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发表于1907年的《摩罗诗力说》是了解鲁迅早期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鲁迅于文中对拜伦、雪莱、普希金等7位摩罗诗人的思想与创作进行了描绘.本文立足于"摩罗"词源的追溯,借以了解鲁迅高扬"恶魔气质"的缘由及鲁迅与摩罗诗人思想的契合处:树立抗争意识,争取抗争权利,在抗争的行动中获取自由独立;同时分析鲁迅呼唤之"精神界之战士"所具有的内涵要义.  相似文献   

2.
鲁迅《自嘲》,首见于写赠柳亚子条幅,附有题解;再见于写赠杉本勇乘扇面,题为《未年戏作》(按,诗作于1932年即壬申年,题作未年者,当是书扇面时回忆之误);1934年收入《集外集》时,作者自己改题为《自嘲》。可见,自嘲固是戏作、戏笔的一种,然而,戏作戏笔,却并非一定是无须认真,并无深意的游戏笔墨。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作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其战斗精神得到空前的高扬;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界,尤其是左翼文化界前进的方向。纪念鲁迅先生,自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文艺阵地》是由茅盾主编的一份大型的综合性文学刊物,在此期间,曾着力标举鲁迅的旗帜。这些纪念文字,主要从鲁迅的生活、作品和思想三个方面展开。重温旧籍,当有裨于时下的鲁迅研究。  相似文献   

4.
"狂人"作为一种代表当时社会制度下的人物特征无疑是一个最贴切的名词,对于这一名词的分析与描述,代表不同国度与不同年代的果戈里以及鲁迅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从一个小人物——"狂人"来深刻剖析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情况。果戈里的《狂人日记》旨在揭露沙俄时代封建统治制度对人的迫害,对小人物的同情。鲁迅的《狂人日记》旨在揭露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呼唤年青人站起来拯救未来。  相似文献   

5.
鲁迅不是涓生,对涓生的婚恋观和人生态度,鲁迅都是反对的.但在塑造涓生这个人物时,鲁迅既借鉴了他人的经验,也倾注入自己丰富的感情体验,因此,涓生的身上有着鲁迅的身影.  相似文献   

6.
朱莉娅·罗威尔(中文名蓝诗玲)所译《鲁迅小说全集》是鲁迅小说英译本中最新最全的一部,为鲁迅作品走向世界做出了新的贡献.在充分肯定蓝译的同时,通过分析选自蓝译《狂人日记》、《孔乙己》、《社戏》、《祝福》和《弟兄》等5篇短篇小说中的6个具体译例,深入分析探讨了蓝译中出现的误译.  相似文献   

7.
对《祝福》主题的观察与理解,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看法各异。在20世纪50年代政治话语模式下,人们多以革命的眼光看《祝福,》认为祥林嫂是一个被压迫与被奴役者的形象。这样的观察,固然可以突出祥林嫂形象的政治学和社会学意义,但同时遮蔽了《祝福》的另外一些重要主题内涵。从“怀疑者”与“觉醒者”的角度来分析祥林嫂的形象,应如此理解《祝福》的主题:鲁迅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性格有着深深的体味,他的心灵深处因之有着莫大的悲哀。他敬重那些能够对自己的人生产生怀疑的人,格外敬重那些能够在人生的痛苦中觉醒的人。《祝福》通过祥林嫂的命运,寄寓了鲁迅先生对所有觉醒者与先知者——甚至包括他自己——的伟大同情与深深祝福。  相似文献   

8.
1921年1月鲁迅以一年前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名的小说《故乡》。探究这篇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闰土的巨变及其根源,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这个典型形象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9.
依据回归现场、理解作者创作意图的原则对小说《明天》再解读:小说是鲁迅应罗家伦约稿为《新潮》杂志的“妇女解放”专题所作,其创作动机和主题意向与五四运动后新的妇女解放热潮紧密相关;文本以单四嫂子为叙事线索,揭示出旧中国妇女问题背后封建礼教与蒙昧国民性的大罗网;作者借助叙事冲突、叙事镜像和叙事隐喻制造叙述张力,建构其关于内外世界差异的意义指向。  相似文献   

