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徽州学作为一门学科得以确立,有三方面的基础。 一是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文书。据统计,现存的徽州人的著述总数在4000种以上,文书约40余万件。徽州文献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学术质量之高,在全国都是极为罕见的。而徽州文书被誉为是继甲骨文、汉晋简牍、敦煌文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之后的“中国历史文化第五大发现”。  相似文献   

2.
《黄山学院学报》2007,9(2):19-19
(1)徽州化为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村社会实态提供了一个范本。徽州保存下5000余处地面物遗存、4000余种献、40余万件书,跨越千年历史,涵盖政治、经济、化各个领域,尤其地面物遗存、无形化遗产和书档案,均为第一手资料,是人们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村社会实态不可多得的资料,为按历史本来面貌做综合实态研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12世纪中叶,徽州学术文化区形成,出现了统一的学术文化理念,从南宋至明前期,一统于朱子学。明代中后期,心学在徽州得到广泛传播,呈现朱子学与心学杂存的特色。清初,徽州学术文化理念回归朱子学。乾、嘉、道三朝,徽州学术文化理念由朱子学而至徽派朴学。  相似文献   

4.
回顾古今中外的学术发展史,不难发现,对同一种历史文化的探索与研究,往往分为不同的领域,形成不同的学科;而在同一领域或同一学科中,又会出现不同的论说,乃至形成不同的理论和学派。在多样的阐释与论说之中,或有正确与否之分,或呈高下优劣之别,而更多的场合,是难以用正确与错误  相似文献   

5.
徽州税文化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赋役文书体现了古代徽州乡民对自己税收责任的认知和纳税意识的自觉。徽州乡民注重通过契约明确纳税人的税负转移,界定纳税责任;注重利用宗族亲谊在税赋征管过程中发挥作用,化解纳税矛盾。在税粮征纳过程中,地方精英往往起表率作用,采取积极的护税、协税行动。  相似文献   

6.
徽州学术文化所关注的领域非常广泛,具有鲜明的学术性,同时徽州学术文化对徽州社会有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南宋以后徽州出现的宗族社会形成、徽商崛起、节烈之风盛行三大社会现象都与徽州学术文化密不可分;而徽州学术文化具有社会性的原因则和它自身的研究内容、传播的手段和形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日前,读到安徽师范大学刘道胜博士的新著《徽州方志研究》(凡20万字,黄山书社2010年版,以下简称《研究》),感触良多。作者经过近十年的积累,对数以百计的徽州各种志书(不论存佚)作考察,填补了徽学相关研究之空白,为学界进一步利用和深入研究徽州方志提供了便利,诚  相似文献   

8.
徽州传统学术文化传播分徽州区域内传播和区域外传播两类。前者导致徽州区域内学术文化的整合,徽州学术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一体化现象;后者是徽州学术文化向其它区域的扩张,并由此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后期学术文化的发展风貌。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空间传播具有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传播空间的不平衡性、传播强弱程度的时段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 纵观历史,人类在创造生活用具的同时,也创造了艺术。民间艺术比较稳定地代表着一个大的历史阶段的民族群体意识,感情气质和心理素质,并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推动着各个历史时期文化艺术的发展。徽州的雕刻艺术正是由于社会观念所决定的,从而构成了  相似文献   

