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海里今天要办幼儿园了,当然得有许多小鱼去做小朋友呀 于是幼儿园的鱼阿姨们去找鱼妈妈们了,好让它们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里来。 这一天。一个鱼阿姨来到了名叫翻车鱼的家,它对翻车鱼的妈妈说:“把你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来吧,我们会教你的孩子唱歌跳舞的。”  相似文献   

2.
一次,儿子伟伟问我:“妈妈,人为什么结婚?”我认为4岁的孩子还没必要了解这些,便敷衍道:“你还小,跟你说了也不懂。”但没想到伟伟却来了劲,非要我说出个所以然。我想了想,便胡乱应付了两句:“因为两个人有了爱情,所以就结婚了。”伟伟听后点点脑袋,嘴里不停地念叨:“哦,原来有了爱情就可以结婚,我明白了,我明白了。”第二天,伟伟从幼儿园里回来,突然向我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妈妈,我要和江妹妹(伟伟幼儿园里的一个女同学)结婚了!”我听后吓了一大跳,儿子才多大啊,怎么就开始盘算这些了,便呵斥道:“你从哪学来这些乱七八糟的思想,小小…  相似文献   

3.
每年九月初都是幼儿集中入托(园)的时段。人们经常发现类似这样的现象:清晨,妈妈(或爸爸)拉着或抱着孩子上幼儿园。幼儿很不情愿,不住地喊:“妈妈,我不去幼儿园……”此时,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有些家长会说“我们不去幼儿园……”,可家长迈向幼儿园的步伐却丝毫未减慢。孩子生病需要打针,他(她)不停地哭闹着:“我不要打针!打针很痛……”一些父母会安慰说:“不怕,我们不打针。打针一点都不痛……”当孩子被父母带到护士面前,当他感到针刺到的疼痛时,他就会发现父母刚才在骗自己。  相似文献   

4.
日本幼儿园不教课 日本幼儿园就是玩儿,根本不上课。日本幼儿园面积再小,也要开出一片菜园,老师带着孩子种菜。日本绝大多数父母自己在阳台上种菜,他们不觉得孩子种菜脏,每当孩子把收获的菜送给父母时,父母会特别高兴。  相似文献   

5.
在幼儿园里,妈妈教师经常这样抱怨:好脾气都体现在幼儿园里,回家对自己的孩子没有耐心,没有激情。有些教师甚至说自己的孩子是在骂声中长大的。这听起来有点凄凉,但那是事实。我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幼儿园教师敬业,工作非常投入,回到家里已精疲力尽,往往容易冷落自己的孩子。二是幼儿园教师追求完美,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很高。三是经常将自己的孩子与幼儿园里能干的孩子作比较,从而产生失落感,并把不甘和急躁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女儿在幼儿园时,我也曾因她不够优秀而失落过、郁闷过,也曾因她的“过失”而打骂过。女儿因此对我不…  相似文献   

6.
一些上幼儿园的孩子,回家后,往往要向父母讲讲自己在幼儿园里的事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学舌。从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看,儿童语言的发展,经过理解语言的阶段以后,就进  相似文献   

7.
孙老师说     
小强是个10岁的孩子,他的父母和许多父母一样,有着“望子成龙”的愿望。他们严格管教自己的儿子,希望他懂事、听话,长大了有出息。他们知道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愿意听听专家的看法。 小强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就告诉他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否则,老师不喜欢,妈妈也要骂。小强尽管有时也淘气,但总得来说,是个比较乖巧的孩子。幼儿园毕业的时候,老师告诉小强的妈妈:小强是个好孩子,但胆子大小,自信心不强,性格也比较懦弱。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要注意引导他变得大胆勇敢一些。  相似文献   

