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永佃权     
永佃权是指佃户对所租佃的土地,有永远耕种的权力,也就是说有永远使用的权力。如果土地所有权变更了,但使用权不能变。这种一田二主的土地制度,在明清徽州地区非常流行。  相似文献   

2.
汉代私有土地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经济手段,即土地买卖;二是通过政治权力、政治手段实现的,后者是汉代封建地主阶级得到土地的主要手段。汉代土地所有权常随着政治权力的运动而发生转移;土地可以作为商品买卖,但受到种种限制;且常常存在着超经济强制。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与相近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的概念处于模糊歧义状态,值得认真辨析。随着宪法修正案修改后的规定实施,存在诸多现实问题,突出的是滥用征地权力、征用范围过宽、征地程序也不完善等。这就应当逐步完善我国的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制度。  相似文献   

4.
当前造成农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政府权力行使的规范性问题。农村土地流转中政府权力行驶,主要表现为抽象行为、具体行为、服务于指导行为三种类型。在现实中政府权力行使限制了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利,这也侵害了农民对土地的权利。要合理调整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政府权力与农民权利之间的关系就需要建立和健全土地流转风险保障机制,完善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完善农民就业培训机制,构建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  相似文献   

5.
在后税费时代国家赋权、地方政府和村社组织让利、农民增权的农村土地利益分配的理想格局中,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是其应有之意,但农村土地利益的不断增长,刺激了国家、地方政府、村社组织、农民对土地利益的激烈博弈。由于国家多重土地目标的矛盾和地方政府、村社组织的土地权力受到制约的有限性,使得土地权力(权利)配置与土地利益分配之间并不相称,从而对农民的土地利益进行了挤占,产生了农村土地利益分配失衡的状况。后税费时代应在社会本位价值观的引领下,尊重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公私合体属性,理顺国家的土地权力,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的土地权力,廓清村社组织的土地权利,赋予、归还和维护农民的土地权利。  相似文献   

6.
豪族集多种特征于一体,大地产性是豪族重要特征之一。豪族大地产的形成与权力支配密不可分。豪族占有土地的方式中,都直接或问接地表现为权力占有,豪族的大地产是权力支配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具备目的合理性是土地征收的必要条件,只有直接的公共利益才具有真正的目的合理性。土地征收的困境是公共利益被滥用,政府权力缺乏应有的制约,法律制度设计缺失。要通过土地征收的程序设计、征收动机的抑制机制等措施使土地征收目的回归到直接公共利益上来。  相似文献   

8.
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中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弊端日益凸显,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国家对集体土地的征收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关系的制度混合,使得国家在土地征收中权力与权利之“公益目的、给予补偿”的宪法制衡被打破,并引致了民众对土地征收法律性质的认识偏差和司法救济的不力,以致于剥夺、侵犯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权益的征地行为屡禁不止。因此,探索并研究土地征收中国家权力与权利的制度设计和法源基础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土地供应转轨以及城市高速发展形成的巨大权力场中,公权的过度集中及有效监督的缺位,加上不同用途的土地价差,共同制造了巨大的土地寻租空间,给国家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对土地寻祖的产生及其根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土地制度的完善是遏制土地寻租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改革、完善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已经刻不容缓。宏观上,借鉴国资委与国企管理层的运作机制,在现有法律基本构架内,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村委会与村经济合作社分设,各司其职,改进治理结构,强化监督;微观上,规范“乡里中间层”权力、完善承包土地流转制度、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通过制度建设,最终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合法、有序流转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快速城镇化时期北京城市更新的四个案例,以长时段观察的田野调查方法研究都市权力结构与土地利益分配,提出了一个关于中国土地利益分配结构变迁及其社会后果的空间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增长联盟理论相对忽视了都市权力多元化趋势,而政体理论则未充分重视土地利益分配所嵌入的制度环境与国家治理结构。中央政府能够通过政策目标调整改变都市权力结构并进而改变土地利益分配的博弈机制,政策调整实际上塑造了四种典型的土地利益分配类型,四种类型的土地利益分配包容性逐渐增加,城市社会空间分化扩大趋势逐渐缓和。土地利益分配问题是快速城镇化时期社会矛盾凸显的政治经济根源,也是新时代公平导向的空间治理改革和政策调整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从土地资源法律政策制定执行情况、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土地资源保护情况、土地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情况等几个审计内容出发,遵循指标选取原则,建立了生态保护红线约束下的土地资源资产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有助于相关部门、相关人员明确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约束权力滥用,减少土地腐败和违法用地行为。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化进程中和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土地权力主体的不明晰,导致农地市区化过程中的权利非对等性转移和征地价格差,这既使农民不能够长期享受到土地增值带来的效益而失去生存的基础,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建立健全土地登记制度,完善征地制度,建立对失地失业农民的就业、生活保障长效机制,细化土地使用权到期的立法和政策规范,乃是我国今后土地政策调整和改革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教材在谈到封建剥削时经常讲到“田租”和“地租”这两个词。二词看上去非常相似,使用时也比较笼统,如“抗租抗税”“减租减息”等。“租”究竟指什么,这两个词能否通用,经常困扰着中学生。辨析这两个词对中学的历史、政治学习很有必要。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的基础。在这个制度下,国家承认土地私有。私有土地的形式具体说来包括各级官吏所占有的土地、地主土地、寺庙土地、自耕农土地等种类;同时皇帝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也就成为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相应地,封建性质的剥削分两种情况:一是大土地所有者(广…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工》2009,(1):40-40
在城市拆迁问题上.根本问题在于政府既掌握着权力,又是城市土地所有权人,两者结合让政府在城市改造中扮演了一种扭曲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的吹刮着的愤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而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相似文献   

17.
乡村治理离不开乡村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安排.农村土地财产权的不同制度安排产生不同的乡村治理的权威结构和治理模式.与土地农民集体财产权制度相适应的是高度集权的人民公社的公共权力治理模式,而农村改革以来的双层土地财产权制度安排形成了"乡政村治"的分权式治理模式.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赋予农民更加清晰和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将为乡村治理提供私权力治理的新维度,以弥补单纯依靠公权力治理之不足.  相似文献   

18.
广西土地整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整理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广西土地整理的主要动因是:人多地少,优质耕地锐减;农村土地无序流转,缺乏规模经营;生态环境恶化,土地退化。土地整理运作途径主要有:加强土地利用实施总体规划的力度;根据各地的实际选择整理模式;建立土地整理专项基金;加强土地整理的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19.
不断完善的土地征收法为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必要条件。土地征收法的主要发展变化有:从单行法转变为诸法合体,“土地征收”概念取代了“土地征用”概念,土地征收审批权不断地被上收,补偿标准不断地被提高。土地征收法的完善方向是:明确规定征收土地的公共利益范围,科学地设置土地征收审批机关,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市场价值给予被征收入公正补偿,有效地保障被征收入的救济权。  相似文献   

20.
土地问题已成为我区城市化、工业化等经济发展的第一制约因素。但是,在土地非常吃紧的情况下,浪费土地现象却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通过对我区土地整理、合理利用,可以突破我区土地资源瓶颈制约,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占用耕地的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