10.
徽州学     
徽州学是以徽州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 徽州文化的时间概念是宋宣和三年(1121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但对徽州文化的研究不能限于这一时间范围。一个文化的形成,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和影响力的延续,如徽州宗族社会始于宋,形成于明清。但中原氏族迁徙到徽州这块土地上来,却从汉代就已经开始,其逐步土著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徽州学     
徽州学是以徽州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 徽州文化的时间概念是宋宣和三年(1121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但对徽州文化的研究不能限于这一时间范围。一个文化的形成,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和影响力的延续,如徽州宗族社会始于宋,形成于明清。但中原氏族迁徙到徽州这块土地上来,却从汉代就已经开始,其逐步土著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徽学的诞生,主要是由于巨量徽州原始民间文书档案的发现。以往学者对徽州文书的分类探讨,主要针对中文类型的文书,而忽略了英汉双语文书这一类型。本文揭示了笔者收集到的一批徽州双语文书的特点,探讨了其在徽学、经济史、商业文化和英语史等领域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苏雪林教授所写的自述式回忆录着手,探究在她成长的过程当中,家庭里头影响她颇深的两个女性,一位是她的母亲;另一位是她的祖母。这两位代表着清末民初徽州地方女性与社会的关联性,系于传统道德规范与宗族“舆论”的力量,将女性局限于新时代所谓的“旧礼教”当中。苏母毕生所奉行的,正是传统中所要求的女性完人行为准则,故此文首先讨论“徽州典型贤母孝媳的原则”,主角正是苏母。再者,论及徽州地区“女性持家”的一种特殊社会经济型态。探讨女性涉入经济活动的情形。辅以当时社会的实证材料“徽州文书”作为佐证,勾勒出清末徽州地方女性生活真实面与难处。苏教授在《棘心》这本小说中,连自己也不否认这是一本作者的自传。她在自叙中有言:“有人或者要说棘心并不能算是一部纯粹的小说,却是作者的自叙传记,是一种名实相符的‘写实主义’的作品,作者也并不讳此言。”由此探索苏教授出身于新旧交接的时代,她又是如何转化传统女性对于“自我”的认知,而能一路的走到民国八十八年(1999)?出身于上述的家庭背景,面对新中国的到来,她恰好恭逢其时。称她是一位新女性,她该是当之无愧。但她的身上,我们又看到旧中国的痕迹,例如:苏家祖母为了弥补自己脚缠得不够小的缺憾,又觉得这个小孙女的心太野,便在苏雪林四岁时,亲自将她的脚是“日也缠,夜也缠”。直缠到她满意的大小,却令苏雪林认为:“可是使我成为‘形残’,终身不能抬头做人了。”再有一点就是她的感情生活,局限于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她浪漫、勇敢的个性不相符合,这点在《浮生九四:雪林回忆录》的自序中她说:‘我当时的顾虑其实太多,不愿牺牲别人,成全自己,乃其原因之大者。’这个顾虑,相信就是她成长环境中的社会公论,她担心母亲无法承受公论对她追求自我实现的批评,甚或可以说是批判。对于今日的现代女性而言,苏教授除了留下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之外,她个人的成长经历,在我们今日女性享有如此自由、自在地发挥潜能的现代社会环境的同时,历史演变的轨迹,她曾遭遇到的困境,也有足供我们省思与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徽州最早的状元是五代南唐时期的歙县岩镇(今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人舒雅。  相似文献   

15.
徽州最早的状元是五代南唐时期的歙县岩镇(今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人舒雅。  相似文献   

16.
《徽州学概论》对徽州学学科体系架构有不少重要的思考.必须从徽州学、徽州文化的定义、内涵、本质特性、内在逻辑规律的进一步开掘中探寻徽州学学科体系的合理构架.“人文以化成天下“之“文化“、徽州特定地域的地理人文、徽州学之所以成“学“的内因是整个徽州学学科大厦的最需要关注之点.全方位做好徽州文物、文献、文书等资料工作是徽州学学科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徽州民歌是在徽州文化土壤里萌生和发展起来的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音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徽州文化的影响。徽州文化主要包括:徽州方言、徽州宗族、徽商、徽州民俗等。徽州语言影响徽州民歌的歌词风格,徽州宗族为徽州民歌发展提供精神养料,徽商为徽州民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思想素材,徽州民俗影响徽州民歌的风格和内容。  相似文献   

18.
清代徽州虽然地处万山丛中,但由于本地缺乏粮食,严重依赖外界市场的供给,必须与外界市场进行货币交换与流通,故银洋价格始终随市场的波动而涨跌,并不存在一个稳定的基本比值,遗存至今的很多清代徽州契约就反映了这一价格涨跌的历史数据和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徽州文书中的人名用字进行分析归纳,找出一些共性,并分析了其中的一些俗字。主要讨论了徽州文书中反映的徽州人名和徽州人名中俗字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徽州学概论》一书问世是历史的呼唤:崛起的徽州文化需要这样的《概论》。《徽州学概论》之《通论》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分论》之人文技艺,满目琳琅,是一部介绍徽州文化的提纲挈领、得其要旨、堪作渡海之筏和登山之杖、嘉惠学人的值得一读之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