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徽墨始创于唐末。易水(今河北易州)奚氏制墨世家之后奚超,因避战乱携全家南逃至歙州,见这里松林茂密、溪水清澈,便定居下来,重揉制墨旧业。他造出的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潦”。南唐时后主李煜得奚氏墨。视为珍宝。遂令其子廷硅为“墨务官”,并赐国姓李作为奖赏,奚氏一家从此更姓李。歙州李墨遂名扬天下,世有“黄金易得,李墨难获”之誉,全国制墨中心也南移到歙州。此后,制墨高手纷纷涌现,如耿氏、张遇、潘谷、吴滋、戴彦衡等,徽州墨业进入第一个鼎盛期。  相似文献   

2.
徽墨     
《黄山学院学报》2006,8(1):84-84
微墨始创于唐末。易水(今河北易州)奚氏制墨世家之后奚超.因避战乱携全家南逃至歙州.见这里松林茂密、溪水清澈,便定居下来,重操制墨旧业。他造出的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  相似文献   

3.
制墨业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手工业,隋唐五代时期制墨业相当发达。唐代制墨业不论产地分布,还是生产质量、工匠数量,北方地区都占绝对优势,当时北方的绛州、易州、潞州等地都是著名的制墨中心。唐末五代时,制作重心开始由北方向南方转移,歙州逐渐成为著名的制墨中心。  相似文献   

4.
《黄山学院学报》2007,9(4):125-125
晋太康元年(280年),吴国被灭,新都郡更名新安郡。所属新定县改遂安县,海阳县改海宁县。新安郡辖黟、歙、海宁、黎阳、遂安、始新六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新安郡为歙州,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新安郡是徽州的前称,所以徽州又称新安。文人也喜欢以“新安某某”自称,朱熹写文章就往往署“新安朱熹”。一些学术流派也以“新安”冠名,如“新安医学”、“新安画派”、“新安理学”等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墨名,是墨的质量或品种区分的标志.不同的墨名,可以透露出不同的信息.了解墨名的来源,对于提高收藏鉴赏能力是十分有用的. 在中国传统制墨业中,墨的命名方法大致有五种: 第一,以材料来命名.用名字表示材料的精美,如“上品清烟”、“延川石液”、“五百斤油”、“鹿角胶”、“乌玉块”等. 第二,以墨表面的图案内容来命名,如“龙凤呈祥”、“立鹤步云”、“黄山图”、“西湖十景图”等. 第三,以制墨手法来命名.借此表示制法古老,如“易水光”、“东坡墨法”、“轻胶十万杵”等.  相似文献   

6.
墨是我国传统的“文房四宝”之一。我国的制墨历史十分悠久。据《述古书法纂》载:“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墨在几千年的使用过程中出现过不少雅称,这里辑录一撮,以飨诸君。瘦龙本指墨上刻的龙纹,如宋·黄庭坚《谢景文惠浩然所作廷珪墨》诗:“柳枝瘦龙印香字,十袭一日三摩挲”。后来,瘦龙便作为墨的代称。如金·元好问《陈德元竹石》诗之一:“瘦龙不见金书字,试就宣和石普看”。乌丸古时的墨多作成圆形,计数单位为“丸”。如《太平御览》引《东宫旧事》:“皇太子初拜,给香墨四丸”。后人因墨色乌,形如丸,故雅称墨为“乌…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上统一局面的政治格局呈现“居北制南”。尽管明初和国民政府都曾短暂地以南京为政治中心,但明成祖迁都北京和蒋政权存在22年后覆灭的历史反而说明“居北制南”格局坚如磐石。中国统一的政治格局之所以形成“居北制南”,是因为中国北方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在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后,凭借漕运将东南之赋税北运,从而巩固和确保了“居北制南”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8.
一字妙联     
刘炜 《老年教育》2010,(1):38-38
清代咸丰年间,有人出一上联求对,联中仅一“墨”字。不少人遂以“笔、纸、砚、书”等字应对,却均不是佳对。惟一人以“泉”字应对,被公推为最佳下联,流传至今。这副“一字联”写出来就是: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上统一局面的政治格局呈现“居北制南”。尽管明初和国民政府都曾短暂地以南京为政治中心,但明成祖迁都北京和蒋政权存在22年后覆灭的历史反而说明“居北制南”格局坚如磐石。中国统一的政治格局之所以形成“居北制南”,是因为中国北方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在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后,凭借漕运将东南之赋税北运,从而巩固和确保了“居北制南”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0.
所谓“徽州休城胡开文制”款“(乾隆)小巫山樵书画墨”实为同(治)、光(绪)年间休宁胡开文老店“仿古”之作。“徽州胡开文法制”款“(乾隆)小巫山樵书画墨”则为同(治)、光(绪)年间某位胡氏子孙“仿古”制作。同(治)、光(绪)年间胡开文仿古墨的出现,既标志着胡开文墨业的兴盛,同时也反映了胡开文家族内部激烈的商业竞争。  相似文献   

