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0年9月28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召开由国务卿和三军首脑参加的高级决策会议,确定了“在大西洋采取攻势,在太平洋采取守势”的“大西洋第一,欧洲第一”的战略原则,即通常所说的“先欧后亚”战略原则。但要实现“先欧后亚”的战略,就要有赖于亚洲战场的支援和配合,以牵制法西斯的侵略势力,减轻欧洲战场上的压力。本文就中国抗日战争对“先欧后亚”的战略原则实施的支援作一论述,以期从这一角度阐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日本在1937年7月7日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面临亡国灭种之灾。美国罗斯福政府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采取了消极的对华政策。随着与日本法西斯矛盾的不断加剧,美国对华政策逐渐发生了改变。但是由于国际局势及我国抗战形势的变幻,美国出于“先欧后亚“战略的考虑,又再次改变了对华立场。本文对1937年7月7日至1941年12月8日期间内,美国对华政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美直接交战。美国根据其“先欧后亚”的战略原则,决定增强对中国的援助,“使中国牵制住日本军队”,减轻对太平洋战场的压力,达到以尽可能小的损失打败日本的目标。据此,美国在培植和支援中国的抗日力量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然而,在美国应联合和援助中国何  相似文献   

4.
“先欧后亚”战略的结果是中国要在日本的长期围困、缺乏盟国直接有效的物资及军事配合支持的情况下 ,经受住日本最大的军事压力。因长期的超负荷承担战争压力 ,使中国正面战场的抵抗能力日趋下降 ,这是先欧后亚这一战略选择的必然代价 ,但也恰恰是中国为赢得这场战争 ,不惜付出巨大民族牺牲所作出的特殊而又带悲壮色彩的贡献形式。可以说在二战中是以中国的长期虚弱为代价支撑着盟军各条战线的辉煌 ,豫湘桂作战是这一全球战略与中国战场关系的缩影 ,是以牺牲中国为代价换取盟军全球战略实施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5.
“先欧后亚”战略的结果是中国要在日本的长期围困、缺乏盟国直接有效的物资及军事配合支持的情况下,经受住日本最大的军事压力。因长期的超负荷承担战争压力,使中国正面战场的抵抗能力日趋下降,这是先欧后亚这一战略选择的必然代价,但也恰恰是中国为赢得这场战争,不惜付出巨大民族牺牲所作出的特殊而又带悲壮色彩的贡献形式。可以说在二战中是以中国的长期虚弱为代价支撑着盟军各条战线的辉煌,豫湘桂作战是这一全球战略与中国战场关系的缩影,是以牺牲中国为代价换取盟军全球战略实施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6.
中外二战史论者大都认为:美国在二战期间始终贯彻了“先欧后亚”战略原则。仍史系副教授⑤伟民在《湖湘论坛》1903年第3明发表《“先欧了亚”还是西洋平行?》一文,对此提出质疑。③指出:第一、在兵为兵器配置方面,1942年太平洋超过人西;,到1943年底,两洋基本相等,但太叫羊略占优势,没有贯彻先集中兵力上大西洋的方针;第二、豆942年7月,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美军2西南太平洋发动有限攻势。1942年底1913年初,两洋同时完成了战略态势的转变,没有贯彻已确。的、打败德国前在太平洋取防御态势的方针;第三、从1944年7月起,用于大西…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英勇的抗日斗争挫败了日本法西斯既定的侵略计划 ,延缓了法西斯国家的结盟过程 ,粉碎了美英的远东慕尼黑阴谋。同时又积极支持和配合了美苏等反法西斯国家“先欧后亚”战略的实施 ,从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面对共同的敌人,美国迅速同中国建立了同盟关系,并加强了对中国的援助与支持。战争初期严峻的军事形势和美国“先欧后亚”的军事战略,决定了在战争前期“打击日本”这个军事目标是美国决策者对华政策的重心。这一时期美国对华军事、经济、政治与外交上的政策与实践都体现了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太平洋战争前期的美国对华政策是成功的,取得了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打乱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计划,延缓了德日法西斯勾结;粉碎了日本“北上”进攻苏联的企图,支援了苏联的抗德卫国战争;使日本法西斯背着沉重的包袱发动太平洋战争,减轻了英美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为“先欧后亚”战略原则的最终实现作出了重大贡献,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在先欧后亚战略指导下的对华政策充满着矛盾,与蒋介石政策发生了根本的冲突,最终导致了史迪威的离华。文章试图以当时美国对华政策为背景,对其加以分析,从而探讨史迪威事件对于美蒋矛盾以及双方的关系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尤其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从印度阿萨姆邦的汀江到中国昆明的"驼峰"航线成为中国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通道,被称为中国的"空中生命线"。但因为航线飞越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航线设施落后,加之日本战机的拦截,以及美国"先欧后亚"的战略,使得飞越这条航线变得异常艰难。因此,这条航线在当时又被称为"空中地域"。  相似文献   

