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慧雯 《青年记者》2009,(20):47-48
新闻漫画具有三个基本属性:新闻性、漫画性、评论性,是三属性的融合。《南方周末》(以下简称《南周》)的漫画专栏“漫画一针”,刊登在评论版,基本上每期一幅漫画,不是单纯的新闻配图,而是可以独立成文的新闻漫画。这些漫画符合专栏名称“漫画一针”,确有简单中见观点,一针见血之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闻漫画具有三个基本属性:新闻性、漫画性、评论性,是三属性的融合。《南方周末》(以下简称《南周》)的漫画专栏"漫画一针",刊登在评论版,基本上每期一幅漫画,不是单纯的新闻配图,而是可以独立成文的新闻漫画。这些漫画符合专栏名称"漫画一针",确有简单中见观点,一针见血  相似文献   

3.
《读者》:净化心灵 升华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川 《报刊之友》2002,(1):32-32
全国8000多种期刊中,《读者》早已是屈指可数的名刊了。就月发行量来说,她紧随《知音》、《半月谈》之后,名列第三。过去忙于公务,需要审读的报刊也看不过来,自然无暇领略《读者》的风采。退出“一线”,人闲了,身轻了,心静了,赶忙订了一份《读者》,以品一品这个名刊的滋味。  相似文献   

4.
《党建专刊》自去年3月12日开办《典型实例解析》专栏.至12月31日.共发该专栏稿38期.基本保证每期一篇.且全部进行了突出处理。在本专版年度受表扬的稿件中,该专栏藕占85%,在被率报评为季度优质稿的9篇中占8篇,军报《通联情况》和《读报与评报》专栏先后6次刊登读章.称赞《党建专  相似文献   

5.
2005年9月开始,《羊城晚报》开设了一个新的版面——《人物》。该版的定位是新闻人物版,每周五期,每期报道一到两个新闻人物,旨在给读奉献一个个立体、生动的人物形象。开版以来,其关注度日渐提高,稿件屡屡被各媒体转载。如何把《人物》版编辑得耐读又好看呢?我们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张梦君 《新闻世界》2005,(12):48-50
在中国美术史上,《清明上河图》可谓是一幅最具传奇色彩的作品,也是历朝历代被临摹最多的一幅作品。从古至今关于《清明上河图》版本的考证、真伪的争辩有着许许多多的传说和不解之谜;千百年来历朝历代的皇宫贵族、人墨客,对于《清明上河图》的掠夺和收藏从未停息过。《清明上河图》真迹是如何现世的?它的作张择端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相似文献   

7.
2005年的一场飓风和洪水,几乎把美国新奥尔良这座城市毁掉。洪水退去,人们在反思中都认为,这场灾难是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导致气候变暖的恶果。这让我想起自己曾经创作的一幅反映大自然报复人类、使受灾人临难“悔悟”的漫画。这幅题为《悔》的漫画在第九届(1998年度)中国新闻奖漫画作品复评中被评为铜奖(见图)。  相似文献   

8.
《陕西日报》继承与发扬它的前身《群众日报》五十年代初期密切联系读的好传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办好《百姓心声》和《新闻调查》专版,及时反映全省人民的意愿、要求、批评建议,对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作出剖析或回答,进一步加强了与各行各业读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一图值万言”道出了图片在报纸中的作用。《铁道建设报》每期以两张图片加一幅新闻漫画共同为一版服务的新颖形式,成功地展示了一版版面严肃中不失活泼、稳重中透着灵巧的版面特色。编辑部给我的《铁道建设报》第2089、2090、2092期,是铁道部第二工程局党委主办的、有全国统一刊号、邮局公开发行的企业报纸。首先,吸引我的是该报的一版,均以两张图片加一幅新闻漫画构成整体框架。有两张报是由两张图片与一幅漫画以“品”字结构支撑整版,另一张报则以右上左下  相似文献   

10.
多年前看过两幅漫画,至今仍觉尖刻辛辣,意味深长,可惜搬家时不知塞在什么地方,一时找它不见。一幅是从《人民日报》上看到的,题目叫《为了一根鸡毛》。画面上有两只公鸡,因地上掉了一根鸡毛,便挺身而斗,斗来斗去,两败俱伤,弄得各自浑身是血,一毛不存。另一幅是出自漫画大师华君武之手(登在哪个报上记不清了)。  相似文献   

