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个别差异”是一个非常微妙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两个在身体发育与心理发展上完全相同的人,就是同胞双生也不例外。人的个别差异的原因,概括起来说不外生物的和社会的两个方面。前者即来自遗传的“禀赋”。禀赋又称素质,具体地说就是人的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的特点。人的这些方面的差异,对其将来走什么“道路”和成就如何,具有重要的意义。遗憾的是,这个制约人的发展的因素,就现在的科学发展水平来说,还是一个无可奈何的因素。我们无法使一个身体矮小的人变成一个身材高大的人;同样,我们也无法使一个大脑发育不健全的弱智孩子变  相似文献   

2.
所谓"素质",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材质作基础,以其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的.也就是说,个体生理的、心理的成熟水平的不同决定着个体素质的差异,因此,对人的素质的理解要以人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为前提.  相似文献   

3.
软实力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制观念、职业心理、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承受挫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等隐性的非智力因素。软实力作为一个人潜在精神和价值层面能力和素质状况的反映,对大学生的长期发展即未来成长和职业成就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4.
非智力因素是人心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品格、情感,也决定着一个人的素质。要培养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人才,需要从基础抓起,必须培养他们良好的非智力因素。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小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客观要求。学生每天的进步是要靠教育环境的熏陶得到  相似文献   

5.
“人类将来的进步完全取决于人的智力开发,取决于它的智力挖掘。地球上最丰富的矿藏是在人的脑子里,影响人类前途和命运的不是石油,也不是其它矿藏,而是通过人类智力如何来利用这些矿藏。”———委内瑞拉智力开发国务部长路易斯·马查多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的这段话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人才学界和心理学界专家们一致的赞同。实现素质教育,进行心理层次培训,运用“外化潜能”的心理技术,开发潜能,还自己一个聪明的头脑,是当代人类自我认识的科学前沿。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素质。心理素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就此而论…  相似文献   

6.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音乐” ,按照各种教科书的解释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 ,它以具有一定特性的音响作为基础材料 ,通过有规律的变化组合 ,构成可以通过人的听觉感受来把握的艺术形象。那何谓素质教育呢 ?按照《辞海》上的解释 ,单纯的“素质”主要指“感觉”和“神经”两个方面的生理特点 ,并带有“先天”的特征 ,“素质”本身是无法教育的 ,而“素质教育”这一概念 ,从根本上讲 ,则可以说是在人的固有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生理各种基础上开发和促进人的“心理发展”并赋予人的心理内容和提升人的发展水平的活动。我们再了解一…  相似文献   

7.
一“、两课”教学与高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创新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诸多内容。素质教育强调重视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培养的同时要重视思想品德、心理和身体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良好的素质是人把外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及升华为稳定的品质和素养的前提,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做一个具有更高的思想品质和对人类有责任感的人。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从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出发,高等教育应是更加注重人才素质提高的专业教育,重视素质…  相似文献   

8.
那是暑假过后刚开学,遇到一个有心理困惑的男生,他说"怕"."怕"是心理承受能力差的表现.一个人心理素质好,心理承受能力自然强.这与人的遗传素质有关系,但也不全是生而命定的,其后天生活实践同样至关重要.据此,我引导他走出"怕"的心理阴影.  相似文献   

9.
试析“两课”教学法创新与提高高校素质教育的关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两课”教学与高校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创新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诸多内容。素质教育强调重视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培养的同时要重视思想品德、心理和身体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良好的素质是人把外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及升华为稳定的品质和素养的前提,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做一个具有更高的思想品质和对人类有责任感的人。  相似文献   

10.
心理素质是指生命个体在先天生理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社会化的过程,在环境、教育及主体社会实践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发展起来的,表现在心理能力、心理状态及个性心理品质上,并外显于心理行为的综合素质。心理素质包括认知、需要、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方面的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因素。人的心理素质在教育的影响下,才能发挥出人的潜在的能力,从而推动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素质”是从心理学界定过来的一个概念。心理学中认为,素质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客观基础。个体的素质结构,主要包括生理、心理两大基本要素,生理方面主要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质、体力的增强;心理方面则指受教育者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的发展和完善,其外显形式表现为受教育者在智、德、美等几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主是人的天性,也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之一。自主性不仅是人的素质的一个方面,而且还是形成其他方面素质的重要因素。中学阶段是自主性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一方面心理上产生强烈的自主要求,另一方面又不能一下子从对长辈的依赖中走出来。心理学家把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这段心理矛盾期称为“心理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包括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审美素质和身心素质,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其他素质再好也难以适应社会生活.因此,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注意“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的发展”.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4.
<正>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潜能、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合金"。心理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智、体全面教育的出发点,其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的重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衡量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依赖、自卑、逆  相似文献   

15.
郑永莉  高飞 《成人教育》2007,(11):71-72
高职教育的发展,给更多的人学习机会,也导致了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的后果。针对这一状况,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不良表现,应提出教师对于课堂控制能力的重要性,这种课堂掌控能力关系到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与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同时,分析影响教师课堂掌控力的个人因素、学校因素与社会因素,提出教师提高课堂掌控能力的对策主要是内强素质、外强联系。  相似文献   

16.
纵观世界各国教育变革的轨迹,我们可以发现,学校教育已由偏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发展到愈来愈注重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注重人的心理素质的发展。这是因为,人的素质主要是指社会文化成果在人的身心组织中的内化。它以先天禀赋为基础,更多地积淀在人的心理层面。我们知道,人的心理系统是由认知和情意两部分构成的,所以可以把心理发展阐释为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发展。语文学科在促进学生心理发展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凭借教材,指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汲取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意因素的精华,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内部素质结…  相似文献   

17.
个体有选择地逐步内化外界精神文化的过程 ,是素质形成的关键。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决定了大学生选取教育资源的广度及其内化的深度 ,是其素质形成与提高的“心理过滤器”,也是导致大学中期大学生明显分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通过教育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使教育与社会未来发展统一起来是高等教育努力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素质教育,是指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情感与意志等因素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心理索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生理素质处于人的整体素质发展的基础;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是素质的主要内容,处于人的素质发展的最高层次,在人  相似文献   

19.
不少十五、六岁的中学生,好动好斗,不受拘束,不安本分,时不时会出现一些阻碍身心健康,影响全面发展,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所谓“问题行为”,那怕你使出浑身解数,可他们几乎是“刀枪不入”。究其原因,有家庭、学校和社会诸多外在因素;也有其内部因素,即学生在成长期缺乏社会导向能力,屈从于外部诱因及内部冲动。“问题行为”的产生与学生的自然素质成熟水平、认识能力也存关系。尤其是心理稳态(心情平衡、情绪稳定状态)失衡,常常被一些教育者所忽略。  相似文献   

20.
健康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机能在与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适应和发展的协调状态。卫生工作的总目标是维持健康、保护生命。素质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的熏染和教育的作用而形成的个体品质的总和。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总目标是提高人的素质。"状态"是不能通过教育直接改善的。健康必须通过卫生活动来改善,而素质则可以通过教育来提高。正确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心理健康卫生和心理素质教育,可以简称为心理卫生和心理教育。所以"心理健康素质"概念存在逻辑问题。如果一定要提,就可以提心理保健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