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引导学生学习杜甫的《石壕吏》一诗将要结束的时候,我问学生:“这首诗中还有没有疑难问题或要质疑讨论的问题?”梁璐苹同学就提出:“诗中结尾部分‘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二句中,究竟是谁在断断续续地哭呢?”  相似文献   

2.
如果把教师讲好一堂课喻为唱好一出戏,则“开场戏”固然有镇住观众的作用,而“收场戏”更有撼动人心的功效,即所谓“编筐编篓,重在收回”。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演”好“收场戏”呢?1、易中置疑,再起波澜一般地说,教师投完课,学生的课堂学习便由难变易了。就在学生准备心安理得地结束课堂学习的时候,教师巧置疑问,以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使由难变易的教学过程再起波澜。杨在兰老师讲授《石壕吏》,在“收场”时故意节外生枝地置疑:有人认为,“石壕交”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诗中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你们同意这…  相似文献   

3.
《石壕吏》教学实录宁鸿彬班级:初中一年级执教者:宁鸿彬授课时数:一课时师:上课。(师生问好)师:打开课本,今天我们学习《石壕吏》。(板书:石壕吏)师:请同学们看注解①,这首诗选自《杜工部集》,作者杜甫。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在战争时途经石壕村,遇夜里差役抓...  相似文献   

4.
谁不是妈妈生的(诱诗兴)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四季的脚步》这首诗,都会背了吗?现在老师想请几位同学背背以前学过的诗,并说说诗的作者。(学生背诗,说诗人)师:你们知道诗人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愕然无语)诗人,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是……生:妈妈生下来的……师:对,诗人是从妈妈的肚子里来的。(学生笑)在座的同学有没有不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生:有!师:(扫视)谁,不是妈妈生的?(学生大笑)师:(停一会儿)看来,同学们都是诗人的料子。这节课,老师要让同学们尝尝做诗人的滋味。【评:…  相似文献   

5.
叶峰 《阅读与鉴赏》2010,(6):51-51,46
教学杜甫《石壕吏》这首诗时有学生提出在“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诗句中究竟是谁在“泣幽咽”的问题.很快就引发了众多同学的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6.
《石壕吏》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过去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必选的名篇。但是,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个作品呢?最近,在华中师院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著、发行的《怎样评论文学作品》一书中,作者在对《石壕吏》作了一定的正确肯定以后,接着便指责诗中的“老翁、老妪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反抗情绪”,说这是诗人“按照统治阶级的需要塑造出来的”“驯良百姓的形象”。对于这种指责和“分析”,我以为是值得认真讨论的。首先,我认为,说诗中的老翁、老妪没有一丝一毫的反抗情绪,这不符合实际情况。我  相似文献   

7.
<正> (一)诗人艾青曾三次谈到杜甫的《石壕吏》。对这首文学史上的名作,虽然肯定了它的思想性,说“由于它表现的是压迫者的苦难和作者真实的感受,仍然是很感人的。”但他并不认为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有多么高明。他说:“杜甫的《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整个是叙述的,是押韵的散文,象前面提到过的《藏枪  相似文献   

8.
请看案例:为“被学生问倒”叫好:有一位老师到外地执教公开课《早发白帝城》。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他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向老师提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的问题:李白写了多少首诗?李白的诗歌有什么特点?李白这首诗是怎么来的?李白的酒量有多少?李白有儿子吗?李白死在什么地方?这首诗是李白什么时候写的,青年、中年还是晚年?江陵是什么地方?现在叫什么?请老师给我们谈谈古体诗都有哪些形式特点好吗?李白那个时期还有哪些诗人?李白有个好朋友叫杜甫,能谈谈杜甫的诗歌特色吗?李白与杜甫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吗?我听说这是李白在被流放的途…  相似文献   

9.
<正>一、“长吟新诗”理诗脉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望》。课前布置了预习任务,首先请同学们背下这首诗。师:下面老师检查一下其它预习任务,请大家回答这两个问题。(投影)1.诗题为“春望”,请问作者望到了什么?2.你觉得杜甫作此诗时心情如何?  相似文献   

10.
杜甫是一位极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的诗风以沉郁顿挫、悲凉慷慨为特征。不过,人们常以《秋兴八首》、“三吏三别”那些忧国忧民、感慨良多的篇什为其代表作,而对这首写春雨的诗,总觉得它与心目中的杜诗不相符,或者认为这首诗体现了杜甫的另一种优美柔婉的诗风。问题是,这首诗果真没有体现杜甫的一贯风格吗?或者说,从这首诗中,我们真的会发现另一  相似文献   

11.
《兵车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一定的叙述视角,叙述视角的准确把握,对理解《兵车行》涉及的人物关系至关重要。“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对诗中显示人物关系的这4句诗,历来的解释是:“过者”“长者”均指诗人,“行人”“役夫”均指军士;《兵车行》后半部分的问答之辞,便是在诗人杜甫和被征军士之间展开的。研读诗歌文本,这种传统的理解,显然存在诸多破绽。“过者”是诗人杜甫的“自称”吗?“行人”身份是清楚的———“弓箭各在腰”的军士。“过者”的字面意义是:途经咸阳桥的人。…  相似文献   