12.
《河西学院学报》2016,(3):72-78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亚太目标已经确立并开始实施,美国被迫改变孤立主义和"先欧后亚"的外交政策,对日本采取以经济制裁为主的措施,意图遏制日本的扩张,使日美之间的矛盾趋于激化。东条上台组阁,日美之间谈判的破裂以及军事准备的完成,加速了战争的到来。因此,日本对于美国经济制裁的武力抗拒是日美开战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国抗战作用被世人忽视原因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国外忽视这一贡献,究其原因,大致有三:(1)“先欧后亚”战略,降低了中国战场的地位,限制了中国战场作用的发挥;(2)长期的战争消耗,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抗战力相对衰竭;(3)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削弱了中国的抗日力量,损害了中国的抗战形象。  相似文献   

14.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战是粉碎法西斯全球战略的主要力量之一,他有效地钳制了日军主力,阻止了日本“北进”计划的实施,间接地支援了苏联的对德作战,保证了盟国“先欧后亚”方针的实施。不仅为盟国赢得了备战时间,有力地配合了美英联军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而且直接出兵远征,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有过一次极为神秘的历史事件——罗斯福的灭蒋计划。对于这一计划的起始原委,一度引起中外史学界的热切关注。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罗斯福坚决要杀掉蒋介石这位反共盟友呢?这个问题成为诸多学者研究和探索的热点。 如果从历史真实的角度来看,首先人们不难发现在战略方针上,自战争伊始美蒋就存有根本性的分歧。据考证,“二战”爆发后,美国从全球战略考虑决定联合英国,对德作战,对日采取以守为攻的策略,实施“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美国在亚洲的战略目标是通过向中国贷款和提供武器,使中国继续抗日,为美国赢得对日决战的准备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打乱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计划,延缓了德日法西斯的勾结;粉碎了日本"北上"进攻苏联的企图,支援了苏联人民的抗德卫国战争;迫使日本法西斯背着沉重的包袱发动太平洋战争,减轻了英、美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为"先欧后亚"战略原则的最终实现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缅甸会战是二战期间中英美首次在亚太地区的联合作战,也是中国军队首次境外作战。对于盟军首次缅甸会战失败的原因,作者从反法西战争的全局出发,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进行研究认为:英美苏先欧后亚世界战略成为国首次缅甸会战失败的决定性因素,中英两国战略目标的差异是此次会战失败的主要原因,三国协同作战的指挥失误是会战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括号内圆点前为期数,圆点后为页数)20) 24) 28) 32)35):3) 12) 16) 19) 23) 29) 33)37) 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试论中国抗战对“先欧后亚”战略原则实施的支援海外赤子抗日救国的壮举永垂青史 -一论华侨在抗日战争中的重大贡献华侨对抗日统一战线的贡献和作用抗战初期晋察冀地区的国民教育抗战文艺传统的回顾与继承 一记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重庆地区会员的一次研讨会重庆抗战戏剧略论············4····……胡抗战文艺的一支劲旅 一抗战电影略说绿川英子在重庆恰佩克和他的反法西斯作品 社会科学重新选…  相似文献   

19.
北非地中海战略是美国实施“先德后日”战略原则的第一步。它的实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北非地中海战役的成功为盟国弥合战略“链”中的关键环节作出了贡献 ,并为开辟西欧第二战场创造了有利条件。美国在实施整个战役中发挥了积极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9.11”事件打破了美国坚不可摧的神话,美国的安全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促成了美国对外战略的相应调整,然而美国对外战略的根本目标并没有发生改变,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同时,加强了对传统安全威胁的关注,以防范中国作为地区性大国崛起的挑战。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亚太地区,在地缘战略上不断经营中国周边地区,挤压中国的生存空间,对中国形成“三面围堵”之势。美国欲借“反恐”之名,行霸权之实,使中国的地缘安全面临极大挑战。为此,中国必须妥善应对,积极营造周边安全环境,加强我国战略纵深依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