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甲午战败后,清政府开始大规模地选派官绅赴日考察教育,这对中国教育制度和思想的转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这一问题,学界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突出的成果。从考察过程、考察笔记和考察者教育思想等方面对清末赴日教育考察研究作一简要综述,有助于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甲午战败后,一批又一批的官绅为"救亡图存"赴日考察教育,并留下大量的"东游日记".由于考察人员知识结构、经验和目的的不同,清末"东游日记"参差不齐,因此不同教育考察的效果也千差万别.尽管如此,清末赴日官绅教育考察仍然对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转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官绅考察是清末中国学习日本的途径之一,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巨大影响。以直隶作为代表,从中可以看出,官绅赴日考察对近代教育影响的机制主要有心理机制——直隶官绅赴日考察与教育观念之转变;权责机制——直隶官绅考察后之任职;行动机制——直隶官绅考察后之教育活动。三层面机制的相互联动保证了"影响"产生的媒介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为救亡图存,维系统治,以日为师,派出大批官绅考察教育.在他们的考察日记中,对当时日本教育的宗旨、特点、学制、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都进行了详细介绍.这些记录对中国近代学制的制定,转变学风,创办新式学堂,发展新式教育,聘请外国教习等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教育的转型和近代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甲午战后,为着解决中国民众的温饱问题,为着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部分清末官绅远赴日本考察农业。生机勃勃与成绩斐然是清末赴日考察官绅对日本农业的认识。在清末赴日考察官绅看来,日本农业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日本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建立大量农业学校与加强农业研究是其主要原因。基于此,清末赴日考察官绅认为,改变中国农业落后的面貌,各级政府必须重视农业改良,采取有力措施扶植农业发展,特别是建立农校与农事试验场,培养专业人才,让具有专业知识的读书人积极参与农业改良。  相似文献   

6.
在清末教育改革的历程中,清末赴日考察学务官员对清末的教育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怀着教育救国的梦想,远赴日本,对日本的教育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考量,为清末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黄泽 《湖南教育》2001,(9):15-17
应日中平和友好联络会滋贺县县厅的邀请,以湖南省教育厅张国骥副厅长为团长的湖南省教育考察团一行七人于2000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赴日本进行教育考察。考察团实地考察了大津市立濑田北中学校、草津市立山田小学校、静冈学园、东京都板桥区立常盘台小学校、东京都佼成学园等学校,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公立学校到私立学校,从城市学校到乡村学校,对日本的教育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了解,并先后同东京都板桥区、滋贺县的政府官员及教育界资深人士就日本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改革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清末赴日本学习及考察的中国人,分青年学生和官绅两大类.1905年以前,以南方两湖、江浙、广东、四川等数省的青年学生为主;1905年以后则以直隶为中心的体制内的官绅为主.二者在日本所关注和学习的内容不同,思想和行动有别;归国后的作用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清末湖南近代私立教育的兴起是在近代中国历史大背景下,湖南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涉及领域包括国民教育、女子教育、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等各个方面。由于湖南这一地区的特殊历史与现状,除了具有近代中国私立教育的共性外,它还具有自己鲜明的地域特点:私立教育与教育思潮、政治形势互动明显;门类齐全,形式各异;校风优良,管理严格,教学质量高,成效显著;普遍存在经费拮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干宇 《西藏教育》2010,(9):50-51
日本是个南北长达上千公里,东西则较为狭窄的岛国。本州、四国、九国、北海岛四个大岛屿连同数以千计的小岛构成了日本国。日本的西边是日本海,靠日本海的一般叫西日本,隔海与韩国、朝鲜、中国、俄罗斯相望;日本的东边是浩瀚的太平洋,太平洋的那边是美国和加拿大。我在这个岛国呆了十八天,过去的很多有关教育的想法与思维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11.
直隶省是创办农业教育和开展高等农业教育最早的省份之一,至1928年更名为河北省20多年间,其农业教育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办学理念逐步形成、办学实践丰富、办学成效显著,对于推动我国近代农业教育和农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正2011年12月,我随大连市教育视察团到日本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和学习。一路行走,我用心观察,用心聆听,目睹了日本优美的环境、有序的交通,感受着他们成熟的管理制度、高度的敬业精神等。日本人的文明、礼仪与民族精神,让我这来自礼仪  相似文献   

14.
在古希腊传统体操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近代体操首先在德国诞生,即后来人们所称的德式体操。德国体操的兴起与发展又与古氏、扬氏等人所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德国体操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德国体操已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近代世界两大体操学派之一,并逐渐影响到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并被接受引用,为世界体操的兴起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吴汝纶是我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者之一,尤其是他的日本教育考察对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清末新学制的建立产生了直接影响;主张"兼包新旧",对我国近代教育观念的更新具有积极意义;主动延聘外国教习,对近代中国师范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清末民初的昭乌达盟和卓索图盟地区(即今内蒙古赤峰地区),由于清政府长期推行蒙汉隔离的统治政策,使得蒙古族社会文化发展严重滞后。两盟境内的蒙、汉等各族人民在文化教育方面,不仅落后于内地而且彼此之间也极不平衡。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到国内维新观念及共和意识的影响,昭乌达、卓索图盟各族人民的社会理念发生重大转变,教育状况也有了较大的改观,近代教育从陈旧的塾学和院馆制度中脱颖而出,涌现出一批兴办新学的人才,为近代教育在昭乌达、卓索图两盟的发展积蓄了力量,培养了生力军。  相似文献   

17.
清末学校教育政策在面临西方列强侵略挑战的压力下,围绕着近代教育的改革走向而不断制定、推行并加以督导与评估。就其内容而言,既有对传统选士教育政策的吸纳而具有保守性,更具有受西方教育的冲击而带有开放性,废科举、兴学校、厘定教育宗旨、改革教育行政机构等教育政策的建立及实施,成为清末教育的一种导向与早期现代化的努力。李占萍博士的著作具有教育史专业学术方法新视野及内容结构突破、超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早期的教会大学把西方传统的以培养贵族绅士为目标的自由教育移植过来,实施所谓的完整教育,即从内容到形式,均以宗教为核心,而诸如声光化电、政史艺地等世俗课程则鲜有教授。然而,从20世纪20年代起,为适应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教会大学自觉抑或非自觉地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逐渐将自身融入到中国近现代专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外国教育资源的中国转化,并由此对我国专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值紫荆花盛开之际。华南师范大学迎来了中日两国教育技术学界的一次盛会。11月21—22日,“中日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在该校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隆重开幕,来自日本教育工学领域的19位代表和我国100余名教师和研究生代表,以及该学院110名博硕研究生和100多名教育硕士聆听并参与了10场基调演讲及4个专题研讨会。  相似文献   

20.
钟佑洁在《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撰文指出,清末女子留学虽是清末留学热潮中的一小部分,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对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清政府在施行“新政”的过程中,为了培养“新政”所需要的人才,实行了鼓励留学的政策,其中包括女子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