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母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或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人玩。很多父母为此发愁:孩子不愿意跟别人分享,以后会不会成为自私的人?其实,孩子之间的分享并不仅仅是把玩具借给伙伴那么简单,如果孩子不愿意借出玩具,也并不代表他是一个自私的孩子。在孩子的交往中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孩子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还是让我们走进观察室,细细体验一回吧。  相似文献   

2.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聪明好学。健康是事业的保障,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刻不容缓的事.美国的怀特教授通过研究发现,1-2岁的孩子大部分的时间是与物品进行交流。所以,玩具对幼小的儿童非常重要,他们会花很长的时间把注意力保持在有趣的玩具上,自由地探索,在玩玩具的时候他们更愿意学习说话、而且更加专心和愉快。最近的研究表明,每天保证孩子有30分钟的游戏时间,而且是和父母在一起玩的亲子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和实践能力,而且对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绪、积极的态度、自信的心态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当看到孩子玩的玩具坏了时,有的家长急忙去帮他修理,可他却不高兴了;当看到孩子玩无聊的游戏时,有的家长立刻让他玩家长设计的游戏,可他却不愿意配合;当孩子正专注于某个游戏时,有的家长给他递过去一杯饮料,可他却不领情……有时候,家长认为自己非常认真地陪孩子玩游戏,可孩子却不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年轻的父母为此烦恼不已!  相似文献   

4.
当看到孩子玩的玩具坏了时,有的家长急忙去帮他修理,可他却不高兴了;当看到孩子玩"无聊"的游戏时,有的家长立刻让他玩家长设计的游戏,可他却不愿意配合;当孩子正专注于某个游戏时,有的家长给他递过去一杯饮料,可他却不领情……有时候,家长认为自己非常认真地陪孩子玩游戏,可孩子却不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年轻的父母为此烦恼不已!  相似文献   

5.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玩耍是儿童的工作,有哪个孩子不爱玩呢?可是,在怎样指导孩子玩的问题上,不同的父母却有不同的作法。有的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生怕别人欺负自己的孩子,因此,不愿意让他们跟其他孩子一起玩;有的父母纵容孩子跟别的小孩子打架,没几天,小伙伴都躲远了;还有的父母工作忙,有小孩来家玩,嫌他们吵闹影响休息,等等。在对待孩子玩耍的态度上,怎样才算正确呢? 应该热情鼓励他们跟邻居的小朋友、小伙伴玩。长大了,要鼓励他们跟同学玩。  相似文献   

6.
张琼2003年大学毕业后到长沙寻求发展。一天,她在麦当劳店看到有个女孩在开心地玩木马。这时,女孩的妈妈拉上孩子要离开,可是小女孩说什么也不愿意从木马上下来,最后被妈妈强行抱走了。张琼想,如果小女孩家里也有这种玩具,也许就会很听话地随妈妈走了。同到住处,张琼还在琢磨这件事。接着,张琼做了一些调查和分析。在长沙这座城市里,一般家庭不会买像木马这样的较大的玩具放在家里。而且,很多种类的玩具不是家长买不起,而是不愿意去买,因为这些玩具的使用效率非常低,一户人家用完后,低价也不容易转让出去;而再接着玩,孩子又不喜欢了;要是玩具的某个螺丝坏  相似文献   

7.
看着市面上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玩具,孩子目不转睛,父母却头疼不已。这么多玩具该买哪一个呢?其实,玩具不仅仅有玩的功能,还有益智作用。如果花钱不多,就能开发孩子的智力,这种投资岂不超值!  相似文献   

8.
《父母必读》2010,(10):147-147
天气越来越凉了,带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时间也会减少.但是好动的小家伙可不会因此而变得安静。其实,很多父母都在家里给孩子准备了大量的玩具.但孩子似乎还是更愿意出去玩.这可能正是由于家里的玩具没有满足孩子想动的愿望,大多属于精细类的玩具。其实,家里也可以添置一些满足孩子大运动发展的“道具”,让孩子玩得更尽兴、更开心。  相似文献   

9.
论儿童玩具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进 《教育导刊》2006,(7):11-14
对于大多数游戏而言,玩具都是必不可少的物品,没有它,游戏不能进行。在现代家庭中,买玩具是育儿过程中父母普遍的消费行为,而费用之高、用心之苦,几乎是年轻父母们皆具的体验。他们常常:不断给孩子买新玩具,什么时髦买什么,要什么买什么;把玩具给了孩子就不管了,好象完成了一件任务;非常害怕孩子将玩具玩坏,不但谨慎地收好,而且不让别人家的孩子看见;迷信商家和专家推荐的玩具,认为只要给孩子玩就能让他得到各种发展的机会;越复杂的玩具越好,越漂亮的玩具越好;……玩具是物,而不是人,因此,它永远不能成为我们的目的。将物视为目的,是异化的…  相似文献   

10.
玩的确是孩子的天性,爱让父母愿意为孩子这一天性消费。一件好的玩具对儿童来说能起到开发智力、增长见识的作用,同时应该是能让人安全放心的。但是,父母是否了解自己孩子在不同年龄段适合怎样的玩具,而玩具又是否安全呢?给幼儿的玩具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适合的。否则,反倒成了孩子及家庭的负担。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教师,我常常会碰到孩子说谎的事情。记得一个周一,A从家里带来了刚买的芭比娃娃。芭比娃娃长长的卷发,迷人的睫毛,还有可以更换的衣服,十分惹人喜爱,班上女孩子都围着A转。女孩B也非常羡慕,但由于她平时极少带玩具,或所带玩具比较破旧、落伍,所以孩子们都不太愿意和她玩。(B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女孩,不善于和他人交流。父母平时比较忙,不太注意与孩子沟通。他们认为不能让孩子养成乱花钱的习惯,所以常常拒绝B提出的买玩具要求。B看见别人有好玩的玩具,非常渴望自己也能拥有。)芭比娃娃陪伴着女孩们度过了快乐的两天。周三上午,A忽然…  相似文献   

