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清照作为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其诗、词、文、赋并茂,尤以词甚。而其《词论》作为词史上第一篇论词文评,颇有见地地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以评说历代词坛代表作家的创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词作:协音律,诉愁苦,贵文雅,主创新,求浑成,本婉约等等,结合李清照的创作实践对其词论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李渔是我国明清时期一位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家,他不仅在戏曲理论方面有着杰出卓越的贡献,其在词的创作方面也有自己独到而完备的论述,所著《窥词管见》就是一部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词学著作。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的《词论》是文学史上第一篇系统的词学专论。《词论》中,她在品评诸多词家优缺点的同时,得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别是一家”词学观既要求词要严于音律,还要求词要符合传统的雅词本色,反映了词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毛晋与《六十种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十种曲》是迄今所见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明传奇选本,除传奇作品自身的艺术魅力外,选家毛晋独到的眼光和审美趣味是决定选本价值的极为重要的原因。本文试图对《六十种曲》进行分类,并在分析其艺术特征、与明传奇流派的关系等基础上探讨其流传至今的原因,以加深对《六十种曲》选本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叶恭绰先生编的<全清词钞>是收录清词最多的选本.作为一个选本,编者在弃取之间就有一个标准.那么这个标准又是什么呢?通过对<全清词钞>的粗略阅读,大概得出以下几点:标榜抒写胸臆,率尔而作,反映重大现实题材;主张革新词之格律,提出"能合乐、有韵脚、雅俗能共赏"的新词律观;并且在<全清词钞>的编辑过程中,努力实行其"搜罗宏富、审慎精严"的词学文献观.  相似文献   

6.
关于柳词的评论,是词学史上争议最多的案例之一。由宋代形成的对柳词“雅”、“俗”二重文化品格的矛盾性评价,一直延伸至清末。柳词论案的造成不仅是由于历史提出建立曲子词的文化品格的要求,也与文人词出现之初即存在词学价值观的内在矛盾有关。  相似文献   

7.
从《云韶集》和《词则》看陈廷焯词学思想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韶集》和《词则》分别是陈廷焯前后期编撰的词选,代表了不同的思想,在编撰上各具特色。其实,二者并非截然分开,《云韶集》不完全(?)于浙派,为后期的转变打下了基础,而《词则》也对常州词派也进行了改造。从中可以看出陈廷焯词学思想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毛晋编辑的《宋名家词》最初刊印时,在校勘等方面存有不足;其子毛康为弥补其父的遗憾,广泛地寻访、购藏抄本等词集,与丈人陆贻典等汇校,欲修订重刊,后因资金问题而中辍。而其所批校《宋名家词》却保存至今,其中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一套,有朱墨笔批校增补,虽然不全,却弥足珍贵,为今人考核相关词集的版本源流等,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辛弃疾是我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之一。他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词,是宋代词人中作品最多的词人。他的词自宋代以来便开始广泛流传。《稼轩词》的序、跋、校、记记载了《稼轩词》图书版本的流传概况。介绍这些概况为的是对研究辛弃疾词的人们提供一些重要的资料线索。  相似文献   

10.
从《经传释词》的虚词分类看其系统观和语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经传释词》的词类名为依据和线索,整理出《释词》个所包含的虚词词类系统,共有叹词、助词、代词、连词、副词、介词等几大类,其中还可以分成若干个小类。从这个词类系统可以看出,在系联语词并将之归类的过程中,《释词》已体现了一定的语言系统思想;能从语法意义和功能分布的角度来区分词类,这又是一种进步的语法观念。这两方面的结合促成了《释词》词类研究上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黄庭坚《小山词序》标志着宋代词学寄托观念的产生。它揭示了宋代词学寄托论的基本内涵:一是作者须有难以直言的怨恨和不能直吐的愤懑,而又必须言之吐之,故天能用寄言托意的表现方法;二是词的寄言托意一般采用诗骚以来比兴传统的香草美人题材;三是寄言托意之词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两类,“其合者”是有特定含义的“寄托”,“其下者”则是一般意义的托物言情。  相似文献   

12.
也谈《花间集序》的词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间集序>作为我国词史上第一篇词论,从问世以来就一直备受关注,词学家们对它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本文认为:<花间集序>没有把花间词说成齐梁宫体与晚唐五代娼风的结合;<花间集序>的宗旨是倡"雅"贬"俗"、扬"清"赞"艳".  相似文献   

13.
李清照的《词论》留给后人无限思索.通过解读《词论》来探讨她的词的诗化美.所谓诗化美是指李清照的词具有诗的韵律美、理想美、典雅美、语言美以及借用诗的表现手法去写词.  相似文献   

14.
许耀为清道咸年间的一名塾师,塾教经验丰富。所编《宋诗三百首》、《绛雪轩制艺》、《省园小试会艺》等三部塾学教材,集中体现了他的塾学观,即教材选文要简单而易于诵习,不录纤弱、臭腐、典重、奇丽之作,学生作文,须讲求理醇、局正、法密、词谐、神味。对此加以解读,可以丰富今人对封建塾学教育及科举制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花间集序》作为我国词史上第一篇词论,从问世以来就一直备受关注,词学家们对它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本认为:《花间集序》没有把花间词说成齐梁宫体与晚唐五代娼风的结合;《花间集序》的宗旨是倡“雅”贬“俗”、扬“清”赞“艳”。  相似文献   

16.
叶梦得的词学观有如下几点:崇尚气格,追求自然,着意含蓄,也很钟情婉丽。  相似文献   

17.
黄庭坚早年喜作艳词,成为“苏门四学士”后,他的词风明显向苏试的词风逼近,这一转变背后是他生活和感情上的一些变化。他的词风变化体现了他创作态度的转变,从中可以窥见他对词体雅、俗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我的词学观     
词乃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人。词与诗一样,也具有“兴观群怨”的审美教育功能。在新时期,继承、改革、发扬、光大中华词学,有益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我的词学观     
词乃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人。词与诗一样,也具有“兴观群怨”的审美教育功能。在新时期,继承、改革、发扬、光大中华词学,有益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潜书》汇集了众多的社会文化词",儒"类词便是其一。唐甄在文本中通过对"拘儒"、"鄙儒"、"浅儒"、"小儒"、"腐儒"、"懦儒"等后儒的批判,系统阐释了其修身与治天下一体、心性与事功一源、治学与为政合一的儒道文化观,充分体现了唐甄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同时,加强对《潜书》"儒"类词的系统考察,不但有助于高扬传统儒道精神,启发今人关于社会责任的思考与担当,亦将进一步拓展唐甄思想研究的领域和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