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云慧 《围棋天地》2013,(20):117-117
2013月8月.聂卫平围棋道场万柳青少部暑期围棋国际交流之旅日本站活动顺利结束,此次为期八天的国际交流活动在日本棋院、孔令文先生、山口雄司先生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行。  相似文献   

2.
安永一著 《围棋天地》2010,(20):105-109
安永一先生为日本围棋界一代传奇人物,研究大家。他曾经痛感于日本围棋成文规则的欠缺,于1932年发表被后人称为“安永宪法”的《围棋宪法草案》。他与吴清源、木谷实两位大师合著的《围棋革命新布局法》更是成为围棋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甚至广大棋迷所熟悉的中国流布局,第一个下出的人也是安永先生。安永先生是日本棋界的中国通,对中国古籍多有涉猎,而对新中国和新中国围棋的发展也颇多关注。《中国的棋》成书于1977年,是安永先生对中国围棋研究的总结之作,至今仍有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手谈会唐津     
蒋永庆 《围棋天地》2013,(19):116-116
受日本唐津市长板井俊之先生邀请.中国扬州围棋代表团一行九人于2013年8月29日至31日赴日本唐津市.参加了第15届中、日,韩三国友好城市围棋交流大会。  相似文献   

4.
郭正浩 《围棋天地》2020,(8):105-107
“围棋”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澳大利亚是源于二战期间某报刊的一篇报道,这篇妙文用围棋战略比喻当时日军在太平洋.上的军事部署。据澳大利亚围棋协会副主席内维尔·斯迈尔先生回忆,上世纪40至50年代,围棋就已经在悉尼的日本侨民中颇为风行了。但围棋真正进入澳洲社会是在1961年.第一家围棋俱乐部开设在悉尼,其中的棋友以金发碧眼的西方人为主。直到上世纪80年代,华人围棋还基本是一片空白。到了80年代中期,随着出国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中国棋友来到澳洲,才开始在悉尼这片处女地上写下华人围棋的诗行。  相似文献   

5.
围棋,这个发源于古老中国的棋类项目,如今正在世界范围内大为流行。以1989年5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11届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为例,共有38个国家和地区的棋手代表参赛,而10年前的第一届比赛才有15个国家参加,由此不难看出围棋在各国的发展之快。尽管围棋发源于中国,但由于当今首屈一指的围棋大国是日本,而日本又在海外普及方面花了很大气力,因此除东亚以外,如今各国均按日语的发音,将围棋称为“GO”。为此首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的发起人应昌期先生很不满意,他认为应按汉语的  相似文献   

6.
被誉为“昭和棋圣”的吴清源九段,于一九一四年生于中国福建省,一九二八年东渡日本。在近六十年漫长的围棋生涯中,他以卓越的战绩称霸于日本棋坛,其间,至少有二十五年是作为“天下第一人”来统治日本棋界的。象吴清源先生这样的旷世奇才,在围棋史上无人  相似文献   

7.
天雨 《围棋天地》2006,(14):60-61
忽然接到电话,《围棋天地》布置我采访日本文化界围棋代表团顾问、著名书法家大井锦亭。素昧平生,该如何入手?只好抱着试一试的心情,上网一搜。敲入先生大名,嚯!有关的日本网页,竟然琳琅满目。虽系日文,所幸关键词语大多是汉字,略一浏览,对大井先生就有了一个轮廓式的然而却相当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胡煜清8段(黑)平冈聪8段(白)共155手黑时间胜中国的围棋爱好者应该对日本的平冈聪先生并不陌生,他可以说是目前日本最具实力的业余棋手,曾两次夺得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冠军,并曾在韩国仁川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上称雄。他三次参加世界个人业余大赛,保持着100%的夺冠率,令人佩服。我曾经在2003年的亚洲业余围棋团体赛上和平冈先生有过交锋,当时我幸运地以半目胜出,时隔三年之后,终于再次相遇。本局是第一届韩国国务总理杯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的最后一轮,在前七轮比赛中。我、韩国禹东河以及日本平冈聪均为6胜1败,此轮之前公布的排名中,我和韩国选手小分难分伯仲,而平冈先生由于第二轮意外地负于了荷兰选手,因此小分稍稍落后。因此,本局无论是对夺冠或者取得什么样的名次都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2006年是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成立50周年。五月底,由原卡斯美会长、经济学家神林章夫为团长,日本诗文书会作家协会理事长大井锦亭为顾问的日本文艺界围棋访华团和日本书道界围棋访华团共同访问了北京。当时,因电影《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而知名的洪洲先生高兴地把刚刚出版并带有他亲笔签名的《游戏黑白》送给了每一位团员。这真是一个极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10.
1962年和1963年在韩国现代围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用围棋的热诚和热血武装的韩国潜龙们大规模留学日本。他们吸收先进的日本围棋精髓回国后,一直到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厚养韩国围棋的土壤,并等到李昌镐横空出世。  相似文献   