12.
如所有的父母一样,薛自强的父母将自己的希望寓于孩子的名字中,自他出生之目起,父母就希望他“自己努力向上”。独生子女的童年难免孤寂,薛自强也不例外,父母是上班族,繁忙的工作常使他们无暇顾及年幼的儿子。从小自强记事起,爸爸、妈妈很少有时间陪他玩。也许是为了弥补对儿子的愧疚,爸爸、妈妈总是尽量给小自强多买一些适合他的书籍和玩具。这些书籍、玩具和  相似文献   

13.
儿科专家认为,玩具对促进儿童的动作与智力发育有益,父母们也觉得一件新的玩具会给孩子带来欢乐。特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一孩化”的普及,父母在给孩子买玩具上的花费,一般都不会吝啬的。然而当人们出钱去买玩具的时候,是否会考虑,这件玩具对于孩子的成长究竟有多  相似文献   

14.
独生子女现代玩具是现代科技的缩影,它不仅是孩子们的好伙伴,而且也是启迪心智,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好帮手。现在,也有一些家长在给孩子购买玩具上不失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也有的家长在专家的指导下,为孩子选购合乎孩子年龄的益智玩具。但家长头脑中似乎有这样一个概念,玩具只是属于孩子的,与家长无关。因此,许多家庭都是由孩子一个人去玩。有的家长即使在家,即使闲在那里,也由孩子自个儿摆弄,不管不问。以为给孩子买了益智玩具,孩子只要玩了,就自然可以提高智力了。其实玩玩具孩子有很大的学问。有研究表明,常跟父母在一…  相似文献   

15.
不会玩耍,聪明的孩子也变傻!《科技日报》报道,现实生活中,父母和老师总是认为"孩子一玩心就野了",所以就不让孩子随便玩。但有关专家指出,玩对孩子的成长大有益处,因此,父母应帮孩子安排好游戏时间,和孩子一起制订玩的计划。  相似文献   

16.
随着宝宝的成长,玩具充满了屋子的每一个角落,经常会出现想玩却又找不到玩具的情况。实际上,管理玩具和购买玩具同样重要,因为好的玩具值得一玩再玩,一套正确的玩具管理方法可以节省父母的时间和金钱,又可以让孩子玩得快乐又安全。玩具的整理塑料盒、鞋盒、小圆筒等都可以成为存放玩具的容器。父母可以在容器上贴上文字或图片,使孩子很容易地辨别出盒内的玩具。慢慢地,孩子便学会了如何分类、整理,以及培养玩好玩具放回原处的好习惯。玩具的陈列把玩具放在低的、开放的玩具架上,使孩子能够自己拿到需要的东西,培养独立的个性。需要成人在旁…  相似文献   

17.
我们曾在昆明市育红幼儿园大班就角色游戏中的玩具问题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开头,为了引起孩子对游戏的兴趣,我们做了百余件玩具,而且尽量做到颜色鲜艳,品种繁多,甚至在“副食品商店”游戏中的“商店”里放置了食用的奶糖、饼干、山楂片等,可谓煞费苦心。有了这些玩具,角色游戏开展起来了。但不久我们便发现,有些游戏孩子玩一二次就不想玩了。个别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去“副食品商店”“买”东西吃,影响了游戏活动的继续进行。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学习了有关组织幼儿游戏的理论知识,认识到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是组织好角色游戏的关键,教师在领导游戏时应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游戏中自己提出游戏主题,分配角色,明确规  相似文献   

18.
I型父母的共同问题:希望孩子爱自己,并且不能拒绝孩子的要求,因此导致对孩子的过度娇惯。世界上有两种人:拥抱者与握手者。握手者(D型和C型多数属于这一类)会伸出僵直的手臂,以期保持双方的距离。拥抱者却愿意张开双臂拥抱完全陌生的人。高度I型的人属于拥抱者。高度I型的父母喜欢与自己的朋友和孩子们齐聚一堂,谈天说地。他们喜欢讲故事和玩摔跤游戏。在所有父母中,他们最懂得享受与子女在一起的天伦之乐。他们生活的步调快,会给自己和孩子安排多姿多彩的娱乐活动,也喜欢和孩子一起做事。  相似文献   

19.
梅磊 《湖南教育》2003,(9):19-19
时下有许多年轻父母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亲自抚养孩子。他们为了弥补平时自己对子女的感情亏欠,总想给孩子许多补偿:给孩子买衣服、玩具,陪孩子逛公园、游乐场,甚至携孩子出外旅游参观……这种情感补偿能缩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距离,融洽彼此的关系。但我认为它应该把握一个“度”,否则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首先,要明确情感补偿的目的。作为儿童,其心理发育还很不成熟,对自己得到的一切只是被动接受,缺乏理性思考。所以,家长在补偿前一定要明确情感补偿是消除家长与子女之间隔阂、最大可能地促进子女教育的一种手段。不要让子女产…  相似文献   

20.
游戏游戏是孩子的工作游戏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幼儿期,孩子通过游戏运用感知进行活动、想像、动手制作东西。如果减少孩子们一起游戏的机会,将会使孩子从奔来跑去的户外游戏转向在家里一个人游戏的现象变得突出。近年出现了一些喜欢看电视而不爱玩玩具,喜欢粘着妈妈而不会和其他孩子玩、在户外不知道怎么玩的孩子。应该认识到,游戏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