11.
《桃花源记》中有三个“外人”,即: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2.遂与外人间隔3.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三个“外人”中,2和3都是“桃花源以外的人”。第一个“外人”如果也这样解释,则与后文《桃花源诗》“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相抵牾。因为时迁世异,秦代的衣制当然不可能和几百年后的晋代相同。  相似文献   

12.
从文字训估学和文献学及文章本身入手,对《左传》中的悬案“遂为母子如 初”作了探索,从而明确了“遂为母子如初”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3.
“南”“北”合配使用.构成“南A北B”格式,大体有三种情况:一,实指。“南”“北”实指其方向.如“南箕北斗”、“南橘北枳”。二,对指。“南A”和“北B”的意思相对。如“南阮北阮”(晋朝时姓阮的家族住北者富而南北者贫.指居住一地而贫富悬殊的同族人家).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制墨可分为三个时期。秦汉时使用松烟墨,宋代开始出现桐油烟墨,并有一大批为我国制墨作出巨大贡献的墨家。从制墨技术上看,取烟、和墨、煮胶、杵墨、用药,一步步发展到明代达到技术顶峰,工艺水平同时也登峰造极。明清的墨不仅是实用品,更是人们收藏的艺术珍品,出现了鉴赏家和收藏家喜爱的墨品佳作。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到我国制墨工业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教材《勾践灭吴》一文有这样两句话:“遂使之行成于吴”;“遂灭吴”。人教版教参对两个“遂”字分别解释为:“副词,终于”;“连词,于是”。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值得商榷。“遂”是多义词:①作连词时为“于是、就”,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前一事引起的”。如《左传·僖公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宋史·种世  相似文献   

16.
清代婺源制墨业大可与歙县、休宁相埒,鼎足而三,因此,有关婺源墨工制墨的情况,应该说是研究徽州造墨史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四大墨谱”是指明万历年间的《方氏墨谱》、《程氏墨苑》、《方瑞生墨海》和《潘氏墨谱》。 《方氏墨谱》6卷,方于鲁辑,丁云鹏、吴廷羽、俞仲康绘图,黄德时、黄德懋等镌刻,万历十七年(1589年)方氏美荫堂刊本。共收录方于鲁所造名墨图案和造型385式,分国宝、国华、博古、法宝、洪宝、博物六类。雕刻精美,线条细如毫发,纤丽逼真。  相似文献   

18.
“四大墨谱”是指明万历年间的《方氏墨谱》、《程氏墨苑》、《方瑞生墨海》和《潘氏墨谱》。 《方氏墨谱》6卷,方于鲁辑,丁云鹏、吴廷羽、俞仲康绘图,黄德时、黄德懋等镌刻,万历十七年(1589年)方氏美荫堂刊本。共收录方于鲁所造名墨图案和造型385式,分国宝、国华、博古、法宝、洪宝、博物六类。雕刻精美,线条细如毫发,纤丽逼真。  相似文献   

19.
墨子姓墨名翟,不是宋公子目夷之后,也不是孤竹国君墨胎氏之后,而是禹师墨如的后裔。墨学之墨,乃以禹之道为绳墨之墨,墨行夏道,既是弘扬夏禹之道,又是弘扬墨如家学;翟乃夏翟,阳翟为禹所都,“墨翟”二字的本意是“法夏”。  相似文献   

20.
隋末天下大乱,歙州汪华起兵据六州保境安民,唐初主动归唐维护一统,具有意在“靖民”的“王之大节”:汪华对地方安定、徽州文化的奠基、国家的统一都有重要贡献;由此衍生的汪华文化现象成为徽州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