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必须适合学生。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事实上是要教育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进而使学生能够适应时代的特点,迎接时代的挑战。教育要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与自身的逻辑,这种尊重必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尊重,也就是说,教育是认识人、培养人、开发人、塑造人的事业。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就是要我们每个教育者必须创造适合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成长规律、发展规律等的教育。一、要创造适合于学生获得知识的教育。要获得知识,必需根据知识本身的逻辑性来组织、认识知识,学习一部分知识是为学习另一部分知识作准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循序渐进。学生…  相似文献   

2.
(一)博士生的培养要着眼于创造知识高等学校的任务,既要传授知识,同时也要创造知识。如果说大学生的教育是以传授知识为主,那么博士生的教育就应该是以要求创造知识为主。至于硕士生则是为了向博士生过渡,要求他们懂得如何创造知识,并对创造知识有一个初步训练。  相似文献   

3.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国内外教育家都强调要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我国的体育教育将会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六方面去努力。一、转变观念,树立创造智能观传统体育教学往往注重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形成技巧,而忽视对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应进入传授知识一培养能力一培养创造能力这个立体教学中去,体育教学也毫无例外的要遵循这个教学方式,即强调在…  相似文献   

4.
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教师。在创造教育实践中 ,我们深刻感觉到 ,教师要更好地发挥在创造教育中的作用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时应首先注意开发自身的创造潜能首先 ,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知识 ,掌握和提高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能力。其次 ,教师要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教师在有意识开发自身创造潜能时 ,也就会观察、理解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规律 ,找到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第三具有创造性品质的教师 ,才能以良…  相似文献   

5.
●学习目的要求一、学习目的《小学生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本综合性极强的教材。通过该教材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习者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知识有效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二、学习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首先要注重树立自身的创造意识以及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意识,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更需要在应用理论的过程中去体会其中的道理。要善于结合实际场景中的教育教学活动、具体实例领会有关的知识、原理,还要自主地把这些有用的操作性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要坚持“…  相似文献   

6.
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出好人才,就是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教育要从单纯传授知识转为开发智能。在校学习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创造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涉及的方面很多。本文仅就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进行初步探讨。一、树立符合创造教育要求的教育理念中小学教师作为创造教育的实践者 ,要真正把创造教育贯穿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 ,必须抛弃传统的教育观念 ,树立符合创造教育要求的教育理念。1 .明确教师职责的新要求。在传统观念中 ,教师的职责被定位在传授文化知识上。相应的教育模式就是以知识为中心 ,上课老师讲知识 ,下课学生背知识 ,考试考知识。学生接受这样的教育后 ,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  相似文献   

8.
教育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知识的积累不是目的,知识要有利于创造;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创造型人才,就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从小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大趋势。日本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既重视知识教学,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他...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目标下的数学教学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创新教育的价值、目标取向机制 ,就当前数学教学不适应创新教育要求的现状、结合平时教学研究 ,提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要求和相应的对策 ,并列举了创新、创造性要求较强的若干典型习例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它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 .在继承前人知识的问题上 ,对学生自我求知能力的培养要重于教师的直接传授 ;对知识的应用要重于知识的积累 ;对知识的创新要重于知识的继承和守成 .在思维方式上 ,重视思维的创造 ,重视个性的发展 .创新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这与数学教学目…  相似文献   

10.
本论述了素质教育与创造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社会和21世纪的需要。高等职业师范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应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教育思想。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时代的呼唤。作为教育的教师.要首先具备创造观念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素质教育与创造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社会和21世纪的需要。高等职业师范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应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教育思想。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时代的呼唤。作为教育者的教师,要首先具备创造观念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长沙市教委主任彭景坤提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是创造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改革的着眼点应放在受教育者的创造能力培养上。作者分析了这种创造教育的模式。第一,创造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劳动者。第二,创造教育的评价要注意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意学生成绩提高的速度和幅度,无论是提高还是下降,均应给予鼓励;注意考试方法的改革,应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创造能力。第三,教育方式的启发性和多样性,鼓励学生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是新的经济形态 ,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 ,关键是人才 ,基础是教育。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 ,其基本职能就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 ;给人们传授知识 ,培养劳动技能。知识的传播、创造和运用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教育 ,因此 ,此时比任何时候都强调知识的重要性 ,都迫切需要教育的创新。高校是人才库、知识库、信息库 ,是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 ,是知识经济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因此 ,对高校的功能认识要有新的突破。高校作为知识传授系统 ,要以新的思想来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4.
博士生教育要努力适应知识创新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总书记对知识经济、创新体系等所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博士生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对进一步明确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都有重要指导意义。博士生教育要树立有利于知识创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要改进培养方式,把对博士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到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要创造有利于博士生知识创新的机制、环境和文化;注重博士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实行数学素质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思维品质教育。而思维教育的主攻方向是:如何把传授知识与培养思维能力统一起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设计、引导创造活动在数学课上,我们要注意设计和引导学生的创造活动,并给以相应的创造思维的熏陶,发展他们的创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 ,高度重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一、确立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培养创新精神是以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观念为基础的。强调创新不是不要知识 ,而是要正确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观念与创新的关系 ,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即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更要使他们掌握“点金术”;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知识爆炸性膨胀的今天 ,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知识总量相比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要求人们具有创新素质,要求学校教育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摆在突出的位置.因此,在传授音乐知识、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想象能力,它是深化音乐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创造教育产生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变传统的“传道授业”,培养单纯的知识继承型人才为全面发展具有创造型人才的新的教育体系.在创造教育中,创造性教育居于重要地位.所谓创造性教学,就是根据创造心理学的原理,通过各种科学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教学.和创造教育一样,创造性教学目前还没有一个明晰的构架,其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19.
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是江泽民同志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的号召。教育是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摇篮。因此,要实现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目标必须从创造教育入手。一、创造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所谓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造欲和创造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系统动态的评价制度综合评价教学效果,以启发性教育方式为主的教育模式。创造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我国90年代建立了国家创新系统基本框架,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它分为四个子系统,即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  相似文献   

20.
李学肄 《文教资料》2010,(20):156-157
教育就是教人去思维,教人以知识,更要培养思维。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具体方法有:善于对孩子发问,为孩子创造"想问"的情境,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