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2年始,高考对诗歌鉴赏考查作了调整:由考一首古诗一首现代诗改为只考一首古诗,考查形式由选择题变为简答或填空题。根据《考试说明》,对古诗词的考查包括:①鉴赏诗歌的形象;③鉴赏诗歌的语言;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其中,表达技巧的鉴赏是个难点,它包括比喻、拟人、象征,夸张、  相似文献   

2.
张坤 《高中生》2009,(5):42-43
衬托是高考诗歌鉴赏题中的一个常考内容。如2008年高考湖南卷的第15题:  相似文献   

3.
塑造人物形象是古诗词的常见内容,虚实结合手法经常被用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是作者自我形象的塑造上,它可使人物形象更加具体、饱满、真实可感,有感染力,从而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本文在厘清虚实结合范畴的同时,着重论述古诗词中常见的虚实结合方式,结合教材中的实例,具体说明虚实结合手法在古诗词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明湖>是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本文试从虚实交错、动静结合两方面,谈谈它写景状物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许娟 《语文天地》2009,(11):34-35
虚实相生,虚实结合,这是古典诗词中比较常见的表达技巧。而诗词中虚与实的概念容易混淆,不易分辨。在这里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几种虚实现象,整理一下,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6.
作文题有虚题与实题之分,在具体写作中,又有实写与虚写之说。在写作中,如何做到实题虚写至关重要。对此,笔者试图对现行作文教学进行反思,提出几点写作教学方法,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衬托是古典诗歌重要的艺术技巧。在诗歌创作中,为了使主要事物的特色更突出,诗人常常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做背景来陪衬、烘托。为了更好的鉴赏古典诗词,掌握衬托手法的运用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9.
对虚实手法的鉴赏,是古诗词鉴赏复习备考中的一个难点.这一方面是因为它在古典诗词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另一方面学生对这一考点没有系统的认识.只要我们帮助学生对诗词中的虚实手法进行系统归纳,突破这个难点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董少林 《学语文》2006,(5):30-30
由于诗词表达情意多由实及虚,以实显虚,虚实相生,蕴藉含蓄,这既增添了诗词的魅力,也给鉴赏诗词增加了难度。那么怎样才能更准确,更恰当把握理解诗词的主旨和意境呢?学习诗词这类感性化的文体,我们应该多关注作者、诗词意象、色调及写作技法。所谓“诗无达诂”,鉴赏亦无定法,对一首诗的理解程度和角度,与读者个人的修养、经历和习惯有密切的关系,这里不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草木""烟霞"为实写,是正面描写事物的形象;"春之精神""山之精神"为虚写,是采取侧面烘托或暗示的写法,描绘出那些难以表现的对象特征。在这里,虚写与实写的关系是以实为体,以虚为用。古人写诗十分重视虚实相生的技巧,那么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时,有时也要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2.
冯宜俊 《考试周刊》2012,(43):27-28
在古典诗歌的阅读与鉴赏中,常常会遇到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实中有虚、虚实相映的表现手法,了解它们的特点,有助于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的—个组成部分,鉴赏古诗词自然就成了中考语文命题的必不可少的一个考点。面对中考古诗词鉴赏题,许多考生都感到无从下手。其实,诗歌鉴赏题并非深不可测、难以捉摸,只要我们细心阅读、依“法”办“诗”,就一定能够将看似难不可摧的古诗题攻克。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研习古诗,努力把自己打造为诗词苑囿中的好“园丁”。  相似文献   

14.
高考诗歌鉴赏中一个很重要的考查点就是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其中,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一个难点。表达技巧又分好几类,而衬托只是其中一类中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也是高考诗歌鉴赏经常考到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全面准确地掌握好衬托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对广大考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在长期的备教实践中,我摸索出一套“三看”鉴赏法。  相似文献   

16.
岑参写景诗艺术美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诗与中国古典艺术的融合、渗透由来已久,特别是到了唐代,相互间的影响更为突出。画、乐、舞、书法、雕塑等的艺术美往往被诗人借鉴、吸取,不仅“田园山水诗派”的创作往往呈现出“诗中有画”、诗中有乐等特色,即使“边塞诗派”的诗人,在其描绘自然风光之时,也时常淡妆浓抹,充满画意之美、韵律之美.岑参就是这样的一位诗人。在其一生创作中,有为数众多的写景诗,它们千姿百态,或壮美、或秀美,有如姿态万千的艺术长卷。本文试图从动静关系、虚实技法、情景互生等角度对其写景诗所呈现出来的艺术美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虚实”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求“虚”与“实”的妙用 ,追求一种“虚实相生”的审美模式。虚实分写 ,情景互见 ;实象涵虚 ,融情入景 ;虚中有实 ,景藏情中 ,是“虚实相生”的三种常见形式。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2011,(13):126-126
世界有“之最”,中国有“之最”。其实,我们的古诗词中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在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赋中也有“之最”:  相似文献   

19.
诗歌鉴赏要从语言入手,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尤为重要。本文从古诗词的动词、形容词、数词、叠词等炼字角度及炼字的要求方面进行鉴赏。  相似文献   

20.
杜荣 《现代语文》2014,(12):157-158
在近几年语文高考古诗文的鉴赏题中,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多次作为主要内容而受命题者的青睐,因而,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是高考语文教学中诗歌复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