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靳乾 《鸡西大学学报》2013,(12):124-128
从生命与死亡的轮回、都市与故乡的求索、古典与现代的融合三个创作角度,探讨了胡海泉的诗歌与歌词作品的艺术内涵,发现其作品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并富有哲学超验的元素。而且他的作品既传承了古典诗词的精髓,又迎合了现代人的心理。其诗歌与歌词作品互为参照,达到了诗性共融的境界,为诗歌与歌词艺术拓展了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王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山水派诗人,他“文章冠世,画绝古今”。“诗中有画”是王维诗歌作品的艺术特征,其作品对我国古代诗歌影响深远。本文注重从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征入手,以其能与大家一起领略其诗歌的深邃、优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3.
穆旦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努力与获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他诗歌的艺术内涵与艺术技巧两个方面。其作品中历史意识的呈现、对现代心灵的求索、丰富与丰富的痛苦等艺术内涵,展现的是穆旦诗歌突破传统的精神世界走入现代性的视野的探索过程;其作品戏剧张力的构造、感性与知性的融合、对传统诗意的背弃等创作艺术的追求。则不仅表现了穆旦现代主义诗歌的自觉性与探索精神。而且强化了穆旦诗歌创作的现代性特质。  相似文献   

4.
T·S·艾略特是英国20世纪伟大的现代主义诗人,因其创作的诗歌作品内容主旨深邃、结构形式新颖、手法技巧纯熟,而被誉为"英美诗坛上开一代诗风的大师",他的许多诗歌作品如《荒原》、《四首四重奏》等都被奉为现代主义诗歌流派的经典之作。深入剖析艾略特代表性的诗歌作品不难发现,他对诗歌语言的隐喻性、音乐性以及"陌生化"特征,做出了有益的艺术探索和尝试,推动了现代主义诗歌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  相似文献   

5.
欧大任,明代顺德著名诗人,“南园后五子”的领军人物。他生活于明朝中叶文艺复古之风甚烈的时代。文章对欧大任的人生遭际以及部分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进行了分析,探讨他的诗歌的成就与不足,尝试勾勒出他的诗歌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6.
瓦肯罗德是德国早期浪漫派代表人物。他醉心艺术,渴望自由,不堪忍受现实生活的鄙陋庸俗。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艺术与现实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铁依甫江是为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旗帜性诗人之一。他在44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了1300多篇诗歌作品,21部长诗。他充满活力的诗歌作品展现了维吾尔诗歌诸多格律、样式,拓展了诗歌创作道路;他的创作经验、创作风格、写作技巧和方法、语言特色等等影响了一代、甚至几代诗人。他的作品代表着当代维吾尔诗歌的最高成就和水平,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使维吾尔诗歌传统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文章通过对诗人创作生涯的全面介绍,总结了他在维吾尔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在<伊安>、<理想国>等篇章中审视了诗人及其诗歌创作现状,从他的道德主义原则出发对诗人进行了严厉批评,要把诗歌驱出城邦以正视听;同时他又认可诗歌通灵的能力和诗性语言的魔力,希望诗歌以某种方式介入哲学领域,为城邦建设发挥潜力.柏拉图诗学思想中的矛盾是他的政治理想和他的诗人天性的矛盾,艺术与真理合一的构想和实践又体现了柏拉图作为诗化哲学理想先驱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艺术源远流长。我们在欣赏那些经典作品的同时.对诗歌的赏析却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因为诗歌语言凝练精深.含蓄蕴藉,不像散文那样直白如话.不像小说那样形象鲜明.也不像戏剧那样矛盾集中.同时诗人的生活年代与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都远离读者的生活和思维习惯.这些都给读者赏析诗歌带来很大困难,给教学设置了不少障碍.  相似文献   

10.
元好问28岁时凭着一个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独特悟性和对以往诗歌理论的审视,以其“书生技痒爱论量”的热情,创作了《论诗三十首》(以下简称《论诗》)。它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诗歌艺术主张,成为以诗论诗作品中的杰作。  相似文献   

11.
黎简是清代中叶顺德文艺史上屈指可数的一位杰出人物,被称为诗书画三绝,尤以风格独特的诗歌见长。通过分析他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尝试探索他的诗歌的艺术特色,探讨他心系苍生的忧患意识以及在穷困潦倒的生活环境下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2.
李商隐是中国古代诗坛的一朵奇葩,也是晚唐诗歌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繁多,艺术成就较高,咏史类诗作在他的作品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且情思并重,自成一家。本文就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大方面对其诗作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李商隐是中国古代诗坛的一朵奇葩,也是晚唐诗歌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繁多,艺术成就较高,咏史类诗作在他的作品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且情思并重,自成一家。本文就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大方面对其诗作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刘勰的诗学观念中隐藏着若干矛盾。在诗歌的性质问题上,刘勰公开标举言志说的大旗,但在实际的审美欣赏中却不在意诗歌是否是言志的,实际上他已变成了一位缘情论者。在诗歌的语言风格上,刘勰主张藻采与风骨并重,沿袭的是文质彬彬的思想;但他在实际上又是秉承重风骨轻藻采的标准,从而与并重说法发生矛盾。一方面,刘勰将风骨提到很高的位置,作为评判作品的核心标准,另一方面,这一标准又难以涵盖他的审美实践的全部。  相似文献   

15.
托马斯·格雷是新古典主义时期墓园派诗人的杰出代表,取得了许多艺术成就,尤其他的作品《墓园挽歌》完美地再现了古典主义特色,本文从艺术特色角度来解读该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6.
欧阳乐 《海外英语》2013,(5X):198-202
兰斯顿·休斯是20世纪美国文坛巨匠,作为一位桂冠诗人,他写了很多反映黑人工人阶级的诗歌并为自己的黑人身份而感到自豪。对于黑人女性问题,休斯同样十分关注,他为此创作了大量诗歌作品。在他的诗歌里,休斯不仅表达了对美国种族问题的看法,同时也对黑人女性给予了深深的同情。通过对休斯40年代的诗歌中黑人女性问题的探究可以得出其艺术视角的回归,反映了其艺术日益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7.
诗人是怎样以自己的形象思维手段来表达心理活动,从而使他的诗歌作品获得艺术魅力的?这是一个很有趣味的诗歌美学研究的课题。偶读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感到他善于运用艺术的辩证法,从而揭示了生活的本质,反映了诗人的个性。这种艺术的妙  相似文献   

18.
李商隐的人生遭遇了种种不幸,爱情和事业的双重磨难带给他悲剧式的生命体验,这成就了诗人忧郁多愁的抒情气质,也形成了诗人创作的艺术原动力。感伤主题的必然选择在诗人作品中呈现出诗与梦的完美融合,使其作品达到了朦胧美的极致。李商隐诗歌的魔力就蕴藏在他多舛的命途和艺术的惨淡经营中。  相似文献   

19.
方岳是南宋末年江湖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留下了一千多首诗歌作品,其中有一部分便是咏物诗。方岳虽然被推为江湖诗派的代表作家,但他的诗歌取法和艺术并不仅仅限于一般认为的江湖派诗歌。方岳的诗歌有着其独特的个性以及魅力,而他诗歌创作的独特性,在他的咏物诗里面也有着一定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约翰·济慈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雪莱、拜伦齐名,1821年2月23日,年仅25岁的他在罗马病逝,英年早逝的他却给世人留下了大量的优秀诗歌作品,比如《恩底弥翁》、《夜莺颂》等等。济慈的诗歌总是能将人的各种感觉与自然完美融合,读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尤其是他创作的六大颂歌,是觉得形象生动细腻,富有独特的认识,给人展现了其中无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