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梁启超融合中西的文化关怀一生未变 ,他的清代学术史研究也贯穿了此种文化追求。他称清代考证学为“清学”,并以之比拟西方文艺复兴 ,其目的乃是希望中西文化能够彼此沟通、中国文化能在沟通与融合中得到淬砺。梁启超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清代学术史并确立了现代学术史研究的典范。他在清代学术史研究上无疑有着独特的贡献和重要的地位 ,然而梁启超的清代学术史研究也存在着一些缺失。  相似文献   

3.
1905—1907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俄国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革命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革命的参与者在实践中了解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历史研究资料、调查报告、公函、画册、回忆录等资料的研究,全面梳理了晚清至民国时期在莫高窟发生的成规模的摄影活动.  相似文献   

5.
在1905-1908年印度民族革命运动中,印度国大党温和派在1906年接受了极端派的四点纲领,使其长期坚持的改良主义发生变化。由于温和派所代表的民族阶级的妥协性,对英国殖民当局的幻想,害怕极端派取得国大党的领导权以及对这场运动的错误判断等原因,温和派并没有从根本上放弃改良主义立场,他们在1907年制造了国大党分裂,退出了这场运动,从而便利了殖民当局对极端派的镇压,使1905-1908年印度民族革命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6.
1894年到1905年是近代日俄关系中的重要时期。这期间,日俄在远东的关系错综复杂,既兵戎相见,又相互勾结,它受到国际关系的制约,给远东及世界形势的发展以深刻影响。一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到日俄两国签订“朴茨茅斯条约”这一时期的日俄关系,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甲午战争爆发到三国干涉还辽前(1894年7月—1895年4月)。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作为一个新的竞争者,加入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激烈争夺,它是通  相似文献   

7.
徐娟 《教育史研究》2006,(3):63-67,79
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十年间,是民国教育稳步发展、趋于定型的时期。这期间中国童子军教育在各方面多有开创发展,经历了从“西化”到“本土化”的过渡,也开启了民国教育“现代化”的先河。但受到南京国民政府“党化教育”政策及其“双重效应”的制约,童子军教育在性质上经历了由“半公半私”到“收归党办”的转变,在教育目的、制度及教学管理等方面也都带上了强烈的“一党专制”的政治色彩。如此军事训育不仅钳制禁锢了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个性解放,也淡化了已取得的教育成果,扼杀了童子军教育原本蕴涵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8.
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农民的土地问题并未解决。1906—1907年为缓和矛盾而进行的斯托雷平改革,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推动农奴制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演进,但没有解决农奴制大地产这个顽疾,并导致了新的贫富分化。列宁的《社会民主党在1905—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围绕此一阶段的革命任务,反驳了诸种错误观点,提出了土地国有化的纲领。列宁的土地变革观点以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为基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了俄国革命的实际进程,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二十年休战期间,围绕国际道德问题,现实主义同理想主义展开了激烈地论战。爱德华.卡尔既不认同威尔逊倡导的国家行为应遵守与个人相同伦理的理想主义道德准则,也不完全苟同马基雅维利等人鼓吹的国家间关系只受权力支配而道德在其中不起作用的犬儒主义道德准则,而是坚持一种非至善的现实主义立场,从而,完成了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思想界爆发了一场关于中国文化出路的论战,本位派与西化派展开了激烈讨论,围绕着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文化的整体性与可分性及文化的演进规律等问题展开了理论上的交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料。  相似文献   

11.
1905—1911年伊朗人民爆发的反抗沙俄侵略和国内封建反动统治的革命运动,不仅震动了伊朗,影响了亚洲,而且痛击了沙皇俄国的霸权主义。研究这段历史,分析沙皇俄国在伊朗革命前后的作为,对于认识霸权主义的实质及其危害,是有所助益的。  相似文献   

12.
1898年10月至1907年7月,梁启超提出了其创建民族新文化的最初设想。他认为,解决中国的问题,实现民族救亡,根本在于培养具有合群的公德意识、严于律己的私德观念、刚毅有为的冒险进取精神、具备国家思想、勇于争取权利、积极履行义务、追求自由、善于自制、具备独立、自治能力的新型国民。而养成“新民”的途径则在于创建会通中西文化优秀基质的民族新文化,通过这种民族新文化,用新的学术思想、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文学形式、并创建新的史学来“新民”,借此创建新国家、新社会。  相似文献   

13.
发生在20世纪中期的中苏大论战,论题十分广泛,而有关社会主义运动所处的时代环境的问题则构成了大论战的第一位问题。苏共坚持“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观,并由此制定出和平共处等“三和”战略;而中共则信守传统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观,奉行“革命”战略。于是,中苏两党围绕这一重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并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理论问题的争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光绪怎样对待“卖国求荣”、光绪的“变法”决心及光绪是“百日维新”的决策者三方面,评述了戊戍变法中的光绪皇帝,认为光绪皇帝是戊戍变法的支持者和“百日维新”的实际决策者,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试图仿效外国革新中国的开明皇帝。  相似文献   

15.
胡波 《考试周刊》2013,(15):27-29
1905—1908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是20世纪世界民族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运动中所呈现的新特点和新形式对之后的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运动和反殖斗争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从运动领导阶级的自私和贪婪、内部的分裂和倾轧、秘密革命组织对革命的负面作用和殖民当局卑劣的宗教挑拨政策考察运动失败原因。  相似文献   

16.
孔祥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在西安事变期间,他代理行政院长,参与国民党中央关于处理事变的每一重要方针的策划与制定。他的态度,对于国民党中央及国民政府,起着相当的作用。认真分析孔祥熙在事变期间的言行,对了解国民党政府所采取的方针,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18.
“五四”运动的爆发,引起了中国政治形势的空前巨大的变化。人民反帝爱国的热潮几乎席卷全国,特别是工人运动更以锐不可挡之势勇猛地向前推进着,成了整个人民运动的先躯。这时中国工人阶级的斗争,已表明了他们将要由过去给资产阶级当助手的地位而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最伟大的政治力量和领导力量。他们一方面迫切地要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指导,迅速建立本阶级的新型革命政党,作为革命战斗的司令部;另方面又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工人阶级新型革命政党的创立日益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为适应这一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由十月革命炮声所送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便广泛深  相似文献   

19.
《3+X》的高考新模式正在向我们走来,未来的高考地理试题将会是什么样子,将是地理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通过对上海市’98年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或许对大家有所帮助。一、保留了地理试题传统特色经过多年的高考,我国的地理高考试题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98...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79):19-20
本文首先简单概括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整体框架,然后从三个方面对《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进行了总结评价。从结构来说,结构严谨,脉络清晰;从创新度来说,确立了学术史研究的新典范;从评价来说,评价客观,有理有据。总体说来,《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作为一部学术史对我们了解清代学术发展概况具有极为广泛的学术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