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北朝时期中国史学迎来了多途发展的阶段,突出表现即为传统史学之外的杂史极为发达,佛教史学居其一。此一时期佛教在中国扎根生长,与此相生的是佛教史学的大发展。佛教史家僧俗皆有,佛教史籍大量涌现,佛教史观兼具追求宗教信仰和史家如实著述的二重性,佛教史学承前启后。南北朝时的佛教史学同样兼具宗教功能和史学功能,对于该时期的佛教史学的历史价值和历史地位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2.
唐代佛教与史学之间彼此互有影响。佛教充实了历史撰述的内容。影响了史家的思想,尤其在历史笔记中有丰富的反映。传统史学也影响了佛教史书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道信、弘忍禅学在黄梅的改革、发展及其特点的分析可知中国佛教禅宗在道信时期已具雏形,在弘忍时已经形成。道信、弘忍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两位极具建设性的重要人物,他们顺应时代发展,对印度佛教进行改革创新,为印度佛教中国化、大众化作出了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4.
龟兹是印度佛教东传重要的中转基地之一。龟兹佛教不仅承载了印度部派佛教的义理,还发展了印度佛教理论。龟兹佛教直接影响了中国内地佛教思想和艺术的发展,它理所当然地应该在中国佛教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百年来,对龟兹佛教及其艺术的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然而,在以"大乘佛教"为统治地位的中国佛教中,龟兹佛教因属于"小乘佛教"体系而长期被轻视,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其表现为,在中国历来的佛教史中,龟兹佛教史的记述极其简略,轻描淡写或材料堆砌,内容雷同;用大乘佛教理念解读龟兹佛教及其艺术内涵,背离原来思想,导致长期以来龟兹佛教的真髓不能被真正揭示出来。改变这种状况要解放思想、改变观念、理论求新。首先要为龟兹佛教作历史定位和理论定位。找准龟兹佛教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框架。在前贤研究成果基础上,贯彻"科学发展"和"继承与发展"的方针,勇于开拓,与时俱进。展望未来,龟兹佛教史研究定会迈向更高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佛教装饰艺术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佛教装饰是随着中国佛教的兴衰而演变的,经历了从有到无,从外来文化到本土文化.有四个时期,分别是中国佛教装饰的初期--秦朝时期;中国佛教装饰的发展期--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装饰的高峰期--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装饰的衰弱期--宋元以后.  相似文献   

