国运10飞机在大致相同的年代问世的。它的诞生经历了曲折和痛苦的历程首先要解决“把欧洲几个国家分散的航空工业联合起来”的问题;接着要在几个国家组织研制和生产,拿出合格的飞机来;最后还要打破美国飞机制造业近半个世纪对大型客机市场的垄断,赢得用户对空中客车飞机的信任。  相似文献   

5.
老毕 《航空档案》2009,(6):58-69
运-12飞机是国内研制的比较成功的小型涡桨多用途支线运输机,是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在活塞式的运-11飞机基础上研制发展出来的,是目前国内最主要的小型涡桨多用途飞机。七十年代以后,作为当时国内通用航空的主力机型,运-5飞机在飞行训练、跳伞训练、空中救护、空中摄影,旅游观光、地质勘探、森林灭火、农林植保、喷药播种等作业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服务于众多的行业,成为国内生产批量最大、投产时间最长的一种运输机。但运-5飞机在农林作业的实际使用中的某些情况下显得机体和起飞重量过大,  相似文献   

6.
赵国强 《航空档案》2005,(10):31-34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1965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不久,毛主席、周总理就向上海市领导提出过:上海能不能造飞机,用于民航?当时韩哲一等就请一些同志研究过,认为可以搞;还请江西南昌飞机厂的冯安国同志帮助搞过规划。后来“文化大革命”冲乱了,还受了批判。  相似文献   

7.
1970年7月中旬毛主席视察上海,当上海市负责人向毛主席汇报上海在搞火箭等上天的项目时,毛主席说,上海工业基础这么好,可以搞飞机嘛。  相似文献   

8.
《航空档案》2007,(12):12-19
2006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作出决议,要发展研制我国自己的干线飞机。这使得我国在运-10飞机项目被搁置下来后,经过20多个春夏秋冬后我国再一次走上自行研制大飞机的道路。在这20多年中,有很多人在为我国的民用航空工业奔走呼号,呼吁我国要尽快拿出自己的民航飞机,不能再让我国的天空被外国民航飞机所垄断。在这些人中,原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胡溪涛老先生就是其中之一。近日,《航空档案》编辑部请来胡老和《航空档案》杂志《我国发展大飞机》一文的作者潘文林先生,一同探讨我国的“大飞机”的相关话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航空百年之际,我再一次到中国航空博物馆,在运-5飞机前久久伫立,深深的怀念新中国航空工业的缔造者—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是周总理精心筹划、直接领导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创建工作,从一开始就为航空工业指明了发展道路,制定了建设方针。是周总理关心和支持我国的航空事业,为中国  相似文献   

10.
《青年记者》2009,(23):F0004-F0004
11月25日,“大众报业集团十一运宣传报道工作表彰大会”隆重举行,十一运官方网站、会刊报道组,第十一届全运会会刊编辑组,齐鲁晚报体育新闻中心3个先进集体。卞文超等25位先进个人,10个创新和优质工作项目及30件优秀作品受到表彰。  相似文献   

11.
从“运10”到MD-82,从MD-90再到现在的ARJ-21,上海飞机制造厂注定要和中国民用飞机制造业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上飞厂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民用飞机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2.
杭迅 《航空档案》2005,(9):85-88
2002年10月25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报告厅里,正在举办该校建校50周年学术讲座,一位来自上海、满头白发的教授做了“世界与中国航空百年及运10在航空史中的地位”的学术报告。他概括了百年航空的两个里程碑和两个发展目标分析了现代社会对大型飞机的需求;论证了大型飞机的技术;提出了构筑我国大型飞机平台的大胆设想。他的发言,高屋建瓴,言简意骇,观点鲜明,发人深省。到会的听众出乎意料的踊跃,报告后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3.
《航空档案》2007,(3):38-53
“阵风”战斗机是法国目前最先进的多用途战斗机,在未来25年的时间里,它将成为法国海、空军最主要的作战飞机,也可能成为法国真正独立研制的最后一种先进战斗机。1982年,著名的法国达索飞机公司来承担了“阵风”的研制任务,而此时距法国的首种第三代战斗机——“幻影”2000开始研制的时间(1975年)只不过短短7年。  相似文献   

14.
运-7飞机作为投入国内航线运营的第一种国产民用支线客机,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研制道路,运-7飞机的成长和发展也反映了中国航空工业艰难的发展之路.当初用以测绘仿制的原准样机是苏制安-24型的第23批飞机,在运-7飞机试制成功首飞上天之际,苏联向中国出售的安-24已经是其第75批的飞机了.运-7相比安-24相当于缺失了这些批次间的改进,可以说一仿制出来不但落后于同期世界先进支线客机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杭迅 《航空档案》2005,(11):90-92
在举世瞩目的建国50周年大庆盛大阅兵中,由132架各类战机组成的10个空中梯队横空出世,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十分引人注目的是,人们看到一架大型空中加油机拖着两根加油管与两架受油机编队飞行的场面。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加油机、受油机首次公开亮相。这两架受油机是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歼8B飞机改进而成的。1986年,两院院士、沈阳飞机设计所总设计师、歼8Ⅱ总设计师顾诵芬奉调进京工作,李明接任飞机总设计师一职。李明在发展我国歼击机系列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歼8B受油机的研制上,也有他的一份辛劳。  相似文献   

16.
一个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前48小时最为关键。“第一时间”成为重庆市政府处置出租车罢运的工作准则。而在事发当天上午,新华网以“罢运”的字眼率先披露此事。而以往类似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的通常作法是对新闻单位实行“封口”  相似文献   

17.
老毕 《航空档案》2009,(5):54-65
新舟60型 为了更好地宣传运-7-200A型飞机,尽快将其投入市场,1998年11月,运-7—200A型飞机参加了在珠海举办的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会上进行了公开展示和飞行表演,受到国内外航空界的广泛关注。随后飞机又到全国各地的12家航空公司进行了巡回展示、飞行表演和乘坐体验,征求国内各航空公司对运7—200A型飞机的意见。1999年9月,一架运-7—200A型飞机开始在长安航空公司投入试用。通过飞行展示表演和试用,国内各航空公司都认为飞机的飞行性能和机载设备都比较先进,  相似文献   

18.
《航空档案》2005,(6):20
在上海飞机制造厂大场机场的一角,停放着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型客机运10,任岁月流逝,风吹雨淋……  相似文献   

19.
经过艰难的决策后,大飞机真正起飞还需过体制、技术和市场几道关口吴敬琏一再强调:“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快慢,不是决定于政府给了多少钱、研制了多少技术,  相似文献   

20.
《航空档案》2009,(3):97-98
在112厂试制的“东风-113”飞机,由于哈军工来的同志不能如期拿出成套设计图纸,试制进展缓慢。而国防科委要求加快研制进度,争取向建党四十周年献礼。1959年10月22日,试制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会议,决定集中力量保证“东风一113”飞机的试制,停止“东风-107”的研制,将原“东风-107”飞机的设计力量全部转入“东风-113”飞机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