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层递与对照及平行结构的对比,并对层递辞格的结构形式、特点和修辞效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层递结构存在着可以推进的概念空间,层递的推进是向同一范畴中程度最强或表现力最强的词语推进,这种推进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心理习惯。  相似文献   

2.
古汉语教学中,发现了将语言排成从小到大、从轻到重、从低到高的逐层递进或反之的逐层递退的形式,这种修辞方法叫做“层递”。从其形式上可分为两类:(一)逐层递进。例如《口技》:“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  相似文献   

3.
从汉语中的数字出发,探讨了数字所发挥的比喻、夸张、借代、层递、对偶、顶针和析数等修辞功能,并分析了直译、意译和归化三种翻译方法,以期更好地传递修辞性数字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4.
浅谈毛姆《午餐》中的十种修辞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姆是现代英国著名小说家,他的语言明白畅达、形象生动、简洁和谐,其中不少作品被改编为剧本在舞台上演出或拍为电影公映,这与作者能够熟练运用丰富多变、独具艺术表现力的各种修辞格有关。在其名著《午餐》中,作者就熟练运用了多达十种修辞格,即:understatement(低调陈述),irony(反语),innuendo(暗指/影射),transferredepi—thet(移就),contrast(对照),antithesis(平行对照),rhetoricalquestion(修辞性疑问),climax(层递),metaphor(隐喻),par-allelism(平行)。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或限于篇幅,或限于时间,教师们难以就此进行深入探讨,文章对《午餐》上述十种修辞格的分析能使师生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毛姆这位西方短篇小说大师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5.
层递,也称“递进”、“层进”。其特点是以大小、高低、多少、轻重、深浅等顺序依次排列的语言格式。它既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白扬礼赞》的层递表现为描述性层递和议论性层递的有机组合。描述性层递就是运用层递方法对事物进行具体的描写和叙述。这种描述性层递,是层递贯穿描述之中,以层递作为语言组合的线索,又以摹状、比喻、拟人为语言组合的支撑点。例如第二段“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绿的呢……绿波……黄与绿主宰着……坦荡如砥”。作者抓住白杨生存的“景美”进行描述,用摹状(形、状、色)、比喻、拟人格突出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这里作者以“层递”来进行语言组合,由总到分,  相似文献   

6.
“排比”与“层递”是两种较难区分、极易误判的修辞格,各修辞著作和教材对二者的解说也不尽一致,同一个辞格,有的认为是“排比”,有的认为是“层递”,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分析有关的言语现象,比  相似文献   

7.
层递是一种常见修辞格,也是一种普通的语言现象,把语用学和修辞学结合起来研究,不但可以更进一步理解和解释层递这一语言现象,还能从语言学其他角度来发现其独特魅力和潜在功能,使众多修辞现象以不同面貌更透彻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趣说联珠联     
对联里有一种联珠联,十分有趣,它上递下接,依次蝉联,好像一串珠子,类似修辞上的“顶针”。由于联语递接紧凑,所以生动流畅,富有情趣。  相似文献   

9.
“排比”与“层递”是两种很难区分、极易误判的修辞格,各种修辞著作和教材对二者的解说也不尽一致,同一个例子,有的说是排比,有的说是层递,这就要求我们要分析有关的言语现象,比较异同。给二者作个科学的界定。对于“排比”,许多修辞著作认识较一致,即“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连起来用”。  相似文献   

10.
修辞所研究的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中学语文课本除了运用一系列常见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也出现了一些不常见的修辞,如顶真、回环、拈连、层递等,因它们具有积极修辞且通俗易懂的特点,在此不妨撷取几例,稍加说明。一、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它是用前文的结尾作为下文的起头,使邻近的句子上递下接。其表现形式颇似接力赛跑.如:①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地下的竹根(袁鹰《井冈翠  相似文献   

11.
移就作为一种重要和传神的修辞方法,在翻译中常常需要译者的灵活变通。通过介绍移就和概念整合理论,旨在使用概念整合作为阐释工具,分析移就的概念框架,从而为移就的翻译提供一种强大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经常使用"不露山水"的修辞手段,这种方法不露真意,把意旨藏于言外。文中通过列举事实,证明在言语交际中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运用"不露山水"修辞手段,可以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并能实现言语表达的含蓄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确运用修辞手段,是翻译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对英语中的修辞格在翻译中的不同处理进行探讨,为使英语的修辞效果尽可能完美地传达到译文去,可以采取直译、意译、归化以及数种译法并用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修辞学的当代复兴,与人们对语言、知识以及二者关系的重新思考分不开。现代修辞学重视从双向交流和整体文化建构角度,从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方向上综合描述和阐释修辞现象,强调修辞的普遍性,复义性,交流性和认知性。后现代修辞理论则强调修辞作为“无中心”的“播撒”,是无法组合成有序结构的自相矛盾的表意手段,认为修辞作为能指的互设,具有“形式游戏”和“自我解构”的“转义”功能。现代修辞学与后现代修辞理论呈现出来的不同理论特色,表明了当今时代人类文化在走向全球化的同时,更强调多元化、多层化和非中心化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5.
英译汉中,如何处理英汉修辞是一个不好把握的问题。翻译时应尽量保持与原文一致的修辞方法,若不能做到,可以运用汉语其他修辞方法来翻译,以期达到“信、达、雅”的效果。不管翻译中英汉修辞能否对应,译文首先应保持意思正确。  相似文献   

16.
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任何一处修辞都不是简单、孤立的,都是整体修辞系统中的一部分。因此,分析每一处修辞,都必须联系该修辞系统中的其他部分。衡量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修辞效果.也必须从整体的修辞目标出发,而不能仅从某一部分的修辞目标出发。  相似文献   

17.
矛盾修辞在应用时常和对比、对偶、映衬、警策等修辞手法交融,因此,汉语修辞学著作往往把这种句式归入相关辞格。事实上,矛盾修辞的独立性是很强的,其修辞特征也是很明显的。分清矛盾修辞和相关辞格的关系,有助于确立矛盾修辞法在汉语修辞学中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王锦玲 《海外英语》2014,(16):183-184,189
Antithesis is a rhetoric device which puts sentences with same or similar structures and opposing ideas together in order to emphasis. It has three features: rhetoric device, opposing ideas, parallel structures. In most cases, the antithesis plays the role of strengthening the ironic and humorous effect. It can also make the language more colorful and powerful. The American writer Max Shulman fully employs the rhetoric device of antithesis in his masterpiece, Love is a Fallacy, making it an eternally popular classic. This thesis analyses the essay, Loveis aFallacy, from the aspects of explicit antithesis and implicit antithesis.  相似文献   

19.
《中国集句史》是汉语集句修辞史研究的开山力作,将集句修辞手法史和集句文体修辞史结合起来书写,填补了一项空白,具有史论结合、系统科学、论析透彻等突出特色,对于集句修辞史研究和集句修辞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辞格的翻译一直以来是个棘手的问题。囿于汉语辞格本身的抗译性加之译者的主体性因素,如何在英语中适切的表现出来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樊篱,汉语修辞格“飞白”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本文选取霍译《红楼梦》《石头记》中两个典型飞白辞格,以目的论为观照,说明译者如何在深刻体会原著精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译入语语言的优势以及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采取辞格再造和意象再现等翻译策略,将原文的精神实质和风格韵味移注到译文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