8.
黄淑文 《生活教育》2014,(13):32-33
正有一天女儿放学回家,居然跟我说,她的同学很羡慕,希望可以当我们家的小孩,又自由又开心。我反问女儿:"你呢?如果有来生,你还要不要再当妈妈的孩子?"女儿调皮地扑向我,哈哈大笑说:"下辈子当然还要当妈妈的女儿啊!因为妈妈总是听我说而不是要我听妈妈的话。"你给出的爱,孩子了解吗?我想,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为什么有些父母给出的爱却让孩子拒于千里之外呢?有些父母是不是急于给出自己想给的,而忘记聆听孩子真正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小伟伟五岁了,胆子还是很小,每天晚上都要妈妈陪着一块睡觉。妈妈一走,伟伟就大喊大叫:“妈妈,我怕,我怕大灰狼。”害得妈妈有好多事儿都做不成。一天,小朋友们在院子里玩打仗的游戏,伟伟要当解放军,可隔壁的强强就是不答应。强强说:“伟伟胆子最小,敌人一上来,准会吓得逃跑,给解放军丢脸。”伟伟说:  相似文献   

10.
前些日子,一位家长向我反映,她在幼儿园的女儿每天回到家,先喝两大杯水,她便奇怪地问女儿:“你在幼儿园里怎么不喝水?”孩子说:“阿姨不给我们喝水,要我们回家喝。”听了家长的反映,我感到有的保教人员还要学点卫生知识。水,在人体组织中占很大的比重,在食物的消化吸收、血液循环、新陈代谢以及体温的维持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幼儿园的保教人员应根据季节和幼儿活动情况,让幼儿每日  相似文献   

11.
如今,让家长头疼的不是孩子太懦弱,而是太好胜,即嫉妒。这种心理可能造成幼儿认知上的偏差,从而影响他的健康发展。但也要看到嫉妒的动力机制,适度的好胜可以激发出幼儿的潜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你家宝宝好胜嫉妒吗?3岁的峰峰和妈妈去王阿姨家玩。王阿姨家的孩子可可和峰峰一起玩搭积木,两个小朋友一人搭了一个高楼,玩得可高兴了。妈妈也高兴地表扬王阿姨的孩子可可搭得真好,比自己家的峰峰聪明多了。可是没一会儿,可可就哭着跑过来说峰峰把她的高楼推掉了。妈妈一下脸红了,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么小的孩子嫉妒之心怎么会这么强烈!嫉妒是一种负…  相似文献   

12.
宝宝VS妈妈     
宝宝马兆亿——我要上幼儿园了 我叫睿睿,再有几天我就1岁 11个月了,算是 个“大孩子”了(妈妈常这么说,我也这样认为)。前几天,听见爸爸和妈妈商量说,要送我到幼儿园了。我一听心里可乐呵了,我就爱找小朋友们玩。 可又听妈妈说,送幼儿园,孩子小了点(我不是一个大孩子了吗?妈妈说话总自相矛盾),孩子会受罪的(哎,当妈妈的总是“心太软”)。 “在国外一岁半的孩子就已经是幼儿园的‘老学生’了,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别总是这样舍不得。”爸爸在劝妈妈(爸爸的心就不太“软”)。 “可是孩子的自理能力还不行,说话也不…  相似文献   

13.
刘华 《家教指南》2006,(10):45-46
晓霞是一名幼儿园教师,也是一个幼儿的妈妈。她的儿子壮壮5岁了,聪明伶俐。孩子两岁起就喜欢漂亮阿姨和小姑娘,常常会看得直发愣,还常常告诉妈妈某某妹妹好漂亮,他好喜欢。电视上出现男女亲热的镜头时,他看得小脸通红。妈妈有意挡着不让看,可孩子想方设法哭着闹着都要看。妈妈换衣服或洗澡时,他也总是找借口敲门,不是要拿东西就是要解手,妈妈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非常担忧,惟恐孩子心理不正常,又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方式教育和引导他。  相似文献   

