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钱钟书读《伊索寓言》读出一个新的《伊索寓言》,或者可以说又创造出一部新寓言——钱钟书寓言。这个新寓言在一定意义上甚至超过《伊索寓言》,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但我并没有否认《伊索寓言》自身的价值。相比较而言,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更贴近我们的时代,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和要求,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也是《伊索寓言》不能企及的。且不说钱钟书那诙谐机智的语言给人感情上的愉悦,那独到的见解给人  相似文献   

2.
钱钟书先生曾对《伊索寓言》有过很高的评价:“《伊索寓言》大可看得”,正如他的《读(伊索寓言)》不愧是一篇讥讽和透视现代人情世态的立意深远的妙文。对于《伊索寓言》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读,钱氏是“读”或说是“别解”,  相似文献   

3.
钱钟书先生曾对《伊索寓言》有过很高的评价:《伊索寓言》大可看得,正如他的《读〈伊索寓言〉》不愧是一篇讥讽和透视现代人情世态的立意深  相似文献   

4.
《读(伊索寓言〉》(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是钱钟书先生写的一篇读后感,但它又与一般的读后感不同,别出新意。钱先生没有像通常的读者那样由作者的思想牵着鼻子走,而是在读的过程中掺进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对《伊索寓言》中的故事进行“新解”,给每一个故事都生发出新的寓意来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职高《语文》第四册开篇选了钱钟书先生的《读〈伊索寓言〉》。可以说此文“借《伊索寓言》里的九个寓言故事连类引申,洞烛世相”,的确“化陈腐而为神奇,开生面而破余地”。然而在分析课文第四小节时,我发现教参说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一、阅读切入钱钟书先生的《读<伊索寓言>》灵智隽永,奇警深刻。他在古希腊寓言的石头墙上,竟然别凿一隙,让一株钟灵毓秀的智慧之树藏根其间而旁逸斜生,"满树的玄想之花,心灵之果,任人随喜观赏,止息乘用"。钱先生读《伊索寓言》,并不止于对其中所寄寓之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的感悟,而是打通古今作出位之思,将那些古老寓言的情节嵌入现代文明的画布背景中作个性化的新解  相似文献   

7.
钱钟书先生的《读(伊索寓言)》实在是一篇奇文,读此文,可以引发我们对社会生活作更细致地观察和更深入地思考,而要在学生身上收到同样的效果,应该进行思维训练。于是,第一节里,笔者结合钱先生修改之伊索寓言列举了一些具体事例让学生去分析,去印证,去对号入座。同时,要求学生能够触类旁通,给那些笔者没有举出事例的钱先生寓言举出事例加以印证。这其实是在进行正向思维训练。第二节,笔者训练反向思维,并启发学生要能够从看似相同的表象后发现截然不同的本质,增强我们的辨别力,培养我们多向思维的能力,拓展我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8.
寓言,儿童不宜. 这是钱钟书先生在《读《伊索寓言》》一文中提出的观点.欧洲浪漫主义运动之父--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也提出了同样的看法.他们这样讲有什么依据呢?  相似文献   

9.
一、能够淡看这几次改动吗  钱钟书自命“文改公”,已经发表的作品总是不厌其烦地增删修订,如《管锥编》,增订的文字几近全书的 1/5。《写在人生边上》再版多次,钱钟书也是反复修改,其中《读〈伊索寓言〉》有几处修改,不仅关乎语言运用,而且还可以咀嚼出钱钟书的一些思想。 1983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在 1984年版的基础上准备简体横排重版《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在《读〈伊索寓言〉》“生前养不活自己的大作家,到死后偏有一大批人靠他生活,譬如写回忆怀念文字的亲戚朋友”之后加“写研究论文的批评家和学者”。可以看出,这一改动,…  相似文献   

10.
“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以上是著名文学家钱钟书先生就卢梭观点对儿童该不该读《伊索寓言》所作的一番真知灼见。其实每当我考虑到“该不该”这一问题时,总是很矛盾。因为人生中有太多的机缘巧合,也有太多的无可奈何。正如钱钟书说:“我认为寓言要不得。”但“这些感想是偶尔翻看伊索寓言引起的。”也正如我写下这段文字,其实直到我写完上段文字才明…  相似文献   