10.
《故乡》以“相隔两千里”、阔别“二十余年”开篇,一举确立了时间与空间并肩前行的叙事构架。整部小说就在空间位移与历史时间的理念中展开叙事:相比“过去”的幻想与“现在”的悲凉,对“未来”的期待更具现实意义。“我”原以为闰土“崇拜偶像”是无可救药,可自己期盼的“希望”不也是“手制的偶像么?”由此突破主客相关的世界认知意识,实现了“自我”的世界观变革。它承接《狂人日记》中寄“希望”于“孩子”的主题,拓展历史时间的认知理念,开启了一系列“归乡”叙事模式的新篇章。同时,以空间的时间性审美叙事为线索,对开辟鲁迅文学不断超越“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哲学命题,具有奠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鲁迅研究一直是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显学”。经过几十年来几代学者的积淀,出版的专著、论文汗牛充栋,不少学人大有“开辟真难为”之感。如果不能突破现有的研究格局,从一个新的视角、运用新的方法来进行研究,揭示出被既往研究所遮蔽的文化景观,就可能是徘徊不前,甚至出现低层次、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因此,欲将21世纪的鲁迅研究推向新的境界,首先要拓展眼光,拓新领域,在更为恢弘的文化视野中解读鲁迅思想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12.
13.
民俗对鲁迅创作起源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作的起源问题是创作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创作的起源问题上,鲁迅先生主张创作起源于"劳动说"。然而在不同的场合,除却"劳动说"之外,他还提出过"神话说"、"宗教说"、"休息说"等说法。在这诸多不同的创作起源说中,有一点必须给予特别强调,那就是这几种说法,不管它们之间存在着多么大的区别,却都与民俗保持了一种至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许多小说都与知识分子有关,其中不乏深刻展示知识分子、庸众和当权者关系的作品.在其格式最为特别的小说集<故事新编>中,鲁迅通过时历史神话故事现代化解读,亦很好的表达了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怀.本文即通过对其中一篇--<起死>的叙事学解读,来讨论在现代语境下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与命运.  相似文献   

15.
在鲁迅看来,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没有任何值得称赞的地方。鲁迅对辛亥革命评价不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鲁迅生活的年代距离辛亥革命爆发还比较近;鲁迅看问题比较悲观;而且他认为,只有使民众真切地感受到苦痛,才有新生的希望,但是鲁迅的这些评价否定不了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6.
鲁迅《野草》的创作,从情感指向到题材、构思、章法、技巧甚至语言表达等方面,都程度不同地接受了屠格涅夫散文诗创作的影响;但同时,《野草》在抒写情感的力度、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表现思想的深度以及运用技巧的完美程度上,都远远高出了屠格涅夫的散文诗,从而实现了创作艺术上真正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野草》作为鲁迅自剖性的文本,承载鲁迅的主体危机感。在《野草》中,鲁迅通过梦境这一情感能量场,凝视和反思矛盾的、多维度的自我,而梦中“梦者——观客”的身份转变,使鲁迅有了重新审视自己的权利,并增加主体“分裂”的可能。鲁迅接受死亡生命向力的指引,在死亡的逼视中洞察爱的内涵。“我梦见”背后是关于死亡和爱情的真理发现,使鲁迅得以抵达更为本真的自我。梦境、死亡和爱情三者相互勾连,显示《野草》的驳杂性。  相似文献   

18.
鲁迅正是因为有一双洞察千年的眼睛 ,才使他绝望和反抗。黑暗与虚无的绝望体验和对黑暗与虚无的绝望抗战发掘出了他真正的内心世界。他把绝望和痛苦置于现代意识中 ,关注着人类的命运 ,其中有对民族生存的绝望反抗 ,也有对人生悲剧的强烈抗拒。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现代文学精神,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在鲁迅身上。鲁迅并没有提出空洞抽象的口号式的理论,他的现代文学精神,蕴含在他的具体的文学作品和文论之中。可以概括为四点:一是以个体自由为原则的启蒙主义,这是他的现代意识最深刻的表现,也是他的现代文学精神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核心。二是质朴的平民情怀和自审意识;三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四是永不放弃人的解放理想。这种文学精神,至今是照亮我们文学前途的灯火。  相似文献   

20.
涓生就是鲁迅笔下的"罗亭",是徘徊在时代十字路口的社会零余者形象.与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相比,二者有诸多共性,如才华出众却无所作为;自私冷漠,脱离民众等等.但二者也有明显的差异,如出身、环境不同,作者的创作动机和表现手法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