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被人们喻为思维的体操,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智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向大家介绍一道“三枚硬币”的趣题. 智仔说:“我向空中扔3枚同样的一元硬币,如果它们落地后全是正面朝上,我就给你10元钱.如果它们全是反面朝上,我也给你10元钱.但是它们落地时是其他情况,你得给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统计与猜测”。片段一:抛硬币。(教师出示1元硬币。学生观察后说明硬币的正、反面。)师:我们做个抛硬币的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硬币落下后会是什么样?生:硬币落下后,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师:只有这两种可能吗?(学生一致认可。)(板书:可能)师:是不是像大家说的那样,硬币落下时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我们做个实验,共同验证一下。(教师分别请6个学生上讲台抛硬币,其余学生记录每一次抛硬币出现的正、反面。)师:说说自己看到的结果。生:有4次正面朝上,2次反…  相似文献   

3.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课前仔细观察一元或五角或一角的硬币 ,然后写下它们的特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激发习作兴趣教师出示事先准备的几种各时代不同的硬币 ,并作简单的介绍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明确目标 ,讲明活动规则老师 :今天 ,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猜硬币”的游戏 ,请同学们仔细看、认真听、动脑筋猜。最后 ,再把这个游戏的过程记下来。三、开始活动 ,注意仔细观察1 说硬币 :指名几位学生读一读自己课前记下的对硬币特征的认识 ,简单交流形成共识。2 看硬币 :(1)让一位学生上台看一枚古币 ,仔细观察后请他向大家做介绍 ,激发大家的兴…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案例中,教学时,教师设计和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引入方案:在一个班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掷硬币试验,并让学生统计试验结果,结果学生讨论热烈,十五分钟后就引入了概率的概念;在另一个班讲课时,教师没有安排掷硬币试验,而是直接引入概率的概念,五分钟后让学生回答同样的问题,没想到学生一样能回答统计试验结果.学从疑得,知从问出.  相似文献   

5.
1创新演示1:用浸漆铜圈做浮币实验 小时候常玩的"硬币能浮在水面上"是一个非常新奇有趣的小实验,但现在市场上流通的新版硬币材质不同于早起的铝质硬币,其密度太大了,再做浮币实验难度较大.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轻易体验观察到表面张力,笔者改用浸漆铜圈来代替硬币,实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初一代数下册中有一个“想一想”:有1角、5角、1元三种硬币15枚硬币,共7元.求其中三种硬币各有多少.解设1角、5角硬币有x枚和y枚,则1元硬币有(15-x-y)枚.由题意得方程0.1x+0.5y+15-x-y=7,原方程可化为9x+5y=80.这是求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整数解问题,一  相似文献   

7.
硬币的妙用     
硬币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流通物之一,利用小小的硬币可做很多演示实验,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由演示现象到得出结论的过程简单.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消除学生学习物理的神秘感,增强创新意识.一、力学1.吹硬币实验器材:一枚一角硬币,一个盘子.实验过程:在桌子上放一枚硬币,在硬币  相似文献   

8.
【案例】北师大教材第三册“抛硬币”。这是一节对“可能性的问题”的学习,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一位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层面的活动:活动(一):教师出示一枚硬币,介绍正面和反面,然后向上抛落在桌面上,让学生猜是哪一面朝上。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意见,并急于知道自己猜的情况。这时教师请一位同学上台验证,猜中的学生欢呼雀跃,没有猜中的学生既有一点失望,但更多的是想继续猜下去,让老师再抛一次。于是教师立即安排了小组活动,为每组准备了一枚硬币,一名学生抛,其余5~6名学生猜,然后轮流每…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5~87页“的克和千克”。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l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2.使学生知道天平和盘秤的使用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操作和计算。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1克和l千克的质量观念。教具准备:天平、台秤,一个2分硬币、一些黄豆、15颗图钉、相关教学课件。学具准备:学生每组准备一个盘秤,每人准备一个2分硬币和一些能称量的物品,如苹果、梨子、土豆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  相似文献   