14.
早期家庭教育在一定意义上,不仅是做人的摇篮教育,也是做人的终身教育。我的独生子罗强今年六岁,平时,我很注重教育孩子尊敬热爱师长,培养了孩子纯朴的道德情感。一次,罗强对我说:“我们外出演节目,阿姨见我们渴了,自己掏钱给我们买冰棍吃。”我听了,马上启发他说:“你不是会唱一首儿歌吗?‘幼儿园,象我家,阿姨待我象妈妈。’你看,阿姨象不象妈妈?”孩子高兴地答到:“象!”加深了他尊敬老师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母亲节快到了,朋友孩子的幼儿园老师布置了个家庭作业:回家给妈妈洗脚。 孩子果然听老师的话,吃过晚饭,就让妈妈坐到沙发上,让爸爸端来一盆水,然后自己蹲到盆边.让妈妈把脚放进洗脚盆里,还煞有介事地用小手往妈妈的脚上淋水。妈妈心里一阵感动,刚想夸儿子长大了懂事了,可话还没有说出来,儿子便先开了口:“爸爸。你快拿相机给我拍照啊!老师说要把洗脚过程拍成照片.还要在教室里和其他小朋友评比呢!”“啊?老师真的这样说吗?  相似文献   

16.
场景一:妈妈叫凡凡快点儿起床,可凡凡一边磨蹭着,一边大声说“:我今天不想去幼儿园了,我要在家和奶奶玩。”场景二:“好孩子,快一点儿,妈妈要赶不上班车了!”妈妈一边说着,一边给宁宁穿衣服。可宁宁似乎并不着急,还让妈妈听她讲故事。大多数家长都有过上述类似的经历。有的孩子在早晨起床后、上幼儿园前磨磨蹭蹭,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⒈有的孩子做事情时动作比较慢,别人5分钟就能干完,他却要1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⒉有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被周围的事物所吸引而耽误时间。⒊孩子确实有不愿意上幼儿园的“理由”: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  相似文献   

17.
故事以生动有趣的情节、形象活泼的语言来吸引孩子,经常听到一些年轻的父母说:“我的孩子就喜欢听故事,总爱缠着我给他讲故事。”其实这是件好事,因为故事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好工具,教育孩子的好教材。在幼儿园里,如果老师能注意选择一些适合幼儿年龄、心理特点的故事,经常讲给幼儿听,往往可以收到特殊的教育效果。通过讲故事,能使幼儿学习语言,能向幼儿传授知识,还可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不喂孩子吃饭从中国某大城市移居瑞士的一对研究生夫妇,30多岁才生了这么一个瑞士籍的儿子,一天到晚追着儿子喂吃喂喝的。孩子的妈妈要上班,只好把儿子凯凯送进幼儿园。金发碧眼的瑞士阿姨领着孩子在草坪上玩耍。凯凯跟着大孩子一步一跌地走着,洋阿姨招招手,呼唤孩子自己爬起来。凯凯两眼泪花,好不容易挣扎着爬起来,没走几步又跌倒了。可“狠心”的洋阿姨就是不肯高抬贵手把凯凯扶起来。该吃饭了,低桌子、小板凳,一  相似文献   

19.
幼儿入园才一二个月,教师、保育员、家长会不约而同产生这样的想法:孩子这么小,一些生活自理技能等他长大一些再学也不晚。所以,在幼儿园里,无论什么事情都是教师、阿姨帮着做;在家里,无论什么事情都是爸爸、妈妈不让做,爷爷、奶奶抢着做。在幼儿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幼儿一流鼻涕,保育员就拿起纸巾,麻利地帮他擦干净了;幼儿上厕所,教师就在旁边一个一个地帮忙脱裤子、穿裤子,幼儿也习惯了光着小屁股等教师;幼儿每天到幼儿园需要换衣、换鞋,这时他们更是一动也不动地等待……幼儿什么事情都依赖成人,认为这一切都是正常的、应该的。然…  相似文献   

20.
孩子从托儿所或幼儿园回来要缠着妈妈或是别的人,妈妈到东他跟到东,妈妈到西他跟到西;妈妈要上班或是有事他也缠着不放;睡觉要妈妈陪着才睡得着;有时缠着爷爷讲故事;有时缠着奶奶上街买东西;有时则向爸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不要责备孩子的这些表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三岁左右的孩子对人往往有一种依恋感,他们在托儿所或幼儿园这个集体中度过了一天,急切地盼望着能单独和妈妈在一起,能与妈妈抱抱、亲亲,听一听妈妈温柔的语调。孩子对母亲的这种希求是正常的生理和情感的需要,家长应适当予以满足,不要把他扔在一边只管自己做事。家长应该主动问问他在托儿所或幼儿园里玩些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