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是中学阶段常见的四种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尤为重要,它贯穿整个高中教学过程。学生最早在初三"酸、碱、盐"部分开始学习复分解反应,其定义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一  相似文献   

2.
《酸碱盐》(初中《化学》第五章)是初中化学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本章的重点是酸、碱、盐、氧化物的通性和它们的相应反应规律,以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这又是学习初中化学的一个难点。我在这一章的教学中作了一些改革和探索。一、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长期以来,演示实验总是教师做、学生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观察和操作,我把一部分演示实验交给学生做。首先指导“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学生提前做,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上讲台做演示实验。比如,教学硫酸、盐酸及其性质时,先让两  相似文献   

3.
将初中化学下册"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下面简称"该表")前置教学,让学生利用"该表"系统地学习离子符号,化学式与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酸、碱、盐和氧化物类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及分类,复分解反应的书写,甚至上升到酸、碱、盐反应的各类中考题型的解法,使"该表"成为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4.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水生成、有气体生成或有沉淀生成.酸和碱的反应、酸和盐的反应、碱和盐的反应及盐和盐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5.
氧化物、碱、酸和盐之间的反应规律是初中化学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学好高中化学的必要基础。可是近年来,无论从高中招生的化学答卷,还是高一新生学习化学中存在的问题来看,都反映出这些反应规律并没有为多数学生所掌握。在高一学生的作业中往往可以看到许多错误。不是写了不应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就是不能正确地写出反应产物。不少学生能熟练地背诵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三条件,却又不会应用到具体的化学反应中去。另外,  相似文献   

6.
在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中,介绍了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反应发生的条件。下面从微观的角度,谈笔者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覃秋明 《广西教育》2012,(28):50-51
一、教学过程及学案设计思路(以酸、碱、盐教学为例说明) (一)教材分析 1.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能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的反应能否发生。  相似文献   

8.
以初中化学酸、碱、盐为例试行发现法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实验改变了学生对抽象理论深奥莫测的看法;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分析、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化学图表题是中考化学中的常见题型.这种题型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各种思维能力.下面仅举几例,以飨读者.例1 如左下图表示相连线的酸、碱、盐之间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右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左下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在学习了复分解反应后一般都了解复分解反应进行完全的条件 ,但要证明判断何种物质在溶液中可相互发生复分解反应 ,在注意把握好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两种物质 <酸、碱或盐 >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 ,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析出 ,有气体放出 ,或有水生成 )的同时可借助溶解性表作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双减”背景下,需要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效率。本文以“酸、碱、盐的反应”为例,从创设情境、回顾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构建酸、碱、盐的反应关系、探究酸、碱、盐的反应条件、归纳复分解反应的微观实质、自主练习、自主评价等方面阐述如何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化学里,讲到的化学反应类型一般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所有化学反应都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这里,主要是从化学平衡的观点谈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溶液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许多化学反应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酸、碱、盐是电解质,它们在水中会发生电离.强电解质会完全电离,弱电解质只是部分电离.电解质电离的结果产生阳离子和阴离子.所以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都是离子间的反应.例如,把银盐溶液和氯化物溶液相混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习盐类水解的难点,我认为主要是盐与盐的反应。在什么情况下是离子互换的复分解反应,在什么情况下才是盐的水解反应?盐与盐反应大约有六种情况。不把这六种情况一一加以分析,学生在遇到盐与盐的具体反应时,往往还是把属于离子互换的复分解反应写成水解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却写成离子互换的复分解反应。至于对盐与酸反应,盐与碱反应只要讲清成盐的规律就行了,学生根本不会涉及  相似文献   

14.
化学实验对于全面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现行不同版本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中和反应实验进行分析,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中和反应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选择不含水的酸和碱作为反应物,并采用蓝色硅胶和微型溶液导电实验器进行测试,可以直接观察到中和反应有水和热量产生,能间接证明有盐的生成。创新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在自主学习和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实验调控、实验思维等能力,在建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目前,许多中学化学教师认为“复分解反应”是只有酸、碱、盐之类物质才能发生的反应。这一点在去年上半年笔者参加的一堂关于“碱、酸、盐”的化学教学公开课时体现尤为突出。开课教师在讲到酸可以跟碱性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的时候,以H2SO4 CuO=CuSO4 H2O、6HCl Fe2O3=2FeCl3 3H2O等四个化学方程式为例,并把它们分类为复分解反应。我们知道,无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总共有四种,而且全部可以用拉丁字母形象地表示出来:凡是在形式上符合A=B C ……的化学反应统统可称为分解反应,反之则全部都是化合反应;而在形式上符合A BC=B AC的化…  相似文献   

16.
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大多数是在酸、碱、盐之间进行的,而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离子。囚此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实际上是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问的互换反应。如果参加反应的电解质易挥发,难溶于水,难于向溶液中提供足够数量的离子,致使复分解反应有的不能发生。如果参加反应的电解质难挥发,易溶于水,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中学化学里,复分解反应被认定需满足三个条件之一才能发生。因为有了这样的概括,其副作用是不少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无限制地放大,以为只要满足其"条件"就能发生反应。鉴于盐的水解也是复分解反应,所以也可以将貌似完全进行的复分解反应以反应平衡常数对其限度做出判定。具体分述如下:一、酸与碱的复分解反应1.强酸、强碱的复分解反应倾向有多大?【推证】以常温下HCl与Na OH两溶液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复分解反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因效应”会导致复分解反应原理的认知困境;学生缺乏在真情境中策略性解决问题的思路。以NaCl为载体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完成“从粗盐中获得纯净NaCl”和“寻找生成NaCl的反应”两个学习任务。在解决认知冲突过程中建构并应用复分解反应除杂模型,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微观实质;根据元素守恒思想,利用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找到生成NaCl的反应物;总结解决酸、碱、盐类问题的思路,提高在综合体系中问题解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复分解反应几乎都发生在水溶液里,其实质是离子的重新结合.如果同一反应体系内存在多个复分解反应(指常见的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那么这些反应会先后发生.一、在碳酸盐溶液和碱溶液的混合液中加入酸溶液,中和反应优先发生例如,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里加  相似文献   

20.
一、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金属+酸→盐 + 氢气 (H前) (稀HCl和稀H2SO4) 2.金属 + 盐→新金属+新盐 (前换后)(可溶性盐) 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析出、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 那么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否则就不能发生. 1.酸和碱:酸跟碱在溶液中反应,必须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