10.
[评析] 三个教学片段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比较好地遵循了新理念下“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这一基本结构模型的框架。首先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创设了一个儿童喜闻乐见的“抛硬币”游戏的情境.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抛后的结果时发现规律.因为硬币只有正反两面,落下后不是正面就是反面.因此说硬币落在桌面上.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其次.教师用活动贯串始终,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硬币与心灵     
一天清晨,我走进教室巡查早自习,发现干干净净的地面上,静静地躺着一枚不太新的硬币。数额不太大,只是五分钱的那种。我看了看硬币,又看了看学生,从学生的目光中,我知道,有些学生显然明白那枚硬币不该躺在那儿。“让值日生拣起来?———他会把硬币丢在讲台上了事。让附近的学生拣起来?———他可能也会那样做。莫不如……”我走过去,弯下身子,“哎,谁的硬币?好难找的五分硬币呀!”我故作惊讶地站起身,用手轻轻擦拭着上面的灰土。“哇,不错,不错,好精致的,让我好找呀!”一边说,一边自然地走到图书角的柜子前,把硬币放到一个空格子里,对自己又…  相似文献   

12.
[病例1]判断:一元的硬币是圆。( ) [病症]一元的硬币是圆。(√) [诊断]圆是平面图形,而硬币有厚度,它是近似的圆柱体,所以不能说“一元的硬币是圆”,可以说硬币的正面或反面是圆。 [处方]一元的硬币是圆。(×)  相似文献   

13.
概率是中学数学的新增内容 ,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如果在解题中能打破思维常规 ,采取“正确分类 ,正难则反 ,数形结合”的策略 ,往往能绝处逢生 ,迅速求解 .下面就这类问题如何求解举例说明 .一、正确分类 ,不重不漏分类讨论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分类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熟悉的问题 ,但在分类时要正确选择分类标准 ,做到不重不漏 .例 1 将一枚硬币连掷三次 ,出现“2正 1反”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 将一枚硬币连掷三次 ,出现的情形有 4种 ,即“3次全正” ,“2正 1反” ,“1正 2反” ,“3次全反” ,…  相似文献   

14.
一一位高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考试,试题系正误判断题。监考时,他发现一个学生每答一题之前,都掷一次硬币。于是,他问学生:“你在干什么?”“做考题呀,”那位学生答道,“硬币的正面表示正确,背面表示错误。”  相似文献   

15.
实验材料:硬币、名片、玻璃杯。 实验步骤:1.把名片放在杯口。2.在名片上放一枚硬币。3.用手指快速地把名片弹出去,硬币会“扑通”掉进杯中。实验原理:名片和硬币因惯性而呈静止状态,快速把名片弹开,静止不动的硬币会因重力的作用而掉到杯底。所谓“惯性”指的是任何物体若不受外力作用时,将继续保持它原来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标 1.结合高中英语第二册第六单元的22课"Coins",向学生介绍中国硬币及世界硬币的背景知识,扩大学生的相关词汇量.  相似文献   

17.
活动一它们是几分钱目的:1.按数取出相应的“硬币”。2.练习“硬币”的换算。准备:1.“1分”、“2分”、“5分”硬币的拓片若干;摆硬币拓片的图板若干(如图一、图二)。2.事先认识过硬币。过程:1.将“2分”、“5分”换算为“1分”的练习。幼儿取一图板(如图一),首先辨认左格内的硬币拓片,说出它们的面值。然后取“1分”币拓片在右格内摆放,其面值总数要与  相似文献   

18.
以抛硬币实验为例,教学中往往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是先得出正面或反面朝上的概率是1/2,然后让学生通过多次抛硬币去验证这个结果。第二种是先让学生多次抛硬币,计算出现正面或反面朝上次数与总次数的比率——频率,然后用频率估计一下出现正面或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这个可能性接近1/2的话,就推断这个硬币大概是均匀的。  相似文献   

19.
丁敏  佟吉峰 《辽宁教育》2005,(8):104-10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2~93页“抛硬币“.   教学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进一步体会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  相似文献   

20.
小H手上有n枚硬币,其中任意一枚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小H知道每一枚硬币的真假,但其他人都不知道哪枚硬币是真的,哪枚硬币是假的,更不知道有几枚硬币是真的.现在允许我们问小H任何回答为“是”或“否”的问题.不过,小H被允许在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