11.
钱钟书 《初中生》2009,(3):41-45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伊索为主要作者,一小部分是后人创作的,也寄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其中《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牧童和狼》、《狐狸和乌鸦》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伊索寓言》中的许多小故事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我们很有启发。但“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见解。我国著名学者钱钟书读《伊索寓言》时,就对一些故事作了新的诠释。那么,你在读完《伊索寓言》后又会有些什么新的想法呢?  相似文献   

12.
张先彪 《学语文》2002,(6):25-25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何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呢?教完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专题阅读《伊索寓言》是基于教材文本的拓展性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读寓言知故事、品语言悟形象、明寓言长智慧等几个环节,同时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阅读、主体感悟,注重讲练结合、读写结合,使学生享受到读书的快乐,体会理解寓言的特点,明辨是非善恶。  相似文献   

14.
记得上小学和中学时,就学过许多篇伊索的寓言。后来上大学听外国文学课,老师讲伊索寓言讲得特别细,我还专门找《伊索寓言》读了一遍。《狼和小羊》《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乌龟和兔子》等寓言故事,我至今记忆犹新,可以一字不漏地讲给小孩子听。中国古代文学中也有许多寓言故事,但却似乎远不如伊索寓言那样深入人心、童心。伊索寓言教给了我们这世上有富人、穷人,有强者、弱者,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教给了我们许多浅显而永恒的生活道理,还有怎样处世和做人……应该说它给予我们的大多是有益的、正面的教育,我们从来没…  相似文献   

15.
1.较好地体现了命题的科学性 今年的全国Ⅰ卷作文材料采用了寓言形式,根据寓意,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写一篇文章。这种命题形式考生应该是非常熟悉的,寓言故事在小学、初中、高中都已学过,特别是高中语文第二册教材里学了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一篇文章,作者对其中的九个寓言有独到深刻的分析点评。通过这种对钱钟书先生的点评,学生对寓言的讽喻特点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他们一般都能够掌握钱氏的分析方法与技巧,懂得多角度观察,换位思考,别出心裁,另辟蹊径,而又符合道理。  相似文献   

16.
刘庆林 《学语文》2002,(2):14-14
高语新编教材第二册选了钱钟书先生的《读〈伊索寓言〉》。这篇文章,与其他散文家作品相比,具有妙趣横生、启人心智的特色。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此文,更多的不是在于情感上的愉悦,而是在于智性上的满足。  相似文献   

17.
<正>《伊索寓言》是三下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的主要推荐书目。从主题看,这本书既是民间故事集,也是经典寓言集。经典寓言承载着古代人民的智慧、优秀文化的传承等众多功能,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明晰道理,增强思辨,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寓言经典?下面,笔者以《伊索寓言》整本书的阅读指导为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亲历阅读过程,探索在自主阅读中建构阅读经验和方法,主动建构阅读策略和实现阅读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读《伊索寓言》,文豪钱钟书是读出了味道。作为学识渊博的学者、复杂生活的智者的钱钟书,能够对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洞察幽微,用自己独特的“别一只眼”简笔勾勒,撮其要、观其形,使我们看清了镜子背后的是是非非。《读<伊索寓言>》洒脱、幽默,大量使用反讽手法,而这恰恰给我们理解文章带来了难度。现仅就文章的难点浅谈一下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19.
<正>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要体现语文的味道,要关注人文性。笔者以苏教版《伊索寓言》读悟融合为例,来探析阅读四法。一、明确教师的阅读内容,做到"四读"从《伊索寓言》教学过程来看,教师需要从"四读"入手,即读课文,读教材,读课标,读教参。《狐狸与葡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声情并茂地朗  相似文献   

20.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狐狸看见藤上一颗颗成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却弄不到嘴,只好放弃,并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 这个寓言再次出现在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里,钱钟书对它有了新的阐释,我也对它有另一种新的理解。以前,和所有初读这则寓言的人一样,我觉得狐狸的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实在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