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中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是一种普遍现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语文学困生"。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如何努力打造富有艺术魅力的语文课堂,培养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已是当务之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学习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当前我国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打造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将培养兴趣融于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又能感受到乐趣。培养兴趣的重点在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利用知识本身的力量,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如果能够由于认识了以前未知的东西而感到高兴与满足,那么他们就可以舒心地遨游在语文知识的殿堂中。  相似文献   

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愿学、乐学,首要的一点就是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因此,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当成为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5.
兴趣爱好是学习的推动力,中学生正处在吸取知识的关健时期,故而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时期,激发其兴趣,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爱好语文,才能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6.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原因在于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也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在教学活动中兴趣是促进学生心里发展的起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艺术重在教师要懂得在趣味、情感、动作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学习兴趣对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形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呢?  相似文献   

8.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课堂45分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时间.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数学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中不难看出,好乐是学生在学习中情感的体现,如无情感,好乐无从谈起。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情感是小学语文的灵魂,儿童学习语文必须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注意发现教材所蕴含的兴趣因素,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感,并以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因此,我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中,经常引导学生在乐学中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1.
孙勇 《小学生》2012,(12):55-55
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出以下两个方面经验:一、以多种渠道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朱礼高 《考试周刊》2014,(31):84-84
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对于学困生的转化,笔者从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多年,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体会与做法。一、立足情感迁移,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儿童的情感易于外露、行为的情感色彩极为浓厚,喜爱数学老师往往是儿童喜欢数学课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以自己的情感培育学生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能使学生在学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好知识的重要前提,是每位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探索的内驱力。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5.
反思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帮助学生爱上语文,使他们愿学语文,乐学语文,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最有效的途径。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帮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乐之者”呢?  相似文献   

16.
反思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帮助学生爱上语文,使他们愿学语文,乐学语文,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最有效的途径。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帮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乐之者”呢?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孙景东 《现代语文》2013,(8):104-106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造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华罗庚说:"语文天生重要,是最基础的学科。"  相似文献   

19.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学习中的"乐"提到一定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建构和探究,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路的过程,尤其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相似文献   

2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长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方面,笔者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总结出语文趣味教学十一法。一、课堂导入趣味法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好的导入恰似故事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