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认知训练培养初中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以往对儿童情绪及其调节能力采用“医疗模式”进行干预研究的不足,借鉴情绪认知理论的合理成分,结合初中阶段儿童情绪发展不稳定的现实,我们采用认知训练的方式在教育情境中对初中生情绪调节能力进行了培养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在教育情境中通过认知能力培养可以提高初中生的情绪调节能力;2.有情绪内容认知训练比无情绪内容认知训练培养效果要好。此外,对情绪调节培养途径、情绪调节与学习成绩及性别之间的关系、初中生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及成因、初中生情绪调节能力培养的最佳切入点等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陈碧华 《教师》2023,(10):96-98
文章研究了生成课程视角下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培养的支持策略。培养幼儿调节情绪的能力是当下教育的重点目标,为了培养幼儿情绪调节能力,教师应当注重幼儿情感教育,提高幼儿情感认知力;协助幼儿自我评估,使其明确自我价值;丰富幼儿情绪经验,使其学习恰当表达。文章作者概述幼儿情绪调节内容,发现后天的培养和指导对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形成非常重要,从客观和主观角度总结影响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主要因素,并规划相关培养原则,以此探索生成课程视角下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培养的支持策略,调节幼儿情绪,促进幼儿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从专门课程、学科渗透、优化环境及心理咨询这几个方面就中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当前社会对学前教育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从关注幼儿学习能力的发展,转变为关注幼儿综合能力与道德情操的培育,其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更是学前教育工作的重点,这就需要幼儿园教师深入开展教学实践探究,科学把握培养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教育方法,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与心理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在情境教育中关注幼儿情绪能力的培育。本文通过分析培养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重要性,概述教师需要掌握的情绪调节培育方法,从而探究出有效培养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实践策略并以实际案例作为检验,以此来提供有效的教育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阶段除了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要注重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态度,那之后的学习生活无论面对多大的压力都能够应对。在这其中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就起着很大作用。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文气息的学科,相比于其它学科而言,语文还是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语文学科所培养的情绪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正是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6.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正式求学生涯的开始,这个阶段对于培养学生日后的学习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也是培养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情绪调节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巫文胜  郭薇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1):49-53,57
青少年发展良好的标志,应是认知素质和情感素质高度和谐的统一。本文分析了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与青少年情绪调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情绪调节的内涵,如情绪调节的定义、类型、特征、功能与目的等,以及相应的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学生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指导。  相似文献   

8.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种内心感受,它可引起人体内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从而提高或降低人们的活动能力与运动效果。有研究指出在干扰学习的所有内干扰因素中以情绪为首,研究同时指出,情绪调节能力是可以通过培养提高的。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呢?本文结合自身实践,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选取了101名3~5岁幼儿,考察年龄、情绪情境和人际关系背景等对幼儿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影响。结果显示,幼儿在3岁时开始认识到外部表情和真实情绪的区别;4岁时情绪表达规则认知能力迅速发展;在早期,幼儿进行情绪调节的目的以自我保护目标为主,随着年龄增长而日渐趋向社会定向目标;幼儿对伤心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相对较好,情绪表达更符合社会期望,而在生气情境中表现得更自我中心;当好朋友在场时,幼儿的情绪调节更有效,尤其是在高兴和伤心情境中,其外部情绪表现更符合社会期望。为促进幼儿情绪表达规则认知能力的发展,成人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同理心,促进其交往能力的发展;抓住4岁这个关键期,培养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引导幼儿合理宣泄和调节生气情绪;为幼儿创造和谐的情绪环境。  相似文献   

10.
幼儿教师德育素质对幼儿人格素质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情绪能力中情绪调节、情绪表达、情绪控制对幼儿教师德育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奠基作用,通过对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和相关心理调适方法的传授,了解情绪能力对幼儿教师德育素质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1.
调查研究发现,教师调节幼儿情绪存在如下特点:教师多针对幼儿兴奋、悲伤等情绪进行调节;教师多在幼儿出现情绪反应后进行即时调节,调节时机稍显急躁;教师多采用抑制策略进行调节,调节策略有待丰富;教师对幼儿情绪的调节基本有效.针对情绪调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关注幼儿情绪变化与情绪背后的原因,培养幼儿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善于运用多种情绪调节策略,给予幼儿积极的鼓励和引导.  相似文献   

12.
高职学生的情绪表现出明显的过度性和不稳定性,为负面情绪困扰,主要是自卑、焦虑、抑郁、易怒等。以某高职院校为例,通过特色课程与活动的开展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引领作用,来培养情绪认知能力;接纳正常的情绪并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合理地表达情绪,发展人际交往能力;进一步陶冶情绪,培养管理情绪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4所高校20支篮球队员的调查,探讨了负性情绪调节能力的四个因子对情绪弹性的二个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篮球队员情绪调节量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2)接受调节能力对情绪弹性的二个因子、积极重评能力和主动调节能力对情绪恢复能力、回避调节能力对积极情绪能力均有显著影响。积极重评能力和主动调节能力对情绪弹性的积极情绪能力、回避调节能力对情绪恢复能力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发展良好的标志,应是认知素质和情感素质高度和谐的统一.文章分析了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与青少年情绪调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情绪调节的内涵,以及相应的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学生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指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高职学生的情绪调节特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职学生具有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在调节情绪时较多地采用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但也使用消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在调节情绪水平上认知调节多于行为调节;高职学生性别、是否属于单亲家庭及生源地对其情绪调节能力和情绪调节策略有显著影响,年级、专业差异不显著;情绪调节能力、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与学习成绩成正相关,消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与学习成绩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情绪管理是个体或群体对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是培养情绪智商,建立和维护良好情绪状态的一种现代管理方式。本文从情绪管理的内涵分析出发,对大学生自我情绪管理的意义及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大学生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介绍应用型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的内容及当前我国应用型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现状,提出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无法由浅入深、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培育得不到重视、学生自我情绪调节能力没有作为重要项目、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育的载体有待开发的问题。经研究发现,通过调整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密度来加强主观意识、加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引导力度、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情绪的调节能力、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育载体的开发四个方面,可以建立起增强自我管理能力的路径,解决路径不完善、不适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周莲清 《教育导刊》2011,(12):80-82
情绪是内在精神活动的外部表现,是个体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主观反应。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有助于孩子维持正性情绪,控制并避免负性情绪,有助于孩子开展和维持良好的人际交往活动,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期是个体情绪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5岁~6岁的孩子已经初步具备情绪的调节与控制能力。家长要观察、分析孩子,针对不同孩子情绪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情绪能力以情绪智力为基础,是认知和情绪领域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体现。儿童情绪能力在同伴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情绪能力中情绪理解、情绪调节与同伴接纳的关系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教育者应重视对儿童情绪能力的培养,从而改善同伴交往不良儿童的现状,增强其同伴接纳程度,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情绪调节是社会与情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OECD的研究框架下包含抗压力、乐观和情绪控制3项能力。基于苏州市10岁组和15岁组学生参与OECD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的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差异检验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苏州学生的情绪调节表现予以呈现,研究发现抗压力、乐观和情绪控制与其他能力具有显著相关,其得分表现在年龄、性别、城乡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普高与职高间的差异不显著;情绪调节受背景、学生、教师、学校和家庭层面相关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对健康、幸福感、满意度、考试焦虑、亲近家人和亲近他人等生活结果变量有显著影响。因此相关主体要充分重视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明确自身角色,选择正确的路径与策略促进学生情绪调节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