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 《广东教育》2006,(3):34-35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学生空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作为新课程的直接参与者和实施者来说,不少教师都经历了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被人说成“穿新鞋走老路”的过程,教师的备课从过去写教案到现在写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从过去的被动接受到现在的“自主、合作、探究”,这当中究竟改变了什么?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改实验已几年了,不少教师提出了一些疑问:我怎么现在不会教语文课了?难道我过去的方法都过时了吗?有的教师处于一种迷茫、无助状态;有的教师虽然了解一些新课程的理论,但在实际教学中不知道如何去落实。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堂呢?下面谈谈我学习新课程标准后的一点体会。一、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课堂评价一节好课,以往我们常常是看教师的“讲”,现在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看学生的“学”,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体现;看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主动;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充分有效;看…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再一次把许多现实而尖锐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诸如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教学重结果还是重过程?教学关注的是学科还是人?应该有怎样的学生观?教学中教师应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所有这一切再一次把新课程的执行者——教师推到了教学的最前沿,让我们所有这些带着美丽光环的教师们不得不在疑问和困惑中沉静下来,正视自己,思考自己,为自己在三尺讲台上重新寻找一个适当的位置。大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这些年来,从“领导者”到“参与者”、从“演员”到“导演”、从“主体”到“主导”……说法不一,…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传统课堂模式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等弊端的批判,有人提出“课堂重构”的理念,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深感改革的迫在眉睫,那么怎样改?什么样的课堂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笔者认为应参照新课程的要求,从思想上将以往的“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转变——从“知识至上”转向“生命发展”的需求上来。所谓“生命课堂”即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仅仅是手段,发展生命才是目的。学习过程要为学生的生命的发展服务。课堂不单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更应是学生表演的舞台,教师可充当“主持人”的角色,学生才是表演的主要演员。在这样气…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我常常在想:新课改要求教师的课堂行为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新课改提倡的课堂教学?新课程下究竟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  相似文献   

6.
领悟新课程理念,转变课堂教学行为,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听、说、读、写”是一系列认知活动,也是贯穿于课堂的主要环节,把这些认知活动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本来面目,而这些环节的把握和调节,直接体现了执教者的设计理念和操作技巧。下面就从课堂活动的角度,谈谈课堂教学环节的把握:听。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课堂活动中“听”的分量比重应该比过去小,这是因为学生的听和教师的讲呈正相关。如果学生听了许多,就意味着教师讲的多,这是现代教学方式所不提倡的,但是不是教师因此而不讲呢?恰恰相反,对待某些教学任务,却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学习中怎样才能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是新课程推进以来,每位教师都在探索的问题。而现在的一些新课程公开课、示范课却让人困惑不解:课堂中怎么还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怎么还是课堂教学的统治者,学生怎么还是处于被动地位?这类穿新鞋走老路的课堂教学形式会给新课程改革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局面如何打破呢?笔者以为,这样的问题不解决,语文新课程改革就不可能顺利地推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目前存在的普遍状况:教师讲得太多,分析得太多,而学生读得少写得少,教师对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太少,语文实践活动机会极少。一篇课文往往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生字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色一路讲来,架空分析,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抹杀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把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新课程要求:学生的角色发生着从知识的“容器”到“超越型”学习的主体的裂变,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学会学习。一、把课堂学习的主阵地还给学生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过去教师…  相似文献   

9.
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看,只有走进了新课堂,才是走进了新课程.那么,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是个什么样?如何追寻理想的课堂教学?令天的课程改革在推进的过程中有些什么问题?对策在哪?为此,我们邀请了部分专家、校长和教师,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同时还组织了相关的章,在“视角”“案例”“问题”“讲述”等栏目中刊出,意在引发广大读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关注和探究。  相似文献   

10.
钟梅红 《广西教育》2012,(38):61-61
谈到教学方法,自然不能不说“讲授”这种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们有这样的疑惑:我们的课堂还需要讲授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吗?现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敢讲授,尤其是有人来听课的时候,就更不敢讲授,于是,课堂由过去的教师“满堂讲”变成现在的学生“满堂说”。新课程背景下“讲授”的地位如何?教师该怎么去“讲授”?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以下我通过几位教师的教学片段来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大力提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改革中,课堂交流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但是为什么要让学生交流?交流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交流是有效的?这一系列问题使我们不能再停留于“因为新课程有让学生进行交流的要求”这个表层的认识,需要深入思考和重新认识课堂教学中“交流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笔者以为: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三年多了,面对新的课程,新的教材,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发生着悄然的改变。同时也遇到一个新的困惑: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一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不同的质量观会有不同的效率观。什么样的课堂是高质量的课堂?是以教师的“讲”为标准,还是以学生的“学”为标准?是以教师所预设的公式化的课堂程序为标准,还是以学生会不  相似文献   

14.
“究竟什么样的课才算一堂好课”?具体落实在课堂教学上,不少领导、教师仍感到迷惘,甚至是无所适从。新课程理念下的一堂好课,应该明确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主体——学生的身上,考察的着重点应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15.
这次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来举措最大的一次改革,随着课改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彻底从“传道、授业、解惑”的舞台上走了下来,放下了课堂教师是权威、是主角的架子,充分认识到过去是“从教师的教看学生的学”,现在是“从学生的学看教师的教”。同时,观念的转变也带动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看到,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教师总能做到“三少”和“两多”即少站在讲台上授之以“鱼”,  相似文献   

16.
王明泽 《教师》2014,(33):93-93
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无论从过去到现在,还是将来将一直是我们探讨的主题。甘肃省(以下简称"我省")高中新课改推进到现在,大家都一致认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落实和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新要求,要由传统教学中的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着重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新等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了。新课程改革是要求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而要使学生学习方式产生这样的变化,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发生变化。因而如何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切实提升学生的能力,探索创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在河北省已经进行了多年,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体验到了新课程理念的高效和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什么样的物理课堂才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课堂?作为一线物理教师,笔者认为,物理课堂首先应该是高效的,其次应该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  相似文献   

18.
过去的课堂大都是老师满堂灌,学生耳根不得清净。现在的课堂呢?大多是热热闹闹,难有安静的时候。也难怪。现在又有多少教师敢在公开课上安排大段的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填写记录,沉思默想.与材料进行真切对话?须知,这样一来.会被不少听课者评为“课堂气氛沉闷”“没有新课程气息”,故而许多教师“因噎废食”,冷落了与“动手探究”同样重要的“动脑思考。”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课堂教学由过去的“一言堂”变为现在的“群言堂”,由传统的“单向式”变为现代的“多向式”,由单调的“封闭式”变为多样的“开放式”。教师由过去的传授者变为引领者,学生由从前的被动接受者变为课堂的主动学习者。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把教学定义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这就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落实这一原则呢?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一些尝试,那就是注意把握课堂教学的“多”与“少”。“多”就是要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少”就是教师要“少讲”、“少写”,体现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突出其主导地位。如何突出“多”呢?教师要改变观念,还课堂予学生。要明确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