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赓续红色血脉,健全当代大学生精神品格,需要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政课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用精神力量育化学生的道德修养。在大学生成长成人过程中,“精神成人”是指其精神修养同物质生活、法定年龄与社会期望相匹配的过程,随着我国主要矛盾转化、经济发展和物质丰盈,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成人”进程中呈现迷茫厌学、理想淡漠、自私功利等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创新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新时代大学生拨云定力,健全精神,便成了思政工作的重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西迁精神与大学生群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西迁精神是交大青年师生西迁实践的精神意涵,是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范本,从扎根西部的勇毅实践凝结出丰硕的思想内涵,有助于推动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在笃学求知、坚定理想信念和弘扬家国情怀三个维度上实现其“精神成人”,并从历史承继、引导认同与优化环境三个方面探究其契合的实践路径,达到以彼时之“青年”德育当下之“青年”的效果,为西部地区发展以及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提供创新范本和活力源泉。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正处在人才竞争的时代,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也是一个耐心和细致的过程。大学生作为我国人才资源的后备力量,有着担负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因而如何引导大学生成才问题显得十分迫切,如何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关系也非常重要。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并帮助大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最终推动大学生走向成才之路。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始终不渝地坚持高等学校以育人为本的宗旨,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形象展示自我、以优异的成绩回馈父母、以过硬的本领报效祖国.在教育管理中贴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突出学生德才学识的培养,突出对学生成人成才的教育,是科学发展观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敬业"的内涵入手,在大学生敬业精神的培育和践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大学生焕发青春的朝气和活力,养成敬业习惯,进而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良好社会风尚"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精神成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紧紧围绕大学的主要功能而开展,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所,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使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培训基地。“精神成人”关系到大学生的未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来的走向,关系到怎样培养人。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企业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多,而作为承担着培养、生产、管理专项技术型人才的高职教育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职教育不仅仅包含着职业技能还包含着职业素养,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工匠精神"的培养,为社会与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与精英。  相似文献   

7.
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齐心协力勇敢向前,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甘愿奉献,艰苦创业的女排精神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价值、目标等紧密相连,把女排精神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使学生深刻理解女排精神,并体现在行动中,具有特殊的教育引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而对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变化需求,而且彰显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体现出了其丰富的价值内涵。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来看,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开展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精神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精神教育的基本路径:第一课堂是精神教育的主要阵地,第二课堂是精神教育的强化平台,第三课堂是精神教育的拓展环节;开展大学生精神教育的主要措施:加强全课程精神教育的力度,加强大学生实践磨炼、自我教育和营造良好的精神教育文化氛围等,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精神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加强民族精神的培育可促进大学生良好精神状态的形成,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存在着明显的缺失,诸如现代国家主人翁意识淡化,民族文化认同感缺乏,公民人格修养的匮乏等。剖析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缺失产生的根源,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制度保障、良好社会风尚的营造,学校教学、教育的改善和校园文化的发展以及大学生自主、自觉、自信,才能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进而有效弥补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缺失。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生命教育在精神向度上存在一定偏差,确立正确的生命教育精神向度,明确生命教育的时代价值诉求,是提高生命教育有效性的一项重要课题.大学生生命教育应探究生命的真谛,确立热爱生命敬畏生命与追求完满提高生命质量相统一的理性人生向度,彰显生命之真;应关注生命发展,凸现爱心与善行相统一的人文关怀精神向度,崇尚生命之善;应承担生命责任,构建自然美与社会美相统一的时代人生价值向度,弘扬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12.
“多元成才观”是注重从多元多样的角度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观念。在“多元成才观”理念的指引下,时代新人的培育拥有新路径,即在注重“多元成才观”助力实施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助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升根本要求的基础上,明晰“多元成才观”是遵循高校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与以文化人必然要求的实践逻辑,以实现“多元成才观”助力青春奋进新征程、攻坚新挑战、赋能加速跑、建功新时代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基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分为六大模块,结合大学生自己成长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躺平”这个词常被引申为没有奋斗欲望、对生活无欲无求。“躺平”现象在大学生中存在并蔓延的现状令人无法忽视,这一现象的成因主要包括社会压力、教育内卷、家庭经济和网络环境等外在原因以及个人奋斗精神的缺失和跟风心理下的盲从等内在原因。大学生“躺平”现象的存在会逐步消解其奋斗动力,影响其人际交流,制约社会发展。要消除大学生“躺平”现象,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需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构建积极向上的良好家风,营造奋发有为的校园氛围,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号召青年学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深悟透党的精神之源。立足于台州地区大学生的实际,伟大的建党精神大陈岛垦荒精神意蕴有共通之处,学生坚持践行大陈岛垦荒意蕴,在社会历练中彰显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阐述了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特色校园文化,通过构建发挥它的渗透作用,达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理工科院校更好地传承"工匠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反客为主翻转课堂;育德、育心紧密结合,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校企联合教育模式。这样理工科大学生就能更好地吸收到"工匠精神"的精髓,做一个德艺双馨的社会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红船精神”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价值。本文首先阐述了“红船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价值,然后分析了“红船精神”如何影响大学生的思政认同,最后讨论了“红船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实践与启示,揭示了其在当代大学生中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能路径,并展望了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大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时期环境下,社会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不断提出新要求和新期待。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要丰富和发展教育的内涵。加强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兴国之魂,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指路明灯。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后备力量,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文明大国,高校将地方历史文化名人事迹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入手,可以从深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本文基于历史文化名人陈洪进的文化底蕴、家国情怀、爱国励志、雄才大略等各方面的具体分析,研究其在当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和平爱国""励志成才"等思想政治教育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