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是国民音乐教育的基础,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的音乐教师,其教学方向是为中等学校音乐教育服务,其教学性质是“师范性”。在高师音乐专业的教育中,声乐教学历来是其重要的基础课之一,由于高师音乐专业教育的性质、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向,决定着高师声乐课的教学与音乐院校声乐专业的声乐课的教学截然不同,两者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形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然而,长期以来,高师声乐教学一直沿袭着音乐院校声乐课的教学模式,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向音乐院校“看齐”的状况,致使高师声乐教学  相似文献   

2.
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课程中,声乐课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多年来,高师声乐教学一直在沿袭着专业院校"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高师声乐教学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合理改革课程设置,利用科学灵活的教学手段,拓宽教学思路,把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作为高师声乐教学的目标与方向,融知识性与技能性为一体,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社会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高师音乐专业的生源质量、培养目标、教学环境、课程设量等方面与音乐院校相比 ,具有不同的特点 ,因此 ,必须要通过教学改革 ,形成适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声乐教学体系 ,如突出师范性、实行声乐教学多元化、清除门户之见、加强艺术实践等。  相似文献   

4.
本人从事高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多年,从教材的选取、声乐训练的过程、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及考试的模式等多方面来看,现在的高师声乐课堂多少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我们一直想要突破的。高师声乐教学的现状还是传承着以往音乐专业院校旧的教学模式,高师音乐学院的老师大部分都是毕业于专业艺术院校的,所以很自然的就把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风格带到了师范院校中,从教学、教材、教法上都没有创新,只是把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方法直接搬到了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课堂。师范专业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师范专业的声乐课堂,不是以培养歌唱家为目的的,而是培养专业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所以要打破原有的,传统声乐教学的上课模式,实现声乐课程的多元化、开放性、互助性,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扩大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的发现力和创造力,重视其师范性、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高师音乐专业的生源质量、培养目标、教学环境、课程设量等方面与音乐院校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必须要通过教学改革,形成适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声乐教学体系,如突出师范性、实行声乐教学多元化、清除门户之见、加强艺术实践等。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师声乐教学形式多样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声乐课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也是音乐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和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音乐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由长期以来单一的师资培养向多元化发展。为了适应市场和就业的需求,进行对声乐教学形式多样化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高等师范院校是基础教育的工作母机,基础音乐教学和高师音乐专业教学共性上具有“通感”。《音乐课程标准》渗透高师声乐课教学,实现高师声乐课程与基础音乐教学接轨,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基础教学能力的合格中学音乐师资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魏清 《华章》2007,(12):132-132
高师音乐教育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师资为目的.声乐教学在高师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高师声乐教学上一直沿用专业音乐院校的模式,特别是在中小学音乐新课标实施的今天,这种模式逐渐脱离了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陈娟 《凯里学院学报》2004,22(2):109-110
高师音乐专业培养目标是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 ,但是这些年来 ,我们在声乐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形式还是教学要求、教材选用等都有些仿照音乐院校的做法。高师培养的不是歌唱家、演员 ;培养的是音乐教师 ,现在学好声乐是为了今后更好地教好声乐。因此 ,高师的学生更应着重的是懂得怎么教。  相似文献   

10.
高师音乐专业培养目标是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但是这些年来,我们在声乐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形式还是教学要求、教材选用等都有些仿照音乐院校的做法。高师培养的不是歌唱家、演员;培养的是音乐教师,现在学好声乐是为了今后更好地教好声乐。因此,高师的学生更应着重的是懂得怎么教。  相似文献   

11.
在高师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中 ,如何培养出适应于基础教育的合格人才 ,关键在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具备。目前 ,各地高师正在进行的声乐教改中 ,以声乐集体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对高师声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师声乐教师需具备以下几方面的专业能力。一、声乐集体课的教学能力师范院校培养的是上讲台的音乐教师 ,不能完全照搬音乐院校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而应采取集体课、小组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声乐集体课要求教师必须具备 :1 组织教学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是声乐教师进行声乐集体教学的首要条件 ,它包…  相似文献   

12.
高师音乐专业的教育因其特殊性,与专业院校音乐专业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那么,在创新模式和创新方法的选择上也必然存在有别于音乐专业院校的地方.全文以高师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创新为基点,从声乐教学创新意义、原则和具体措施三大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课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训练手段等方面仍沿用音乐院校培养舞台演唱人才的模式,忽视师范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基础教育的需要。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了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赵宇涛 《文教资料》2006,(27):66-67
声乐技能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素质,而高师声乐教学多沿用专业院校的教学方法,无法培养素质全面的教师,存在着较多的弊病。现阶段的高师声乐教学应从突出师范教育,采取小组课的教学形式,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等环节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声乐学习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也是衡量学生音乐学习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高师音乐教育在我国还属于方兴未艾的新兴学科,但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声乐教学,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太深,分类过细,人为地割裂了教育完整性。此外,高师的声乐教学一直沿用专业音乐院校“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把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与专业演员的培养混为一谈,把舞台表演人才的培养标准作为衡量以课堂教学为目标的音乐教师的培养标准,这明显与基础教育中的音乐教育学科改革相脱节,无法真正满足实际需要。由于上述原因,对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呼声也…  相似文献   

16.
声乐学习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也是衡量学生音乐学习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高师音乐教育在我国还属于方兴未艾的新兴学科,但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声乐教学,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太深,分类过细,人为地割裂了教育完整性。此外,高师的声乐教学一直沿用专业音乐院校“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把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与专业演员的培养混为一谈,把舞台表演人才的培养标准作为衡量以课堂教学为目标的音乐教师的培养标准,这明显与基础教育中的音乐教育学科改革相脱节,无法真正满足实际需要。由于上述原因,  相似文献   

17.
巩丽美  高峰 《文教资料》2007,(1):169-170
近年来,中小学音乐教育新课程改革引起了音乐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这是基于大家对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形成了一定的共识。高师院校音乐教育是培养中小学校音乐教师的主要阵地,声乐课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重要的必修课,是一门技能很强的主干课程,它承担着为中小学培养声乐教学师资的任务。在新课程背景之下,要培养的学生在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成为一名音乐教学的启发者、调动者、组织者,因此,笔者认为,高师声乐教学应从如下几方面来适应中小学音乐新课程的需要。一、新课程对中小学声乐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着眼于人…  相似文献   

18.
高师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中小学音乐师资,而声乐教学又是高师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加强培养学生的声乐教学能力;适应不断深化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针对目前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高师声乐教学的一对一模式必须进行改革。探索的途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如声乐集体课、声乐小组课、艺术实践课、声乐多媒体教学课;(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如讲授法、示范法、训练法、讨论法;(三)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如集体课教学内容、小组课教学内容、艺术实践课教学内容、声乐多媒体课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9.
高师院校音乐教育是培养中小学校音乐教师的主要阵地,声乐课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重要的必修课,是一门技能很强的主干课程,它承担着为中小学培养声乐教学师资的任务.为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高师声乐教学必须主动积极地响应教育发展的时代呼唤,与时俱进,以开拓创新的意识来引导教学改革,并将教育改革的成果付之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0.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从事基础教育的音乐工作者,要求他们必须具备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能力。随着课程的改革和不断发展,其中自弹自唱已成为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最常用的实用技能之一。但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延承着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过多的强调了以某一专业课程为主的教学理念,如主修声乐、主修钢琴……忽略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下对适用型音乐教师所必备的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自弹自唱能力培养进行剖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