11.
王海群 《青年记者》2005,(10):44-45
8月15日、16日,《读新报》连续在头版刊发了致读的信:“为做大做强《读新报》,我报社拟剥离经营部分组成传媒公司。在资本运作期间,我报从即日起休刊。从8月22日起至8月28日止,《读新报》的整订用户,可凭订报收据改订《生活报》、《老年报》或《家庭保健报》,如不希望改订,可凭订报收据到《读新报》社退取从休刊之日起到年底的订报费。在邮局订报的用户凭收据到邮局退取订报费。  相似文献   

12.
《网络传播》是一个起点很高的杂志,这一方面是因为它的生办单位的地位,另一方面在于,它是国内第一个专门定位于“网络传播”这一新兴领域的专业杂志。我个人以为,《网络传播》这一品牌具有一种与生惧来的价值。但需要更好地培育、发掘与拓展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13.
8月15日,记者约好在三联书店二楼咖啡厅采访沈昌文先生,没想到巧遇丁聪夫妇。丁聪先生是在老伴的陪伴下到编辑部拿稿的。很难想象,一位年届九旬、重病缠身的老画家,现在还在给一本杂志画版式。32开配一副图的封面,简洁的版式,还有每期必有的一两副漫画,读书的标准像25年不变,就是因为有了这“从一而终”的丁聪。为读书作画是丁聪生活里一桩顶顶重要的事。他盯稿子盯得很紧,稿若没按时来,就急得亲自到编辑部去取。这位抗战时就开始漫画创作、并曾在香港创办《良友》杂志的老画家说,他真的“欢喜这份工作”。不变的丁聪经历了《读书》的好几茬…  相似文献   

14.
大川 《传媒》2003,(5):42-42
读了两年多《读者》,加在一起,50多期,数百万字。若问有何感悟、教益?很简单:感动。不光我感动,相信许多读过《读者》的,也会被一篇篇美文,一个个人物、故事感动的。这从她每期选登的读者“心声”便可看得出来,包括正在狱中服刑的罪犯。 有人说,如今有些人,冷漠多于关爱,麻木多于感动。实在地说,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大概正是透过这种现象,《读者》才有了自己明确的定位,而不是随波逐流,“跟着感觉走”。多年来,她一直坚持真善美的阳光主题,“辛勤地采撷中西文化里最芬芳的花蜜”,用来滋润读  相似文献   

15.
《新闻记者》2008,(5):47
徐克仁早先是《新民晚报》文化记者,后来主编《新民体育报》和《东方体育日报》。他的新闻作品视野开阔、角度新颖、文字干练,使其成为晚报一线记者中的佼佼者。他的新闻时评以《自说自画》为栏目,笔法辛辣、文风轻快、风格调侃,还配以漫画平添幽默、讽刺的情趣。只是因为编排原故,这本新闻作品集子没有收入其漫画。  相似文献   

16.
我眼里的《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在众多图书馆杂志中应属上乘,深受笔者喜爱,每期读后都有一种登高望远……  相似文献   

17.
朱金平 《军事记者》2005,(8):i0002-i0002
一幅摄影作品最成功的标志之一,就是画外语言和思想的丰富。它在让读赏心悦目的同时。给人许多思考和联想.让人奋进。而常跃拍摄的《势不可挡》,就是这样一幅难得的军事摄影佳作。  相似文献   

18.
我从1981年起一直订阅《新闻战线》,每期发来,我总是留心其中的漫画。这些漫画,针对新闻界出现的种种不正之风或某一错误倾向,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看后发人深思、令人捧腹。一幅好漫画往往比一篇涉笔成趣、尖锐泼辣的文章还要幽默、有力。在其它省市出的  相似文献   

19.
改版后的《档案管理》“人物”版块,2005年6期先后设置有领导、局馆长论坛、名人档案、通讯、编读互动、评论员章、读推荐、酸甜苦辣等8个栏目。全年其发表章67篇102个版面,平均每期发12篇17个版面。(编:刘先生是细心人,如今这样的人已不多了。)从第1期到第6期栏目的不断调整完善中可以看出编辑们对该版块的重视程度和为读编辑精品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20.
早就听同行们谈起军报《读之友》版,称她是广大基层官兵的良师益友。2003年暑假有幸到解放军报社学习,和《读之友》进行了零距离接触,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读之友》情系基层官兵、服务广大读的一片浓浓深情。综观该版有以下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