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秋几月,阳光灿烂.走进中国丁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应用地球物理学家和信息物理工程专家、中南大学何继善教授办公室,迎目而米的是他自书的自勉联格:"开域继踪,蓄伟志:通外弘中,因成大业.诚心善教,勉诸生:励精图治,尽展长才.""当我用自己的专业成果,为人们的生产生活解决问题时,其中乐趣真是难以言喻."  相似文献   

2.
《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教的教师应通过具体的可操作性活动,让学生感觉到写作文不仅没有负担而且是一种激情享受,从此不怕写作文,轻松上阵。  相似文献   

3.
《学记》有言,“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个“善歌”与“善教”就是教育艺术。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艺术,是教师依靠真情实感与人格感召实现作者、教者、学生心灵交融的一种艺术;是教师运用知识逻辑引导学生理性思考的一种艺术;是教师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手段引导学生感受、崇尚、  相似文献   

4.
《学记》有言:“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意思是说,好的歌手一首歌就让人深受感动并想继续听他的歌,好的教师稍加点拨提示就能使学生按他引导的思路思考下去,以致豁然开朗,融会贯通。由此可见,教学贵导。课堂上,教师循循诱导于先,学生孜孜求学于后,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54岁的顾秉林,是清华大学当选的最年轻的院士之一。在骄阳似火的夏日,我采访了他。 不幸中的幸运者 顾秉林的父亲是冶金部建设公司的总工程师,四海为家。顾秉林从小也就跟着父亲走南闯北,随着各地楼房一座座地拔起,他们的家也就“安在了车轮上”。一次又一次地搬迁,总是在不断适应新环境下生活,这使顾秉林形成了包容的性格和宽阔的胸襟,培养了他在新领域里求同存异的延伸中发现“新大陆”的乐趣,也铸就了他在逆境中求发展、求创新的品格。也许正是这种生活的积淀,才使他最终成为“文革”那段不幸历史中的幸运儿。 机遇只偏爱有…  相似文献   

6.
《学记》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意思是说,好的歌手演唱一首歌就能使人深受感动,并想继续听他的歌;好的教师稍加点拨就能使学生按他引导的思路思考下去,以至豁然彻悟,融会贯通。可见,今天我们教师要想高效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任务,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也必须善于运用“启发诱因”进行素质教学。  相似文献   

7.
享有“嗜墨才俊”美誉的著名手书法家、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田伯平这样形容他:“气若幽兰,儒将风范。”原武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金箱这样描绘他:“韩潮苏海竞风流,涛急浪险不言愁;忠心为国育桃李,诚善仁义多福寿。”熟知他的人这样评价他:“文质彬彬但精明干练,气定神闲却雷厉风行。”  相似文献   

8.
张振富  钟志昌 《课外阅读》2010,(12):199-199
前人分析陶渊明诗歌中表现的“田园乐趣”,往往多从陶渊明从田园中享受到的乐趣人手,以此反证官场的腐败与黑暗,这样当然不无道理。但我认为:尽管陶渊明从山水田同中找到了一些乐趣,但由于其根本的政治理想和宏伟抱负难以实现,这就决定了他的所谓的“乐趣”不可能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乐趣,而只是诗人在政治上失意后,从山水田园中寻找安慰的一种郁闷、酸涩与无可奈何的“乐趣”罢了。  相似文献   

9.
儒家倡导的“文道统一”观对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一直影响着我们语文教师的思维方式。 孔子评论文艺,兼顾“文”与“质”。他评论《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而他评论《武》,则谓:“尽美矣,未尽善也。”可见孔子对作品追求的是“尽美”“尽善”,希望能达到艺术的美和思想的善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0.
曲风亮 《山东教育》2008,(11):11-13
享有“嗜墨才俊”美誉的著名手书法家、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田伯平这样形容他:“气若幽兰,儒将风范。”原武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金箱这样描绘他:“韩潮苏海竞风流,涛急浪险不言愁;忠心为国育桃李,诚善仁义多福寿。”熟知他的人这样评价他:“文质彬彬但精明干练,气定神闲却雷厉风行。”  相似文献   

11.
奉承有方     
牧原 《高中生》2009,(11):49-49
古时候,相传有位极善奉承的人,一天他应邀到朋友家作客,席上还有四位客人。他问甲:“老兄离此甚远。为何早就光临了?”甲说:“我是骑马来的。”“噢!威风威风!”他又问乙:“老兄贵府也不近,何以如此神速?”乙说:“我是坐轿来的。”  相似文献   

12.
曾读过庄子的寓言故事《庄子知鱼乐》:庄子在濠水桥上与著名的哲学家惠施一起散步。他看见鱼儿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戏,便对身边的惠施说:“这是鱼儿的乐趣啊!”惠施不以为然地反问庄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庄子反唇相讥:“那么,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鱼的乐趣呢?”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  相似文献   

13.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讲台上教师讲得头头是道,讲台下学生听得兴味索然。语文教学究竟怎么了?古人云:“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只有“善教”才有“乐学”。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强调实践性、培养动手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以为,一堂好课的境界还是在“善教”、“善导”上。顾黄初先生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一名语文老师,其课堂教学艺术的出发点就是“教”与“导”。只有进人了“善教”、“善导”的境界。才能真正让课堂变成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场所。而他所称道的“善教”、“善导”。正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最核心的部分。  相似文献   

15.
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追求真善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首先做到“真”:真诚、真实;其次还必须做到“善”:态度要善、教法要善、选例要善;最后必须实施“美”:寓教于形象、寓教于情感、寓教于愉悦。  相似文献   

16.
有一位老人,自78岁生日起,决定每天用一个小时学习音乐。人们问他:“您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要学习音乐呢?”他乐呵呵地回答:“我为现在的生活增加乐趣,也是为了将来真的卧床不起时不至于后悔呀。”  相似文献   

17.
1问题的提出 法国数学家彭加勒说:“科学家研究自然,并非因为这样做有用处。所以研究它,是因为他从中能得到乐趣。他所以能得到乐趣,那是因为它美。”化学是充满奇珍和谜团的领域,如果以美学角度来审视化学,它便是一门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充满情趣的学科。  相似文献   

18.
《学记》里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菩教者,使人继其志”。语文教学的目标,不仅是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阅读是学会学习的首要条件,语文教学中应把帮助学生学会阅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  相似文献   

19.
【课文品读】 “善”在哪里? “善”在一个“善”字开篇。“京中有善口技者”,点出一个“善”字。“善”既是全文的线索,一个“善”字贯通全篇,串起“口技者”精心模拟的三个场景;它又是概括本文题旨的关键字眼,口技者的表演,一言以蔽之:“善”。  相似文献   

20.
以贾平凹为代表的商洛作寐群大名传神州,饮誉海内外。“李育善在商洛写作军团里是佼佼者之一”(方英文语)。他的《李育善散文集》2006年4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引起了文坛的较大反响。贾平凹说“他的作品,我大多读过,非常喜欢。”“这是一个可以做长久朋友,一个可以托付大事的人。”陈忠实认为,“育善底气很足,作品有真情、有个性。”当代资深评论寐肖云儒先生感慨:“育善给当前的散文界吹采一股清新之风。”孙见喜先生读罢育善散文深有感触地说,他“以自己的写作实践再次印证了‘形散神不散’的写作理论。”现刊发京夫、孙见喜等部分著名作隶、评论寐关于《李育善散文集》的一组研究文章,以飨广大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