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新闻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语境中应运而生的,它出现的过程经历了语法的改造,经过了漫长时间的累积逐渐走向成熟。而网络语言是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在短时间内突然拔地而起。网络语言的出现,不能简单地以好坏来评说,我们应该从它的发展、特征入手,从根源上考察它对新闻语言的影响,进一步规范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平台的强势崛起冲击了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生态。网络流行语进入了广大年轻受众的交流日常。智能技术时代,传播语境的变迁以及受众角色的转变使得传统媒体的新闻语言变革成为必然。新媒体语言在具有大众化、多元化、简易化等特征的同时,也呈现了粗俗化、同质化、易变性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传统媒体新闻语言的发展路径:对网络语言进行批判地吸收,避免一味地追随网络流行趋势,明确传统媒体自身定位,做到趣味性与专业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通过网络与电视两大媒体语言在受众、语体、新词热词、时尚性及渗透性等传播模式方面的考查,凸显了网络语言的特点,同时明确了网络语言渗透到电视语言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4.
赵光  李宏宽 《新闻传播》2006,(10):47-47
艾丰先生在讲到新闻语言时,在提出了“新闻语言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的问题时给了肯定回答,即:新闻语言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它应该具备“真诚”的素质。 新闻语言为什么要“真” 大家都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鲜”是新闻存在的价值,这两点是新闻最基本、最核心的特点,这不是某个人的规定,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为了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这里讲到的“新鲜”,主要是由新闻的内容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研究和把握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对于提高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写作水平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6.
新闻语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语言体系,有着独具的特点和规律,也有自身的语言技巧。一篇好的新闻,其本身的新闻价值固然重要,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也是成就一篇优秀新闻的关键所在。何谓"准确"?准确就是真实,没有虚假;就  相似文献   

7.
8.
语言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传播符号。正如某位外国哲人所说:“SpeaksoIknowyou.(说话,使我可以认识你)。”在我国,人们也常用“文如其人”比喻文字和语言可以揭示人们的思想。这些都反映出语言具有直接表达思想的特性,它能使深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跃然纸上。语言有三大属性,即社会性、文化性和心理性。这三大属性制约着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同时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又对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以及人的心理或思维产生反作用。新闻媒介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手段,其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无法脱离语言这三大属性。主流媒体的报道语言必定要反映一个国家的主流的、占支配地位的思想和文化。从语言的基本属性出发,新闻报道语言在社会、文化、心理上应把握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9.
1、避免“文”而不“实”。并不是说新闻语言就不需要文采、不需要艺术,如果一味追求“实”而忽略“文”,新闻语言就会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新闻语言也需要创新、需要适合新闻语言的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10.
说新闻,是指主持人用讲话的形式,把新闻事件传达给受众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有别于新闻节目中播音员播报新闻。其特征是通过说的形式传达信息,并加以解释、说明和评论。何谓语言修养?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说过:“语言修养自然包括说话和写文字。拿这两件事来比较,说话尤其不容易,一则应时触发,没有从容润色的时间。二来呢,不但要照顾说话的内容,还同时照顾说话的声音和姿态。”  相似文献   

11.
试述新闻采写中的“让步”语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新闻语言的“文学味” 新闻语言的“文学味”指的是新闻语言在“准确性”基础上的生动,在“客观”前提下的形象。 新闻语言的“准确客观”是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本质要求,具体来讲,它包括以下含义:即在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形态、色彩等方面,即通常所讲的“五个w(什么)”方面,语言所指与客观事物高度吻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14.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径,因此,用准确、科学的语言表达稿件的思想、作者的意图,应视为新闻的生命。  相似文献   

15.
当下一些青少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网络代码和符号,一些媒体也在新闻报道中出现较为生僻、难懂的网络语言,造成行文不规范,甚至影响和误导孩子们学习母语。本文着重论述这一现象的危害和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6.
雷文明 《新闻窗》2010,(4):76-77
新闻作品能否具有“亲和力”.关键在于语言。如果新闻作品板起面孔高高在上,大话套话空洞无物,让人读不懂甚至不愿读.自然就拉开了与受众的距离。所以,新闻作品的“亲和力”来自于新闻语言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7.
徐世访 《新闻导刊》2006,(2):28-28,29,30
“说”——一个极简单的表述启始字,从呀呀学语的稚童,到尚能言的耄耋之翁,张口即来,似乎没什么可说的。但恰恰就是这一个“说”字,却让我们这些“靠语言表述事实”吃饭的新闻从业者犯难,或者犯“易”:往往在需要“说”的时候不知道如何说、不明白怎样说、不清楚说的作用和要意。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不但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杰出的新闻评论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他不但特别注重发挥新闻评论对革命工作的指导作用,而且还结合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况,自己动手为《解放日报》和新华社写出了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领域的许多脍炙人口的新闻评论,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毛泽东的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语言作为虚拟自由空间的文化表达方式,承载着新时代的媒体精神。本文分析了网络语言的传播效果,即与思维、亲情友情、政治和社会参与之间的关系,并对公共事件下的网络语言暴力特征进行解读,以期给网络媒体把关人及网络语言的应用研究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交流方式兴起,网络语言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在广播新闻采编方面,怎样能让网络语言影响的正面效应最大地发挥出来,同时尽量规避其负面影响,这是广播新闻采编人员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新媒体形式下网言网语对广播新闻采编的影响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新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采编人员应对网言网语影响的相关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