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名世,字亮工,江苏武进人,以探花及第,有才名,其佳作在《江左十五于诗一,宋牧仲抚吴时所刻也。年羹尧抄没时,发见名世赠年羹尧诗,有“分陕旌旗周召伯,从天鼓角议将军”之句,雍正阅之,大为震怒,革名世职,驱逐回籍,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又命廷臣各赋诗痛骂之,亲走甲乙,以赠其行。鹤亭官京师时,曾见一殿本,雕写极工,宣纸印题回《御制钱名世》。其第一名诗有云:“名世党同名世罪,亮工不减亮工好。”所谓“党同名世罪”者,谓戴南山(名名世)以滇南文字狱被诛;所谓“不减亮工好”者,亮工为周栋园名(标园列入《贰臣传》中…  相似文献   

2.
读《六一诗话》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文坛巨率欧阳修以诗、词、文及史学著称于世,而于诗论诗话亦颇有建树。其中尤可道者乃其熙宁四─—五年(1071-1072)间退居汝阴时所作的《六一诗话》。虽然这是一本如著者所自称的“集以资闲谈”的诗话,并非作者特别经意用心之作,但今读此书,甚感于治诗话、诗论及史学颇有助益与启发,尚有可注意与议论者。兹略抒鄙见一二,以就教于同好。我国古代是个以诗闻名的国家,说诗论诗之事早已有之,并非自宋代始。但以“诗话”标明的说诗之著作则始于欧阳修的这部(六一诗话)。受(六一诗话)影响,此后以“诗话”命名的说诗之作纷纷而…  相似文献   

3.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乃唐人张继《枫桥夜泊》诗中的名句。其诗脍炙人口,家喻户晓,苏州寒山寺也因此而闻名逻迩。清人俞樾云:“寒山寺以懿孙一诗,其名独脍炙于中国,抑且传诵于东瀛。余寓吴久,凡日本文墨之士咸造庐来访,见则往往言及寒山寺,且言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者。”(《新修寒山寺记》,载清叶昌炽撰《寒山寺志》卷一)明清以后寒山寺之成为吴中胜地,且名扬海外,还因很多人将寒山寺与唐代隐居于浙东天台山的诗人寒山子联系在~起,传说他曾到过苏州枫桥,而寒山寺即因寒山子而得名。清人叶昌炽于宣统…  相似文献   

4.
亚历山大·布朗(Alexander Brown)于1800年在巴尔的摩创建的公司是4家公司的母公司,其中的3家经营了200多年。据说,布朗本人很有学识、有很好的判断力、好性情、有勇气、有远见,而且他对商场上的贸易游戏非常感兴趣。他看上去也像拥有能把事情出色地办妥的某种本能,在他的信件里,不止一封信提到这个本能的“离奇”。  相似文献   

5.
“我一生始终坚持这样一个信念:生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与(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语)巴金(1904—),原名李尧棠,字带,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现年98岁,一位世纪老人。他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主的大家庭,“巴金”是他1928年写完一部中篇小说《灭亡》时开始用的笔名(李的同学好友巴恩波投江自杀,为永远念他用“巴”作名,加上克鲁泡特金的金”,合成巴金)。巴金的童年是在父母的抚爱与教育度过的,尤其是他的母亲,巴金尊称“第一个先生”。在母亲的训导下,他每天背诵一首从《白香词谱》(舒…  相似文献   

6.
杨军 《新闻窗》2006,(6):38-40
1993.年创刊的《今日都市报》(内刊),于1995的8月1日正式更名为《贵州都市报》,向全国公开发行。正如它的发刊词“都市报三愿”——愿有格调、愿涵盖广、愿出特色一样,这张面向市场、面向市民的综合性新闻报从那一刻起,与广大市民同呼吸、共发展,经过不断的改版、扩版,现已成为日出4开24—48版、日发行20多万份、覆盖全省的主流强势媒体。恰如老报人邵华泽所题,贵州都市报“十年阳光雨露。一纸风行黔中”。  相似文献   

7.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又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他的文学成就虽历来以文章著称于世,但他的词作数量亦颇丰,流存至今者尚有两百余首,小令与晏殊齐名,号称“晏欧”。他曾说过:“退之笔力,无施不可,而尝以诗为文章末事,故其诗曰:‘多情怀酒伴,余事作诗人’也。”(《六一诗话》)至于词,他虽在风格上受到花间、南唐尤其是冯延巳的影响,却也不乏疏隽深婉、沉着蕴藉的佳作,亦如罗泌所言:“盖尝致意于诗,为之本义,温柔宽厚,所得深矣。吟咏之余,溢为词章。”可以说,他是北宋初期的重要词人。欧阳修诞生之时(…  相似文献   

8.
沈周(1427—1509)是明代首屈一指的画家,在中国画坛上,与唐寅、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享有很高的声望,为时人所尊崇。他“博览群书,文学左氏,诗拟白居易、苏武、陆游,字仿黄庭坚”。(《明人传记资料索引》)为人耿介独立,隐居故里,终生不仕。 综观他的  相似文献   

9.
张在辛(1651—1738),字卯君,一字兔公,号白亭、柏庭,山东安丘人,张贞长子。他是清初著名书画篆刻家、诗人。《聊斋志异》中的《张贡士》一文,写的就是张在辛。他少承家学,从理学家刘源渌问学,后拜谒郑(谷口)学隶书,师周亮工、程邃受印法。康熙二  相似文献   

