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古文字和传世文献材料,结合闽方言探讨"(大)"字的形、音、义问题.认为诸家论"(大)"象一种刑具是正确的.在甲骨卜辞中,"(大)"字可作名词和动词.闽方言中表示抓捕意义的动词,其本字即此"(大)"字.后世典籍罕用"(大)"字,盖因其基本义可由"执"、"梏"取代之故.  相似文献   

2.
段玉裁在《广雅疏证序》明确地提出了形、音、义三者互求、古今形、音、义六者互求的观点,把形、音、义看成是一个完整的、开放的、互相关联的、发展变化着的系统。本文结合训诂的发展以及段玉裁、王念孙的训诂实践,探讨了《广雅疏证序》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提出段玉裁的现,或是传统文献语言学发展的必然。它对全面认识形、音、义的关系,对语言进行整体的,全面的考察,指导我们进行共时语、历时语的研究,仍有着现实意义,并强调指出其思想的精髓也先萌于现今普通语言学中的一些原则理论。  相似文献   

3.
附图 :殷墟出土双手被械之陶俑 (录自《殷周文字释丛·卷下》)“■”字义证@林志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相似文献   

4.
丁士虎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1):70-73,86
反训既可指称汉语训诂学的一种训释方法,它属于义训的一种;又可指汉语词汇学中的义兼正反的语言现象。反训现象非常奇特。古代学者对此有过探讨,但停留在感性、直觉的层面,未对产生反训的原因作过深入的探究;现代学者对反训的分析比较深入、细致,但见解各有不同。笔者认为,反训是客观存在的,促其产生因素则是多面的。了解反训内涵,对词义研究,古籍的阅读与训释均有助益。  相似文献   

5.
"组块"理论是人类认知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是研究人类学习和记忆的基础。本文结合英语学习中的单词记忆,介绍了什么是"组块"理论,并从英语单词的音、形、义三个角度入手对其在英语单词记忆中的应用作了详细探讨,提出采用"组块"式记忆英语单词,符合中国学生学习的习惯,可以使单调枯燥的单词记忆变得愉快、高效。  相似文献   

6.
从字形上分析,“诗”左边为“言”;右边上半部分为“之”,下半部分为“寸”,其本义是祭仪主持者(寺人)在祭祀时使用的说辞和唱辞。西周以降,“诗”的本义逐渐湮没无闻,逐渐衍生出“志”、“意”、“史”等基本义。因为音转且义近之故,“诗”又从本义中衍化出“持也,承也”的假借义。  相似文献   

7.
词义和字义     
对词义和字义以及相关问题作了论述。提出词义和字义的区别和联系,着重对它们的区别给予充分论证,认为:词只有本义和引申义两种,而字除了有本义和引申义之外还可能有假借义和通假义。对教材中的个别论点进行质疑,给出看法。对教材提出修订意见,对古代汉语字典编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9.
语言是一种处在特定环境中的音形义结合的三维符号的集合,又是一个以关系为基础的符号系统。文章将音、形、义及特定环境赋予它语体的四个因子为参数来分析“仿拟”修辞格中“仿语”在横组合关系与纵聚合关系共同作用下的建构,从而探讨了外来的“仿语”与中国一些本土的辞格的对应性,并进一步证明在“仿语”过程中强调横组合搭配的相似性和纵聚合选择的差异性,即强调“音”和“形”的相似性及“义”和“语体”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语素的音、形、义之间复杂关系的分析,建立了一套关于汉语语素音形义关系方面的概念;通过从“单义、多义”、“多音、多形”、“同音、同形”、“同义、反义”几个方面的论证归纳出了一张“汉语语素音形义关系分析表”。  相似文献   

11.
《庄子》中最重要的一篇是《逍遥游》,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鲲鹏意象。古今中外的解说家对“鲲”字进行了不同的阐释。本文考察其音、形、义及其文人使用情况,归纳出“鲲”在文学作品中是巨鱼形象,鲲鱼形象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语言学的观点,研究了商标的音、形、义、文化与翻译,认为成功的商标大抵音节响亮,便于呼叫;字形简洁,易于识别;含义丰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过目不忘.商标的翻译要兼顾商标的音、形、义、文化等诸要素,同时灵活处理,不可执着于某一方面.  相似文献   

13.
诗歌是人们表情达意的需要,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诗歌,而中国则更是诗歌的殿堂。吕家乡从字的思维角度出发,认为认识汉诗是汉语的艺术,同时,不应忽视汉诗又是"汉字的艺术"。[1]汉字的特有属性对于中国诗歌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来探讨汉字的属性对中国诗国形成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古代的一些书籍中‘您’和‘你们’有时是可以通用的。本文的观点是‘您’是‘你们’的分支,也就是说‘您’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并定型的。‘你们’的读音是‘ni men’而‘您’的读音是‘nin’。‘你们’连读时就是‘您’。在字形上说,‘你们’和‘您’都含有‘尔’这个字。‘尔’这字本身就有你的意思,通过‘尔’我们能看到它们的发展轨迹。在字义上说古之‘您’有‘你们’之意,尽管今之‘您’已经没有了‘你们’之意,但是它是从‘你们’变化来的。  相似文献   

15.
"还"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注音为"huán"和"xuán";现代汉语中读作"huán"和"hái".杜甫《兵车行》一诗中,"归来头白还戌边"中的"还"字,应读作"hái",译为"又"或"再".  相似文献   

16.
耿煦 《甘肃教育》2009,(22):44-44
英语词汇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基础,更是学生日后知识升级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障。但是,在初中阶段,有许多学生反映英语词汇难学,主要表现在:看不懂音标:  相似文献   

17.
初中低年级学生存在文言文词语识记困难。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试从训诂学"音""形""义"三方面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路,以提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如字”是古代注释中常用的一个重要术语。我认为,“如字”就是“按字面音念”的意思,是相对于“破读音”的一个术语。字面音指的是一个汉字所记录词的常用的基本义的读音。古人说某个句子中的某个字如字,就是告诉读者,这个字在这个句子中,要按它通常的字面音去念,要按它的常用的基本义去理解  相似文献   

19.
初中低年级学生存在文言文词语识记困难.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试从训诂学“音”“形”“义”三方面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路,以提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释“豎”     
"豎",从臣从殳,豆声,本义即奴隶,其"竖立"、"小"义均由字形构件"臣"而来,之后才用作詈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