11.
《围棋天地》2006,(16):61-61
作为文学家,江崎诚致不愿来华访问;而作为业余棋手,却率领日本文化界围棋代表团连续访华十数载:这事情本身就足以让我们和江崎先生一起感谢围棋的功德了。发掘开来,那故事构成一部长篇传记也绰绰有余。本期《围棋的功德》,不过是个概述,从中也可领略这位文学大家,是怎样地将围棋著述和围棋活动当作一桩毕生的事业。  相似文献   

12.
10月12日,在日本新闻中心大厦的10层大厅,举办了盛大的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纪念活动,和“吴清原——围棋与中日友好”研讨会。听说中国电影界围棋访日团和吴清原先生也会参加,所以去看了看。  相似文献   

13.
徐兆熙 《围棋天地》2006,(15):73-73
读了《围期天地》第11期赵学民先生写的《围棋的英文名称用“pod”较好》一文后,对赵学民热爱围棋,希望将围棋向全球普及的精神很为佩服。  相似文献   

14.
秀行研究会     
《围棋天地》2008,(9):70-75
在日本的《围棋》杂志上,有一个固定栏目“秀行只此一手”。该栏目介绍了藤泽秀行先生对日本年轻棋手的指点意见,由森田道博九段与秋山贤司先生构成。本期“看棋看门道”编译了“秀行只此一手”的部分内容,似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田力耕 《围棋天地》2014,(15):80-82
坂田荣男九段在围棋的世界里.就是一位高高在上,特立独行,有着绝世棋艺的围棋泰斗。先生生于1920年2月15日,15岁入段。大器晚成.31岁时在第6届本因坊战中获得挑战权。由此逐渐拉开了日本棋坛坂田时代的大幕。六十年代是坂田荣男九段的全盛时代。席卷日本七大头衔,创造出辉煌的战绩。囊括了名人、本因坊、日本棋院选手权、职业十杰战、王座、日本棋院第一位、NHK杯七项头衔。  相似文献   

16.
寿石不老     
刘昊 《围棋天地》2014,(18):15-15
2014年8月24日至27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组织围棋代表团访问日本,举办了中日青少年围棋赛,期间拜会了吴清源先生,为其颁发了“和平发展贡献奖”,以表彰他多年来致力于通过围棋推动中日交流。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王汝南、国家围棋队领队华学明及常吴代表中国棋界看望了吴先生,并向他祝寿。  相似文献   

17.
范·阿斯先生是荷兰围棋协会及欧洲围棋协会的历史学家,专门研究围棋在早期欧洲杂志和书籍中的记录,颇有建树。早些时候,范·阿斯先生来华从事围棋交流活动,专程走访了《围棋天地》编辑部和天地间,我们遂得以在他的引导之下,一起追溯围棋走向欧洲的最初岁月。  相似文献   

18.
苏甦译 《围棋天地》2010,(5):98-108
2月16日,日本棋院著名棋手中山典之六段因脑梗塞病逝,享年七十八岁。 中山先生作为棋手并非杰出,但是他为围棋所做出的贡献,甚至超过许多杰出的棋手。他的文章,他的珍珑,他的围棋普及中的种种功劳,这些很多人都已经是耳熟能详,不必赘言了。  相似文献   

19.
李浭先生在《体育文史》1989年1期上发表题为《我国最早的围棋月刊》的文章,称“我国最早创立的围棋月刊是在1937年,由当时设在上海市汉路421号上海旅馆内的‘中国围棋月刊社’编辑石印的杂志。”据现有资料,中国最早的围棋月刊应为成都围棋俱乐部1922年创办的《弈学月刊》,比上海创办的《中国围棋月刊》早15年。日本最早的围棋月刊是《棋道》,  相似文献   

20.
柏林围棋行     
张文东 《围棋天地》2010,(16):10-11
2010年6月25日至27日.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首届中国杯围棋赛以及德国围棋锦标赛预选赛.并于27日举行了颁奖仪式和闭幕式活动。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王汝南八段、中国棋院围棋部主任张文东九段与欧洲围棋协会主席斯蒂亚斯尼先生.德国围棋协会主席马尔茨先生等欧洲围棋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均到场参加并致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