10.
张在辛(1651—1738),字卯君,一字兔公,号白亭、柏庭,山东安丘人,张贞长子。他是清初著名书画篆刻家、诗人。《聊斋志异》中的《张贡士》一文,写的就是张在辛。他少承家学,从理学家刘源渌问学,后拜谒郑(谷口)学隶书,师周亮工、程邃受印法。康熙二  相似文献   

11.
心静是福     
一位老年朋友,家住六楼顶层。我问他,身居高处。感受如何?他笑着对我说,早上“玉皇顶”(泰山)。晚下“三叠泉”(庐山),投入诗面书,心静才是福。心静是一种较高的精神境界。人若到了耄耋之年。仍然保持心静,实在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2.
1868年1月3日晨,倒幕派发动政变。 当天,年仅16岁的睦仁天皇(即明治天皇)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实行王政复古,树立挽回国成之基。废除摄关、幕府等……诸事应按神武创业之始。”结束了日本数百年的幕府统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收到这本诗为画点睛,画为诗增辉的诗画合集《晚号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我很快被前面的两首叙事长诗《胡杨泪》和《漫漫幽林路》吸引住了。单纯而富曲折的情节,鲜明如画的场景和人物,质朴、硬朗而透出华美的风彩的诗句,深坯、悲枪却不流于孱弱愁苦的诗旨,沉郁顿挫的音节、声调,回旋往复的旋律……这一切熔铸成一体显现的阮章竟独特的艺术个性,使我不禁在心里悄悄地说:“还是他!还是那个《漳河水》的歌者,那个我青年时代迷恋过、背诵过的诗人!”他在晚年吹出的晚号声,虽然没有当年“自由天飞自由鸟”的歌吟…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李大钊(1889—1927)英勇就义八十六周年纪念。李大钊先生光辉而短暂的一生,留给后世的文字上、精神上的遗产是丰厚的、多方面的。他集导师、学者、职业革命家于一身,把学问、生命和国运民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其真知灼见至今仍能给人以有益的启示。1918年1月,应蔡元培先生(1868—1940)之邀,李大钊就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即馆长)。当年,因受俄苏“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巨大影响,也由于李大钊实际参加《新青年》编辑部工作,使得1919年的“五四”运动,  相似文献   

15.
(1)陆放翁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倘把“诗”字换成“文学”二字亦无不可,这实在要算放翁最精辟的文学见解了。“诗外”是什么?是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只有生活,才是文学创作的真正源泉。因此,一切欲在创作上获得丰收的人,首先要做一名生活积累的富翁。(2)盛唐诗人崔颢是以《黄鹤楼》一诗名世的,那“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空灵,那“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气势以及“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凝重,简直让人叹为观止了。但崔颢的诗风并非一开始就如此雄浑空阔的。他早年受生活阅…  相似文献   

16.
两刃刀     
《档案管理》2005,(3):88-88
朝鲜的“天下第一商”林尚沃15岁时,父亲林凤库为了培养他的性情,磨炼他的意志,特地把他送到金刚山的秋月寺做了一年的行。  相似文献   

17.
清朝有位戴熙先生,工书善画,能诗擅词,一度纵横于书坛画坛和文坛,文艺圈里有头有脸。仕途也顺利,道光十二年中进士,道光十八年出任广东学政,道光二十八年官拜兵部侍郎。照这进度下去,用不了几年,就能做到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至不济也能派驻地方做总督,过一把封疆大吏的瘾。然而很不幸,到了道光二十九年,戴熙兵部侍郎的位置还没暖热,就被劝退了。正史上说,道光让他写对联,他写错了字,所以“罢其人值”,“降三品京堂休致”。所谓“休致”就是退休,就是卷铺盖走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海南档案》2005,(4):40-41
林白水(1874—1926年),福建闽侯人,中国新闻史的杰出报人,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战士,1926年被军阀张宗昌杀害,新中国成立后,才由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公仆”一词就是由他首创。  相似文献   

19.
一开饮就是酒百杯,一挥笔便是诗百篇,——他似乎超过了“斗酒诗百篇”的李白纪录。这位破纪录的人,就是宋初颇有名气的诗人张伯玉。北宋末蔡像(铁围山丛谈)卷三,记载了他如此惊人的本领:“(张伯五)名重当时,号‘张百杯’,又回‘张百篇’,言一饮酒百杯,一扫诗百篇故也。”可惜这位“张百杯”或“张百篇”,林史)本立传,流传至今的事迹已经不多了,诗文集也久已失传。幸好其散见的作品还不少,今人所编(全宋诗),收其诗二卷,共一百零几首,性来文)收各体文六篇,加上各种典籍的零星记载,我们尚能大致了解他的身世和风采。…  相似文献   

20.
<正>林砺儒(1889—1977),广东信宜人,著名教育家。他早年以公费生资格赴日留学并专攻师范教育,1918年学成归国后于翌年担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教授,及至1922年兼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北师大附中”)校长,是近代中国“六三三”学制的最早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就收藏着一件极其珍贵的林砺儒手稿,见证了他在北师大附中推进“六三三”学制的种种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