12.
何小波 《师道》2023,(1):33-34
<正>A老师执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下课时,我按照视导要求与学生做简单交流。于是有了下面一段对话。我:A老师在介绍背景时说这是杜甫生平第一首——生(异口同声):快诗。我:评价一下自己或班上同学,表现出“快”了吗?与诗的节奏合上拍了吗?生:我们都很冷静。生:冷清。我:再评价一下你们的老师。生:激情澎湃。生:知识渊博。生:滔滔不绝。从这段对话,想必读者诸君已能想象A老师这堂课的情景,但容我不厌其烦回顾一下整节课: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实录(执教:赵远利)一、释其题:走近杜甫,了解背景师:同学们好!知道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内容吗?生:学习一首唐诗。师:说到唐诗,你觉得唐代哪位诗人最有名?生:李白和杜甫。师:的确是这样,他们被称为中国古代诗坛的双子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的一首诗,哪位同学说一说你了解的杜甫?(学生回答,谈了杜甫的诗歌、杜甫的别名,教者相机补充有关古人别称的知识,并出示了杜甫的简介)师: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旋律悲壮,但有一首诗例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古诗。  相似文献   

14.
杜甫的《石壕吏》是“以诗写史”的典范之作。从“角色设计”“空白经营”和“视角转换”三个角度对《石壕吏》进行解读,呈现杜甫站在“国家”与“人民”之间的两难处境,揭示“诗史”复杂且深刻的人文内涵,能够促进学生对诗歌文本及诗人的深度理解。  相似文献   

15.
教学清代诗人袁枚的诗《所见》,诗句内容是:“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课末。我设计了一道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想象力的问题:牧童是怎样捉蝉的,他能捉到蝉吗?学生纷纷发言,交流了很多捉蝉的方法。之后我继续激发他们:“同学们想当诗人吗?(生:想。)今天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个做诗的机会,看看你们像不像一个小诗人。  相似文献   

16.
《断章》是一首精简的短诗名作,由于这首诗的精炼和含蓄,半个多世纪以来对这首诗的释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首诗的意义着重表现在后两行诗中的“装饰”词上,认为诗中表现了一种人生的悲哀[1]。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对《旧元夜遐思》一诗情境(A爱B,B爱A)的拓展,甚至是反拔,B爱C,而A爱B;B想念C,而A想念B。诗人也许想说:诚然我很爱她,可是,如果她爱的是别人呢?这就把诗人在爱情上持‘矜持‘态度的原因,无意识地透露出来了。[2]还有人认为“表达形而上层面上的‘相对’的哲学观念,是这首《断章》的弦外之音。[…  相似文献   

17.
杜甫《石壕吏》“如闻泣幽咽”一句,肖涤非先生在《阅读和欣赏》第四集中队为是“婆婆被拉走,公公不在家,丈夫又死了,所以那个媳妇就抱着孩子呜呜咽咽地哭起来了。……因为声音不大,所以说‘如闻’。”在《杜甫研究》(下集)中,他还认为“也许因为有客人(杜甫)在家中,不便放声大哭”。程云青先生的《杜甫诗选讲》,也认为这句诗是“事后诗人听到的被害者家人的哀诉”。一些《语文》课本及教学参考书,也认为是“老妇被抓走后,她的儿媳悲痛的哭泣声”(如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语文》参考书第五册)。  相似文献   

18.
关于课文本诗选自《杜工部集》。《石壕吏》是杜甫的杰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中的一篇。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因事从洛阳回华州(现在的陕西省华阴县)。那时,正是“安史之乱”(由唐朝统治者的腐败而引起的武将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这次叛乱从公元755年爆发,一直延续到公元763年)的第五年。社会动乱不安,人民痛苦不堪。杜甫经过石壕村(即现在河南省陕县东南)的时候,亲眼看到官吏借征兵的名义骚乱人民,男女老幼邪被抓去服役的情况,就写了此诗。这首诗反映了唐代人民在腐朽残暴的封建统治下所遭受的家破人亡的痛苦,表现了诗人对封建统治者的怨愤及对人民的同情.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堂校际公开课。执教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秋天》一诗。这是诗人何其芳的一首意境优美的诗歌,执教老师以朗读为立足点,步步引导,让学生读出个体的感受。一切进程均在老师的预设之中。老师见时机已剑,便微笑着引出了下一个话题:“大家喜欢这首诗吗?”一时,学生议论四起,喜欢它的当然很多,可不喜欢它的竟也有好些,  相似文献   

20.
赵平 《现代语文》2007,(6):86-86
这首《望岳》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作。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大气磅礴而又含蕴无穷的诗歌。在此诗中,你见不到任何科举失败后的消极颓唐情绪,只感受到一种伟人般的气魄与情怀。那么,这首诗最耐人寻味的东西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