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自律的缺失、学术氛围的浮躁、学术活动的功利,令学术造假事件出现、“君子之风”渐行渐远。本文试从君子对道、名、利的态度剖析其人格形象,以期达到知往鉴今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图书与情报》2008,(3):I0001
一个人职业竹林的葳蕤和繁茂,源于其精神气质的烛照.君子不器,是指具有理想人格的人,不应该如同器皿一样,尽一时一地之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立德树人具有丰富的理论渊源。其中,儒家关于君子人格的论述为其提供了巨大的理论借鉴。本文通过对《中庸》中道德相关论述的剖析,进而对立德树人的理论渊源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4.
《诗经·魏风·伐檀》“君子”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伐檀》共三章。每章结句分别是:“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对其中的“君子”一词.晚近学者几乎异口同声地指认为用反语的修辞格讽刺那些不劳而获的奴隶主贵族,区事实上,在原典中。人们使用“君子”一词都极谨慎持重,略无轻忽戏德的表示,如《诗经》中“君子”一词凡186见,《论语》中凡107见,《孟子》中凡82见,以上375个“君子”中,按下《伐檀》一诗的三个“君子”不论,其他372个“君子”也从无学者和注本作过反语和讽刺的解读,此可疑者第二,在《诗经》160篇国风中,除…  相似文献   

5.
在一般人的想象中.君子是君子.小人是小人.井水不犯河水,可是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现实生活中固然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情况,即君子不容小人,小人不容于君子.可是更多的时候是君子的身旁总有小人陪伴.有些君子最终被小人算计。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古代,最初的教师并非一种谋生的职业,教育活动也只是古代圣贤自发的一种行为.教师既是古代社会传授知识的人,又是古代"圣贤文化"的代言人.他们以"圣贤"的学问及人格修养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以此砥砺学生的德行,成就了中国各代教师德行高洁的君子人格,为后继者的人格修养树立了典范,对中国古代文化与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教师的称谓及生存状态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凌先威 《大观周刊》2011,(17):127-128
“器”字在《论语》中出现了六次,其中“君子不器”一句,在理解上有较大的争议。在孔子思想中,“仁”是具有道德本体意义的“德性”,“仁”通过“义”的断制,在不同的情境和人际关系中化为不同的德行,“君子”是孔子核心思想“仁”的人格化表现形式,是与“仁”密切相关联的。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与”大道不器“相同,是指追求君子人格时,不应该拘泥于具体的行式。不拘泥于德行的多寡,只要符合于”仁”的,都是可以被认可的。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古代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构建原则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先贤认为信息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以“人”为指向的价值存在。信息生态和谐本质上乃是关于“人”的和谐,它既指个体的身心和谐,也指人际和谐。中国古代以仁为价值核心,以礼为规范表达,以君子人格为其担当主体的三位一体的信息生态和谐模式,对今天的和谐信息生态诉求不乏借鉴意义。参考文献15。  相似文献   

9.
文人自命清高,对溜须拍马之类,是非常看不起的。有些人为了人格的独立,宁可躲进深山老林,不食人间烟火,也不愿趋炎附势,为五斗米折腰。当然,做到这一点,也很不容易,首先要有硬骨头,其次要甘于清贫,再次要勇于承受社会的和心理的压力。如果身子又懒,嘴巴又馋,贪财好色,官瘾大甚烟瘾,清高的调门还是定得低一点,实际上此类君子也清高不起来。  相似文献   

10.
王梅  刘瑛 《大观周刊》2011,(49):75-75
道德教育由来已久,从儒家的“君子之道”到现今教育目标关于”有道德”人才的阐述。无不明示着道德对于人格发展的重要性。然而,许多教师长久以来形成的”苦口婆心说教式”教学模式并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学生也时常抱怨老师成天强调要加强道德修养根本就是毫无意义,这使得大家不禁对道德教育感到疑惑,难道传统的方法真的过时了吗?本文拟从情感角度来讲述道德教育可行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1.
馆员的健康人格及其塑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馆员的健康人格进行了定义,指出现阶段馆员健康人格的表现,并对如何塑造馆员的健康人格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书稿交易面面观周建新仿佛是在一夜之间,一向信奉“君子不言利”的中国人,一下子认识了钱。在市场经济面前,“‘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观念在若干人的脑际轰然坍塌。历来耻于交易的中国文人,现在终于将自己几年或十几年制作出来的“产品”摆上了交易桌.北京、...  相似文献   

13.
荀子学说与企业家修养(十)处世篇吴肇贵,张英君子货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夫是之谓兼术。(《非相》)[译文]君子贤能而能宽容懦弱的人,明智而能宽容愚钝的人,渊博而能宽容浅薄的人,纯粹而能宽容芜杂的人,这就叫做能容纳各种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全面论述了心理学视野中的人格内涵及特征、人格形成机理以及作为文化力核心的图书馆对社会成员的人格塑造起到的特殊作用。最后提出了图书馆应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文化熏陶和人格塑造,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全体国民从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周红军 《新闻世界》2012,(3):176-177
孔子的"仁"并不只是向内心去寻求,他也要到人的本心外部世界去寻找资源,所以孔子非常重视学在仁中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和认知可以发现生命的根源和价值所在,最终把这些"能量"转化为人的内在的生命和本质;在现实生活中,人只有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本身就具有内在的人格,然后自己才能在生活中打造自己,成就君子的风范,成就善的事业。  相似文献   

16.
李童 《大观周刊》2012,(13):38-38
学界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研究由来已久,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也同样是公司法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该制度与有限责任公司紧密联系,曾经有学者认为有限责任公司产生的意义甚至于超过了蒸汽机和电的发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公司法》是对1999年《公司法》的重大修改,原法中只有二十余条的内容未变,修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关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规定。本文通过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产生的基础和特点的论述,来进一步探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发展和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崇人之德     
《出版参考》2005,(9):46-46
荀子给学生讲课,有个学生问他:“请问老师,君子和小人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18.
牧惠  浩然 《出版参考》2006,(9):40-40
清朝初年尚书魏象枢,著有《庸斋闲话》,其中有一则把水与油比喻君子小人的格言:  相似文献   

19.
一、毛亨对《鱼丽》的生态学解释及其思想渊源《诗经·小雅·鱼丽》篇写道: 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鱼丽于罶,(鱼匽)鲤。君子有酒,旨且有。物其多矣,维其嘉矣。  相似文献   

20.
论学术期刊编辑的独立人格精神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颜帅 《编辑学报》2001,13(5):290-291
认为学术期刊编辑的独立人格精神的主要表现是编辑对刊物的选题策划有独到见解,对刊物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以及在期刊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坚持自主性等。培养编辑的独立人格精神,要强调提高编辑的专业学术不水平和工作能力,并拓宽知识面。指出树立独立人格精神在编辑实践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