6.
汉末三国时期,佛教初传中国,佛教高僧多精通方术,以方术幻化吸引中国民众。南北朝时期,南方佛教高僧前期受玄学影响,谈玄之风甚盛,后期儒学礼教成为佛教高僧学习的重要内容;北方佛教沙门前期多重内典而不重儒学,后期则出现精通儒家经典的佛教高僧。到南北朝后期,南北佛教界都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典型僧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高僧学风好尚和知识结构三个阶段的变迁,反映了佛教中国化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7.
进入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开始迅猛发展。纵观这一时期的佛教,有着两个显著的特征:一个是印度化特征,一个是中国化特征。地处天下之中的河洛地区,在这个时期的佛教文化面貌也发生了极大变化。洛阳变成了寺院遍布的"东方佛城";龙门石窟基本建成;中国早期的佛教宗派净土宗、律宗也在河洛地区创立。所有这些,极大地促进了洛阳佛教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南北朝是秦汉以后我国政局分裂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虽然南北双方的正常往来被阻断,可是南北的佛教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佛教寺院遍布我国南北各地,并渗透到南北朝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影响着南北朝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佛教以一种外来宗教的身份到达中国,在中国经历了输入、初步发展、盛行和衰落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是在不同历史背景的作用下进行的,中国人认识佛教,将其较完整地引入到中国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魏晋,南北朝为我国佛教大发展时期,此时,佛教在我国各地发展迅猛。本文通过对南朝宋齐梁佛教传播的概况、方式、宗派形成及社会影响的探究,以期加深人们对佛教为何能在此期间得到初步发展且产生广泛影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嘉靖万历年间,阳明学者梅守德、徐樾、李材、罗汝芳、李贽等人因前往云南为官而在当地传播推广阳明学。现有资料表明,罗汝芳、李贽二人与云南佛教有着较为密切的来往,他们与当地僧人的酬唱应对、刻经作序、建庙请经等活动,构成了阳明学和云南佛教史上的重要内容。研究阳明学者与云南佛教的关系,对于深入把握西南佛教史和阳明学在云南贵州二省的发展路径,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南北朝是中国居士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其直接表现就是居士佛教之中坚势力士大夫居士阶层的兴起,其兴起与以下三端相关:一是汉末以降的社会政治环境;二是印度佛教对中国知识阶层的渗透;三是汉末以降宗教政策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南北朝佛教的发展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说唱艺术长期以来不登大雅之堂,早期的典籍中几乎没有什么相关记载,而在南北朝、隋唐时期音乐活动大都集中在寺院中进行。通过对《高僧传》中《唱导》的分析,简要阐述了说唱音乐在南北朝时期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
道安与儒家     
巨赞法师和净慧法师是当代中国佛教界的两位高僧大德。巨赞法师说:"在我国佛教史上,除了鸠摩罗什和玄奘法师以外,对于我国佛教贡献最大的,恐怕要算东晋世代的道安法师了。"[1]147"道安法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完人之一。"[1]169净慧法师说,中国佛教史上有三位里程碑式的大师,分别是道安大师、慧能大师、太虚大师。"道安法师是中国佛教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人。他总结了在他之前佛教在中国传播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解放后魏晋南北朝佛教史研究范式的转变,管窥方立天先生在佛教研究中承前启后的重要贡献。解放以来魏晋南北朝佛教史研究范式,大体可分为三种:"上层建筑"范式(传统唯物史观范式)、"中国化"范式、"知识考古"范式(新社会文化史范式)。方立天先生是佛教中国化范式的重要代表人物,佛教中国化这一研究思路,与方立天先生所确立"中国佛教哲学"学科体系息息相关。至今,佛教中国化范式还是中国佛教史研究的主流研究范式,方立天先生在佛教研究中承前启后的学术贡献值得我们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5.
汉末三国时期,一些外国僧人从陆路或海路来中国译经传教。康僧会来到建业后,创建塔寺,设立佛像,又通过宣传因果报应说,将中国传统的儒学和外来佛教二相结合,从而使佛教得以在江南民间广泛流传,他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个很特殊的人物。  相似文献   

16.
吐谷浑在南北朝时期,在南朝与西域、凉州的佛教文化交流中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吐谷浑佛教对研究中古中国佛教的传播及源流具有一定的意义。吐谷浑拾寅在位期间,其境内佛教已很流行,初信佛教的时间似可上溯,十三王度易侯至十八王夸吕时期,佛教得到长足的发展,造寺、求经像等的记载多在这一时期。益州在吐谷浑佛教传播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吐谷浑佛教主要源自南朝,另一来源就是西域。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佛教在隋唐时期迅速勃兴,作为这个时期社会历史和化发展的结果,佛教广泛地影响着隋唐及以后中国的政治、社会、学、艺术、哲学甚至于生活观念等诸多方面,这是对中国儒学思想影响的社会基础。借鉴本土的儒学“心性论”,佛学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丰富了中国古代儒学思想,其中禅宗的思想对中国儒学的影响最为深刻。  相似文献   

18.
河南是佛教在中国最早传播的地区之一。佛教在东汉明帝时开始传入洛阳,汉末曹魏时期在河南地区初步传播,西晋十六国时期迅速传播和兴盛,至北魏臻于极盛。河南地区佛教的传播和兴盛的历史是中国佛教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简略考述佛教在河南地区传  相似文献   

19.
中国艺术史滥觞于文字书法史。在中国艺术史中,首先觉醒的是文字书法史,而汉魏六朝是文字书法史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叙》、西晋卫恒的《四体书势》、南北朝时期王的《古今文字志目》与江式、虞和的《论书表》,是中国书法史学创始阶段的代表成果。这些著作不仅记述了中国文字书法的早期发展历程,而且提出了有关书法发展规律及书法的社会功能的理论。这一时期的文字书法史学带动了绘画史学的发展,从而使中国艺术史学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20.
从《睒子经变》看佛教艺术中的孝道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谢生保 《家教指南》2001,3(2):42-50
本文从《 子经变》的产生和发展,论述了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之间既斗争又吸收的经历和佛教艺术中忠君孝道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